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连用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76—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发展迅速,应早期干预治疗,否则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常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药物,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和保护血管等作用[1],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二级预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明显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2]。(2)为新近(2个月内)发生的初发劳累型、恶化劳累型或静息型心绞痛。(3)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4)无心肌梗死病史。(5)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恶性肿瘤疾病者。(2)有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者。(3) 肝肾功能异常者。(4) 入院前2个月内曾服用降脂药以及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
  按以上标准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6-75岁,平均53.5岁;病程2-15个月,平均8.5个月。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5岁;常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5岁。两组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及β 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北京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 mg/d口服,1次/d,连用4周。
  1.3 療效判定标准[3]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减轻0.05-0.1mV;无效:达不到上述指标或无变化。
  1.4 血脂检测 晨起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观察用药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7/30):常规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2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血脂水平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阿托伐他汀组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自行消失,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10%),给予保肝治疗2周后恢复正常。常规治疗组仅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多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联合用药调脂治疗则是冠心病现代治疗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4]。
  已有研究证明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脂药物,除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降低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效减少斑块内的脂质沉积,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另外相比常规药物治疗,加入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阿托伐他汀组总有效率90%,高于常规治疗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与国内曹诗红等[5]研究一致。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盂锐,靳维华.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30-13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3] 李本祥.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4):230.
  [4] 吴克颖,张国庆.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78例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29.
  [5] 曹诗红,蒋丽霞.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8):1221-1222.
  作者简介:
  闫娜,女,1979年5月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及厄贝沙坦片。对其治疗前后血压进行测量记录,观察血压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对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观察组有效率为6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口服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进行单纯的常规治疗,治疗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
期刊
【摘 要】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奥曲肽、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患者,随机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护胃肠黏膜,维持水电解质,补充血容量,支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奥曲肽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72—01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合理选用。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  1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无适应证或适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10—0471—0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状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我院自拟中药熏洗方配合手法治疗手外伤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运用我院自拟中药熏洗方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手外伤关节僵硬90例。结果:优46例,良34例,优良率88.9 %。结论:该法治疗手外伤关节僵硬疗效好,使用安全。  【关键词】手外伤;关节僵硬;中药熏洗;手法治疗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82—01  手功能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曲美布汀、铝碳酸镁咀嚼片、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胆汁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无痛胃镜患者6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观察组(A、B、C组):丙泊酚分别复合1.5、2.0、2.5 ug/kg瑞芬太尼进行无痛胃镜麻醉;对照组(D组):单纯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麻醉。观察MAP、HR、Sp02,記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A组和D组MAP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及局部离子导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8例(176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90只眼和西医对照组43例86只眼。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点眼,4次/日,维生素C、钙剂、甲氰咪胍口服(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治疗时间),眼部症状明显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连用3天后停藥。治疗组在对照
期刊
【摘 要】目的:硝苯地平(NIF)臨床广泛用于调节心率,本文主要研究年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NIF对骨代谢及功能的影响。探讨NIF应用1年后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蛋白(OCN)和钙离子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骨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性的依据。方法:本研究筛选1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参加NIF治疗临床跟踪随访1年,观测并评价NIF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功能。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例用药前与用药后,男性和女性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