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教室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发起、《教育家》杂志参与主办的“脑科学与教育”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届论坛,个中感受只有亲历者才知其中的曲折和不易。从第一届论坛开始,众多国内外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院士、科学家、专家、老师、校长云集,共同为探寻更科学、更适合人发展的教育而努力。
  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将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应用前沿领域,将持续革新人类关于“教与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实现千百年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提供坚实的科学原理和支撑。
  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课堂、家庭,仍然是艰巨的工作
  脑科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真的遥不可及吗?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究竟为何?如何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教室,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于教育?……可能会有很多疑问盘桓于我们的脑海,而这些疑问也正是教育向科学实证迈进的深邃思考。脑科学与教育相融合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从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中得到启示。
  第一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达成了广泛共识,多位专家及与会代表认为,这届论坛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将脑与认知科学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是国家需求与国际趋势。同时,他也指出,脑与学习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和动态性。我们知道,未来教育除了智能化、数据化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董奇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认识脑,认识脑发育,认识老师和学生脑活动的规律,以及老师的脑和孩子的脑怎样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脑,进而达到开发脑的目的。
  作为我国积极推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实证研究的播火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教授,全程参与了这届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她指出教育实质上就是建构人的脑,对教育者而言,正确认识脑的发展规律,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因材施教”。她一直呼吁,要在教育领域科普脑科学,希望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脑科普的工作,让脑科学的科普能够抵达每个教师与家长,并且要广泛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韦钰教授的话还在耳畔,带着科普脑科学的理想,我们信心满满地上路了。但是,在推动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及科普工作时,我们发现,这项工作的艰巨和困难远比想象的复杂。
  第二届“脑科学与教育”国际论坛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众多国内外脑科学领域顶级科学家参加。我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在会上表示,教育需要遵循脑活动规律,“因材施教”就是按个性脑的认知能力“施教”。他强调,教育也要遵循自身的规律。
  2020年,第三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更深层次推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的融合,全国十城联动,上百位院士、专家、老师、校长共同为教育科学发展而努力,共同为推动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更加广泛的教室和家庭而努力。论坛吸引了6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与,教育科研领域的多位院长、教科研人员参与论坛并发表演讲,脑科学开始真实地走向课堂,逐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许多人会问我们同样一个问题:对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转化应用为何如此执着?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向科学再迈进些。200年前,医学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是引入了现代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和检测工具。医学与教育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领域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健康,后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发展。而教育相对医学的研究而言,是坐落于脑中、变化发展着的心智,这就显得更为复杂。而推动脑科学走出实验室,走向更为广泛的家庭及教室,工作仍然艰巨。
  传播和科普脑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但仍面临挑战
  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是行走的媒体,人人又都是传播的媒介,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很多不实、夸大和违背科学常识的信息充斥其中,如蒙眼识字、量子阅读等,许多关于大脑的神经神话有待破除,许多教育教学方式、内容、行为还有待改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何科普脑科学,让脑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这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很多人认为脑科学太高深莫测,其实我们对脑的重视在日常行为中便可窥见一斑。例如,孩子发烧,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大脑会不会被烧坏(是否有科学依据似乎并不在家长的考虑范畴);有的家长在教训孩子时,也从不敢轻易打孩子脑袋。显然,大家都知道脑的重要性。
  脑作为人学习的重要载体,有终身可塑的特点,但其发育也存在关键时期。在关键期,我们通过适宜的刺激,可以使运动、语言、感觉及其他脑功能得到很好的发育。反之,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我们一些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造成他们心理、行为障碍,出现焦虑、抑郁、应激创伤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给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蒙上阴影。数据表明,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10%~15%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自杀更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包括儿童青少年孤独症(Autism)、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在内的以上种种精神心理问题及脑神经疾病,基本都体现在人脑中。
