镜像视域中的身份互换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人潮汹涌》讲述了由于一次澡堂的意外,冷血“杀手”周全和落魄龙套演员陈小萌互换身份的故事。本文从精神分析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影片中一幕幕镜像视域下的人生闹剧。由于周全和陈小萌两人互换身份,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也折射出错杂人生的镜像空间。其中“他者”意象给主体的思想行为转变带来了痛定思痛的心理变化,银幕中不同人物的欲望在拥有与失去、拼搏及挥霍中反复挣扎。同时,受到电影机制“银幕—镜子”的影响,银幕前的观众会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情,人物也重归于类似真实平凡的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镜像 身份 他者 欲望
  影片《人潮汹涌》讲述了顶级“杀手”周全和龙套演员陈小萌,在澡堂中洗澡時,由于肥皂意外掉在地上,导致周全滑倒,两人因此意外地交换了身份。周全失忆后,过上了陈小萌的生活,并结识了新媒体主管李想;陈小萌好似绝处逢生,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却无奈中成为一名杀手,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由此展开,俩人也在交换人生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心路历程,“换个人生”,为观众描绘了不同镜像视域下互换人生的生活。两位男主人公在互换身份之后的行为,折射出两人对待人生不同的态度,积极与懒惰,勇于担当与胆小懦弱,使得观众在两种不同的性格交织中得以共情。由于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影片中许多情境下展示了“他者”意象,诸如,陈小萌刚得到周全的钥匙,坐到他的车里,回到豪华的房子里,享受着所谓上流成功人士的生活环境,以一种隐喻式的存在为主体成长提供动力,于无形中影响主体“自我”的塑造,在“他者”的镜像下不断填充自我,确认自我,帮助主体确立自我意识,达到“自我和非我的原始无差别状态已经被克服了”的状态。事件向前发展,人物具体的心理历程也随之表现出来,观众可以通过具体的画面和剧情来感知。在观看影片时,观众受到电影机制的影响,“自我”也被带入其中,每一个角色都是内心的一个“自我”,而这个自己也随着影片中的“他者”发生变化,此时观众跟随片中人物也发生着心理变化。这种“双重否定”的精神分析,使得观众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完成自己的心理认同,在影片内外完成自己的心理成长。
  一、初得身份:“他者”对主体的建设
  在身份得到互换后,兴奋的陈小萌做了一系列的举动,偿还“不起眼”的债务,去找女友炫耀,享受周全的物质财富。这位“他者”的身份使得陈小萌想要主动成为他这样的人,而“主体的历史发展是在一系列或多或少典型的理想认同之中的”“体验到自己只能将自己还原到外部的他人之中,这种对‘他者’的疏离……即在他者中生存,在他者中体验自己”。陈小萌想要通过这个身份的转变完成自己人生的转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这个“他者”身份的把握却十分蹩脚,作为影片的主角之一,他有着对自我的认知,但却想抛弃自我,重塑自我。这个时候,“主体被外部的镜像诱惑,使其深深地浸入到自己的内部”,从而“蒙受了某种变容,这种变容在主体上发挥了与人终身相伴的决定性力量”,他被周全,这个外部人员产生的影响,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这个过程中,陈小萌从外部环境及“他者”中获得了一些对自我的认同,明白了自我应当如何去前行。
  陈小萌得到这个身份后,内心十分激动,并且安慰自己,失败的人生已经过去,其实是在暗示观众,主体的错误行为。周全的身份,以及其身份所做的日常行为,都让他十分棘手,无法完成。这部影片中,周全和陈小萌一共有过两次会面,第一次陈小萌回来观察自己房屋的时候,两人相遇,周全请他去楼上做客,在房间里的周全感慨:“三十多岁了,没有固定的工作,交不起房租,当演员,群演也演不好,想自杀是活该的。”都被陈小萌仔仔细细地听着,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而在这里,他看到自己的房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且周全是那么勤恳积极,他在内心暗暗佩服周全,为主体的成长和自我心理发展埋下了种子。当周全有了些许片段回忆后,找到陈小萌,与此同时剧情逐渐陷入僵局。但后来周全陷入危险,他慢慢回想起周全给他说的话,回想自己的一生,这一次他想好好珍惜,这个时候,主体已经被“他者”塑造成功,主体的经历也成了观众自身所想要成为的状态。
  二、人性挣扎:欲望的满足与怀疑
  影片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归纳为陈小萌在转换身份后,欲望得到了满足,接着又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露出破绽,最后被周全影响,做出了转变的故事,更深层次是典型的互换身份,获得心灵重生的叙事模式。拉康认为,“欲望源于存在的缺失”。在影片中,陈小萌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存在着某种缺陷。“它围绕着显示主体的不完全性和主体的裂口的刻印,与填补缺失的收复失地的行动同时展开。”而主体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之后就会产生欲望,即恢复失去的存在,为此必须使用替代物来置换它,从而弥补自身的损失,让自己缺失的欲望得到满足。电影中的陈小萌在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后,又陷入怀疑,再得到另一种精神层次的满足。
