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u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新课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合一的课程功能,达到促进学校教育重心转移,让素质教育真正地体现在日常教育中的目的,不少中学都在各个不同的教学节点中进行深入改革,对以前课程内容的繁复、古板等现象进行了调整,并尽可能体现出中学阶段各个学科要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传播源,在新课改中起着无法代替的引导作用。
  一、当前中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学图书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图书馆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资金的不到位以及图书的更新速度慢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其职能的正常发挥。
  1. 图书馆的借阅
  一般,我们进入图书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借书,二是阅读。而图书管理员又要比我们多一项工作,即整理书籍。所以图书管理员要针对借书、阅读、整理等一系列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服务。但由于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图书馆在整理书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图书的破旧损坏、乱摆乱放等。在借阅的过程中,这两大弊端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2. 关于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作为一名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文化的教育者的图书管理员,应密切地关注教学活动,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地参与教育事业,认真履行图书管理员的职责。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中学图书管理员都不是图书管理专业人员。很多图书馆在招聘管理员时,通常只是由某些自身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应聘者进行短期的培训,之后便让其迅速加入到该行业中。就算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很努力,也很难获得与真正教师同等的待遇,所以就容易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常因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等因素阻碍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
  3. 资金的不足
  一些中学图书馆在面对图书的采购问题时,经常会碰到资金不足的尴尬,因为学校的大量资金都投入到扩大学校的占地面积及招生计划等问题中,致使补给图书馆用来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造成图书资源与信息量不能及时更新和扩充。再者,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度不高,有些中学的图书馆就建立在学校的小角落,不仅面积狭小、采光性差,而且配置的现代办公设备也不够先进,导致学生失去对图书馆的兴趣,使得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氛围得不到提高。
  二、新课标下提高中学图书管理质量的方法
  在新课标的改革中提倡解放学生,令学生切实地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中学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上,进行有效、系统的人性化服务,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 电子多媒体的利用
  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仅让学生接受课本中的知识熏陶太过于局限性,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把图书馆当成探究性学习自动化管理的一种方式,并使其充分地得到应用。利用电子阅览自动化的功能,图书馆能够更全面、快速地向学生提供馆中所藏的信息量。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检索图书馆中的图书目录、借阅信息,以及更新信息等。这种自动化计算机查询系统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查寻资料的时间,既方便了学生,又提高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并获得新知识能力的要求,对中学生实行信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需要。
  2. 师资力量的提高
  图书管理员作为一名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和文化教育者,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换读书心得,深入探讨对某些书籍及作者的看法等。通过学习交流,图书管理员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主要的阅读倾向,这种谈心式的交流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走进图书馆的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书籍时,往往不知道从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图书管理员就应该及时给学生们进行引导,将适合他们心理年龄的书籍推荐给他们。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要抽出空闲时间去了解图书馆的书籍情况,尽量做到心中有书。
  3. 图书馆服务质量
  新课标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从原本的单一性向现在的综合性进行改革,其更加注重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入,要求图书馆须向中学生提供大量的图书资源,按照教学的需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来采购相关的书籍,对藏书的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藏书的质量。同时也要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主要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实现人性化的服务。如为同学们提供干净整洁、书香气息浓郁的阅览室,让同学们可以尽情地遨游在自己知识领域的一片小天地之中。图书馆作为知识海洋的汇集中心,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技能储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扩大图书馆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及凝聚力,让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来,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学图书馆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发挥中学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江苏省运河中学)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教育是否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全面创新的教育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创新教育应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活水,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创新,就是要改变这种
语文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这表明,语文教学要突出人文教育,阅读教学要强化语文的审美性和情感性,强调语言因素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情感积淀,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积累感悟、熏陶和习惯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要把塑造学生的心灵作为己任,巧妙地把语文养料内化为
田径教学作为体育的基础运动,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其自身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吃苦精神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田径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的传统模式限制田径教学  目前中学田径的教学内容、模式以及方法都过于陈旧,并且大多中学仍然使用竞技教学方式进行田径教学,过分注重技术的教学而忽略健身教学。田径的传统教学
摘 要: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因素的分析,确立体育教学中的定位,即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我们的体育课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施教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状态;健康问题     一、问题提出   案例:一节普通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为支撑跳跃,在教师宣布了本次课内容后,学生群中出现了明显的反差,“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那些活动能力强,灵活性好的学生。忧的是那些体形
摘要:小班化教育优势发挥得当,会给枯燥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气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作出相应的变化,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班化;思品教学;实践    随着儿童人数的递减,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得到广泛实施的中小学小班化教育正悄然来临。面对这种改变,我们作好准备了吗?思想品德作为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它进行观察、体验、反思和提升的一门德育课程,关注不同层次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步伐,中等职业学校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不仅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更同时掌握与其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前景感到迷茫,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