  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脑、保护脑,进而发展脑,这显然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幼儿时期是视觉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不能长时间蒙住孩子眼睛,否则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我们只有了解了人脑的发育特征,教养孩子的方式及行为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当我们了解青少年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是因为作为大脑的“司令部”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控制情绪能力较弱,我们会随之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及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需要遵循脑发展规律,我们有必要从脑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和改进现在的教育。我们也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脑的发展有共性规律,也有较鲜明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情况下受制于教育环境和条件,如教育功能、教育制度、空间布局、方式工具、资源配置等,因此,在考虑脑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是更为复杂的交叉学科,需要有跨学科思维,要思考如何应用脑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理论知識,来改善教育教学。实则上教育科学也是更高的包含脑科学、美学、哲学在内的复杂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给教育带来许多挑战,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
  应用好脑科学对于教育而言,既是需要遵循的科学发展方向,也是撬动教育变革的力量。
  作为人类研究的最后“疆域”,到今天,人脑仍像谜一样的存在,我们对人脑工作机制的研究似乎才刚刚触碰到冰山的一角。这一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领域最后的“前沿疆域”,已成为大国之间必争之地,各国纷纷部署“脑计划”。近期,我国“脑计划”将正式实施,我们期待“脑计划”能为教育带来更多改变。
其他文献
教育的样子就是学生未来的样子,学生的样子就是社会未来的样子。青年教师不仅数量庞大、素質较高,且勇于开拓、青春激扬。一个人在选择成为知识殿堂点灯人的那一刻,便为教育点燃了一片新的希望。新的时代,教育承载着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重任。正在奋斗路上的青年教师,既是三尺讲台上美丽生动的风景,也应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既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也要勇于追逐青春梦想。  首先,师德
期刊
教育机会均等和自由竞争是近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原理。前者强调的是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实现条件上的均等,包括学校门户对大众开放、入学机会的均等。以义务教育为主要体现形式,适龄儿童可以不受阶层、性别、生活区域等影响而可以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自由竞争原理强调立足于学习者的差异,包括天资智力、努力、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而获得不同的发展。对教育目标来说,机会均等强调的是目标的共同性,自由竞争强调的则是差异性。  共
期刊
一所学校的生命在于文化的传承、特色的展现。桐庐县学府小学成立于2011年8月,以“书香之府、礼仪之府、乐学之府、开放之府、幸福之府”为办学目标,建校以来,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粒国学的种子,在传统文化里丰盈情怀、润泽生命。  萃取经典,设置国学学习体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国学内容难易程度,学校确立了国学元素课程群体系,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笠翁
期刊
鱼山镇中心小学坐落在奔腾不息的母亲河——黄河岸边,曹植的故地——鱼山脚下。近年来,学校少先队紧紧拥护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养成教育、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德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扣好孩子们的人生第一粒扣子。  强化阵地建设,树榜样学榜样  少先队活动室是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活动
期刊
策划 | 王俊文 刘秀萍 文字整理 | 周丽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只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面临很多问题:教育功利思想严重,重成绩轻育人;教学内容侧重知识传授,弱化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对此,需要校长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充分担负起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育教学
期刊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是一个山区县,县内的赵家崇村天蓝水清,风景秀丽。纯净的自然环境养育出一位满怀教育热忱的老师,他就是赵家崇小学的高永起。  地处丘陵地带的赵家崇村,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水平较低,“我1984年退伍回乡的时候,学校里的桌椅板凳还是50年代的样子”。一时的贫困或许会影响村民的生活水平,但无法阻挡他们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孩子就是父母的生命之火,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希望。21岁的高永起一退伍便收
期刊
如何使化学课堂教学不沉闷,如何让课堂“动”起来而不“冻”起来,最好的对策是课堂引入要精彩、组织形式需灵活多样、深广度要把握适宜,师生的情感的交流不可忽视。  一、精彩的课堂引入—课堂成功的起点  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旁看电视时,年幼的宝贝在电视中广告来临的时候总是两眼发光、聚精会神,还嘴里不时地学念广告词,“银鹭八宝粥,爱的味道”。当屏幕上闪现武打战争的精彩片段时,他爸爸也是
期刊
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周边既有高科技工厂,又有无边的田野,加之师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便利。学校因地制宜,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教研和奖励制度,逐步形成“二平台三渠道”的劳动教育模式,引领学生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二平台——搭建劳动教育平台  课上平台:学校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建立创客智造室、机器人体验室等多功能教室,每周开展两节学创课,进行电脑
期刊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全国三次学术年会暨第三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在此我谨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向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陕西师范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学的各单位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点高校。建校76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办服务的办学宗旨,以扎根西部、默默奉献
期刊
近年来,以阐明脑的工作原理和机理为目标的脑科学【或称为神经科学(neuroscience)】迅速地向前推进。在发展过程中,脑科学家们给予了和教育有关的脑科学问题以特别的关注。在行将实施的中国“脑计划”中,为与教育有关的脑科学问题的研究安排了相当一部分资源和研究力量。同时,教育界与民众一致呼吁我们教育中需要注意遵循脑科学所揭示的脑认知的原理,这种情况反映了社会与民众希望运用科学手段改进教育工作中某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