  陈小萌的欲望是从他拥有周全这个身份开始产生的。在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也对这些欲望慢慢产生了怀疑,当他作为这个身份“主人”的时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他行刺失败,感受到自己能力不足时,对自己的欲望又或是人生感到怀疑。但是当他将橱柜意外打开时,满墙的钞票又一次迷失了他的双眼。这时,他的欲望再次被激发起来,金钱与物质充斥着陈小萌的精神,他的精神重新被满足了起来。在他的刺杀行动失败后,与周全相遇,而这时候他迫切想要摆脱这个身份,回归自己,同时又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有所犹豫,直到解救周全失败后,周全被晖姐的人围住殴打,之后逃出来他才有所感悟,人物形象变得饱满了起来。
  三、精神外化:电影机制下的心理认同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银幕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差距,由此想象世界的生成就理所当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影机制下观众的心理认同感更加强烈。首先,从观影情境看,博德里认为,“银幕与镜子的相似在于它们都是由框架限定的一个二维的平面,观影者的情境与镜中婴儿的情境具有类似性。”他认为,“在黑暗的影院里,婴儿在照镜子时如同观众在观看这银幕一样,观众在银幕的作用下,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中。”这个过程中,观众其实处于退化的过程,内心从现实慢慢被引导走向想象。由于以上的两种情境属性相似,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被银幕引导或者失去话语权,任由荧幕的指挥。   从观影者心理深层看,博德里认为,“电影机制是对主体早期精神的一种模仿,电影与梦一样是一种退行性行为,即由意识后退向前意识或潜意识。”他引用了弗洛伊德的幼儿“口唇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阶段婴儿努力要与自己的所欲、所爱的客体同化,同时又企图把它(客体)“吞噬”。博德里认为,“观众在电影院的心理状态与婴儿类似,观者也在努力向银幕同化。”
  陈小萌表现出来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物的缩影,影像画面塑造的人物形象,使得受众有了代入感,观众可以从小萌的贫困潦倒、暴富、危机、转变等过程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由此感受到人物特质对个人的影响,从而在内心产生一些微妙的情绪变化。另一方面,人物的心路历程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发生了转变。陈小萌从开始到后来的变化,可以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身份置换的想象,同时释放情绪,这就达到了博格里所说的类似性以及银幕同化。当陈小萌在影片中对小九产生情感,或是之后为了维护周全所做抉择时,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会有相似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也是观众在现实与影片交织中无意识间产生的。由此,电影使人们陷入了一种亚空间的情境之中,观众与银幕中的演员有了心绪上的同步。
  四、结语
  这部影片以两个主人公身份的互换,展开了一系列故事的叙述,以人物的刻画为对比,以精神的转变为内涵,展示了两种人生的差异。在这基础上,以荒诞喜剧的方式含射意象,表达了个人的秉性决定了现在甚至未来走向的深刻含义。
  在身份认同上,物质对人的勾画太过于肤浅,似乎在这个认知上,金钱等同于地位或是上等人的生活,以至于陳小萌在没钱的时候看到钞票就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把这种想法间接错误地传达给了观众,观众在这个时候也产生了一种金钱等于生活的希望,反而失去了小人物面对这个身份的时候,心理活动更深处的刻画。此外,现实主义的描写并不突出,晖姐这个形象的刻画,在影片中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重,但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上,晖姐的江湖气息以一种喜剧甚至是闹剧的方式来衬托,身边的“小白脸”,外表粗犷但内心可爱的打手,虽说是一种荒诞的表达方式,但呈现出的效果却落入了机械式的幽默,由此对观众所要的差异化或是整体结构化的编织有所疏忽。在这部影片中,思考与审视并存,从观众和影视分析角度来考虑,都有可取之处。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184.
