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孕妇妊娠早期临床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h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孕产妇妊娠早期临床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且资料完整的合并CKD的产妇184例(病例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规律行产前保健并分娩的、未合并肾脏疾病的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妊娠早期临床指标对不良围产期结局(包括孕产妇死亡、并发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肾功能恶化、早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和妊娠20周后胎儿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活产例数分别为174例和197例。病例组中,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为IgA肾病(38.6%,71/184)。病例组早期早产[9.8%(17/174)与3.0%(6/197),χ2=7.184]、低出生体重儿[18.4%(32/174)与7.1%(14/197),χ2=9.813]、极低出生体重儿[5.7%(10/174)与1.5%(3/197),χ2=4.536]、妊娠20周后胎儿死亡[5.4%(10/184)与1.5%(3/200),χ2=4.536]及重度子痫前期[17.9%(33/184)与1.5%(3/200),χ2=33.544]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妊娠早期24 h尿蛋白含量增高和平均动脉压升高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84,95%CI:1.36~2.50,P=0.001;OR=1.04,95%CI:1.00~1.07,P=0.027)。分析同时发现,妊娠早期CKD分期较高的患者,妊娠期间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明显升高(OR=6.50,95%CI:3.34~8.21,P<0.01)。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是发生胎儿不良预后(早期早产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0,95%CI:4.48~27.20,P<0.01)。妊娠早期24 h尿蛋白含量≥1 g的产妇(58例,活产52例)早期早产发生率高于24 h尿蛋白含量<1 g者(126例,活产122例)[分别为17.3%(9/52)与6.6%(8/122),χ2=4.780,P<0.05]。

结论

妊娠早期临床指标中,24 h尿蛋白含量较多以及平均动脉压升高是发生不良妊娠预后的风险因素。妊娠早期肾脏疾病分期较高者,妊娠期肾功能恶化风险明显升高。合并慢性肾病的产妇妊娠期是否并发子痫前期,对新生儿预后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及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HCM合并房颤患者共40例(阵发性房颤27例,持续性房颤13例)。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双侧环肺静脉隔离(PVI)持续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PVI基础上加行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以常规心电图和长程心电图随访患
期刊
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方法以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1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AMI患者住院期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即确诊时的无奈和依赖、AMI引起的将死感、对治疗中各种问题的困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安心感、对AMI的后怕和对过度治疗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典型逆钟向心房扑动(房扑)左右心房的电解剖标测,阐明其体表扑动波的产生机制。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入选15例典型逆钟向房扑患者,平均年龄(60±14)岁,男性14例,女性1例。对15例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电生理检查及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双心房激动标测,观察体表扑动波的形成与左右心房心内膜激动模式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
期刊
目的探讨双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间的血流灌注影响及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连续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双支冠状动脉闭塞导致STEMI的15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急诊冠脉造影、手术情况及复查的冠脉造影情况。对比TIMI前向血流比较各冠脉血管血流灌注情况。结果15例STEMI患者,急性前壁下壁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少见的、视网膜外层功能障碍性疾病。AZOOR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表现为急性起病,早期眼底通常未见特异性改变,多出现1个或多个区域视野缺损和闪光感,多数患者随后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及色素沉着,且经常出现视网膜电图(ERG)异常和视野的缺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内段(IS)/外段(OS)区域性异常改变与视野缺损区位置相对应,同时视野缺损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一种血管增生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其主要病理性改变是视网膜血管闭塞、缺血缺氧诱发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这类增生性血管病变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对于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更有利于靶向治疗病理性新生血管。就ROP发病机制中的有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Wnt-信号通路成员在病理性血管发展中的作用,CCN1蛋白与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