  [3]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王小峰,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46.
  [4]姚晓濛.对电影中精神分析理论的表述及批评[J].当代电影,1990(02):26-34.
  [5]章雄.镜像视域中的成长传奇——电影《中国合伙人》成长叙事的精神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75-79.
  [6]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1.
  (作者简介:赵鹏宇,男,硕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电影镜像理论)
  (责任编辑 象话)
其他文献
摘要:“红烨”纸品定制品牌(简称“红烨”品牌)形象设计,其项目来源于笔者自主创作,而设计目标是向消费者传达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设计主要传达“用纸去留住美好,用心去传递感情”的产品定位,塑造出“保留手写温暖与情感”的品牌视觉形象,同时在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独特性,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品牌标识图形设计、配色设计、辅助图形以及应用设计,如包装、海报广告、办公用品等。“红烨”品牌对纸制品进行视觉形象设计服
摘要:近年来,文创纸品设计发展迅速,在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同时,也出现作品同质化等问题,在纸品结构和文化体验方面可进一步尝试创新。而折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纸艺,以其趣味性、体验性、结构性、空间性、文化性,或能为文创纸品设计创意提供新的可能。本文将从折纸艺术在文创纸品设计中应用的创意思路和实施步骤两点展开研究,以期中通过折纸艺术进一步激发文创纸品设计创意体验,并让传统的折纸艺术通过文创纸品设计应用进一步传
摘要:生态主义关注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环境的恶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电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影视作品所反映的文学内涵不亚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通过镜头将时代诉求生动形象地传达给观影人。《指环王》系列作品即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诉求,影片中树的意象反复出现值得观影人深思。  关键词:生态主义 《指环王》 树  一、引言 
摘要:我国的动漫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佳作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了更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动漫形象。但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国产动漫形象的衍生品开发进程和艺术设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面对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加强国产动漫形象创意衍生品的开发,从游戏、食品、配件、包装和日用品等多角度优化改进,赋予国产动漫形象衍生品设计新的灵感思路,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国产动漫产业能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就
摘要:颜色词在语言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加深民族身份文化认同与解读民族思维差异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颜色词对比分析通常作为一种理解文化差异的方法而被使用,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之一。为此,本文拟从构词法、历史演变与文化义三个角度出发,探析中日语言文化中“红”的差异,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日词汇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颜色作为一种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创产品在其带动下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文创产品中蕴含地域特色的创新设计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追捧。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我国地域特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传承,并且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以我国贵州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为例,主要阐述将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优势,在现阶段文创产品设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
摘要:在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中,虽然画面和剧情都让人无可挑剔,但在声音上有所欠缺,就会导致整体质量被声音所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听点”这一要素入手,对“听点”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并对影视声音创作中的“听点”如何设计与实现进行多角度的探讨,以期不断提高影视作品的创作水平,并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创作 声音 “听点”设计  在影视作品中,虽然观众更关注画面质量,但实际上声
摘要:设计创作是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与艺术创作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同时,设计创作可以引导受众的心理,提升受众的审美水平等,在设计创作中应诚实、朴素地对待商业目的。  关键词:设计创作 艺术创作 商业 诚实 朴素  一、设计创作与艺术创作的差异  从艺术与设计的共同性上看,这两者的相同之处,就是使用已有素材进行整合的极大开放与自由。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有作品与作者、受众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但艺
摘要:本文对数码印刷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肯定数码印刷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对数码印刷个性化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提出一些看法。包括实施个性化服务方案,进一步对传统数码印刷进行艺术化处理,积极运用新技术增加数码印刷产品的创意。  关键词:数码印刷 艺术设计 创新  实践表明,艺术与产品设计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诸多优势,然而数码印刷仍然存在着艺术的自由渗透,这与该行业起步较晚有关。因此,有必要加强数
摘要:在泗州戏的常用音乐唱腔中,主要包括基本腔、花腔调门、专用小调这几种类别,而在花腔中,又可以详细划分为程式性花腔、色彩性花腔,在程式性花腔中,主要就是哈弦、慢板起唱、连板起和起腔等唱法;而在色彩性花腔中,则主要包括雷对调、立腔、扬腔、射腔、一呦调等唱腔。在泗州戏中,常用板式包括慢板、二行板这两个类别,在慢板类别中,又可以详细划分为慢板、幽板、慢二行等;在二行板中,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二行、紧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