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广告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所有的人一样,我喜欢下雪,每当窗外雪花飘舞我便十分高兴。我盼望,房顶白了,下面的街道白了,我盼望世界白成一片,不分彼此,并且积雪多日不化。外面冰天雪地,正好在家里围炉取暖,或者躺在被窝里看书睡觉。我也喜欢走出门去赏雪,要么扛着铁锹加入铲雪疏通道路的队伍。总之,和雪有关的一切我都喜欢,喜欢我这个纯洁柔软却有点儿冷酷的朋友。
  对雪的感情和对雨的感情,在我这里有些不一样。一位诗人说过,一场雨是对另一场雨的回忆。他的意思是说,下雨的时候人未免惆怅,会想起另一次下雨时的光景。我很赞同他的说法,但这说法用在下雪就不那么贴切了。在我看来雪绝不是回忆,不会引起这方面的诸如怀念伤感的情绪。在我看来一场雪是对另一场雪的抹杀,今年的雪就是对去年的雪的抹杀。雪,太强烈了,每次都令人感到惊奇,因此它永远处于现在时,也就是所谓的“当下”。眼前的刺激还来不及接受呢,又哪里有时间回忆呵!
  可以说,雪是永远的惊奇。哪怕你见过无数次下雪,再次见着仍然会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的新鲜。有些事情别人描绘得天花乱坠,等你见到时不过尔尔,甚至失望。雪可不是这样的事物,无论人们怎么描绘形容,见到时依然会万分惊奇,超出想象。试想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人,突然见到,那该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呵——请用他的眼睛看一看:整个世界都变了样子,银白一片,万物一统。降雪对地貌景观的改变比其它任何事物都来得更加直观和强烈。简直是翻天覆地,黑白颠倒,甚至一场战争造成的废墟都不能与之相比。其覆盖性和面积的广大可能只有海洋、沙漠、洪水可以等量齐观。而海洋、沙漠原先就在那里,如此规模的洪水也只是在远古传说中才有,可以忽略不计。惟有大雪来去自由,以彻底改变我们所见的地表面貌为己任。
  自然,它改变的只是表层,但,美就位于这一表层之上。雪的美丽或雪造就的美丽我就不说了,那么的单纯,甚至单调,就像海洋一样,就像沙漠一样,乃是一种无垠之美。雪地的无垠震撼人心。除此之外,雪还有诸多富于人性的细节,例如雪花的自由飘舞以及它那像几何一样的结晶构造。人性,再人性一点,于是就有了雪地上脚印、傲雪的红梅、雪中送炭、人人自扫门前雪以及雪人和雪仗。雪的诗情画意当在诗人的笔下和画家的渲染中,在此不赘。雪灾和因雪造成的人祸可翻阅历史记录或求教于社会学家,我也不勉为其难了。我想说的不过是,没有见过雪就死去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有报道说,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時日无多,他有一个要求,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旗仪式。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我有同样不错的主意,就是鼓动他去北方看一看下雪或者辽阔的雪原。如果这是一个北方的孩子,那我就劝他去海边,看一看大海。如果他自小生长在海边,我就劝他去看沙漠。总而言之,雪就是这样的事物——和大海、沙漠一样,见过和没有见过是不一样的,对一个和死神有约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15日,《山花》老主编何锐老师走了。我写了一篇怀念何老师的短文,一个月后,作为“纪念何锐先生小辑”中的一篇,发表在《山花》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在朋友圈转发的时候说,“何锐老师过世,李晁兄约稿,写了《文学人生——纪念何锐老师》一文。昨晚在贵阳和《山花》各位朋友喝酒,李寂荡老师坐身边,说起我写的这篇东西里何老师喝酒的细节,说何老师喝酒之所以小口抿,不是为了省酒,是因为酒量不好。”  世
期刊
加缪曾刺痛过他的故土阿尔及利亚,至少在一些人眼中是这样。他说过“某一天,我的母亲和家人也可能遭遇袭击。我相信正义,但在正义之前我必须先保护好母亲。”  一句流传甚广的伪格言由此诞生了:“在正义和母亲之间,我选择母亲”。它像一个标签死死黏在加缪身上,但问题在于,他压根没说过那句被重新编排过的话。我们难以揣度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人生前半程、直到二战时才融入巴黎文化圈的加缪,究竟如何看待他的故土,但可以想见
期刊
我是1999年夏末秋初在河北师范大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陈超先生讲中国当代文学史,那时我刚刚来到石家庄不久,作为专升本的学生和大三学生一起上课。也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第一次与《山花》杂志打了个照面并由此结缘。  我在《山花》1999年第8期居然读到了陈超先生的《堆满废稿的房间》《1966年冬天纪事》《1975年冬:夜烤烟草》这三首诗。登时,课堂上的陈超和诗歌中的陈超在我心
期刊
伦勃朗的复活  2016年经过十八个月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分析,微软与伦勃朗博物馆等机构使用3D打印技术,“创造”出一幅包含一亿四千八百万像素的“伦勃朗式”肖像。注意,是“创造”而非复制。“创造”的前提是基于收集大量伦勃朗原作中的常见的元素(肖像、人种、男性、面部毛发、年龄、衣着、光色),而后输出不同于任何一件原作的新作。如果说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术,颠覆“再现”而挑战绘画存在的价值的话,那么伦勃朗的“
期刊
一  唉!  先是叹息,接着我说:孤独。但我的说辞不会被采信。孤独本身就是缺少旁证的。  如此,倒容易招致一种猜测:本文作者是在牢狱中写作的。凑着被窗棂切分、被树影搅浑的月光,用短到捏不牢的粉笔头,在微波荡漾的格子小池塘里捕捞词语;也许狱卒的管理严苛而无理,根本没给他留下书写工具,整篇文章都只是发烧的头脑所作的无谓的构思——一个失眠的夜晚,一张冷硬如石的板床,一个将自己像纸一样摊开的人在意识的井口
期刊
1981年9月,我怀抱一个诗歌梦跨进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的校园,在课下热衷于搜寻“消极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倾向的作品阅读。找不到中译,我就直接借英文原版书来读,一旦读得来了兴致,也尝试着自己翻译一些。日积月累,我的笔记本中也攒下了不少诗歌的初译稿。记得当时翻译过的诗歌,除了文艺复兴时期和玄学派一些诗人的作品,最多的就是王尔德、华兹华斯和爱伦·坡的作品,各有三十来首。后来,偶有个别的翻译习作
期刊
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燃烧成灰烬。  ——卡夫卡  人心难测,在可感知的实际行动中,才显露一个人的真实动机。想知道“我是谁”并不容易,除非确认自己不断发生着的行迹。从1981年至今的大量作品来看,张晓刚明显是一位“心理学艺术家”,难以名状的内心状态,是他长久以来表达的重心所在。在回看过去时,这位在1998年就被栗宪庭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的人,自己也说:“对我来讲最
期刊
鹤鸣九皋  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鹤鸣》像个迷语,猜了两千多年,不知道确切是什么意思。  《毛序》说:“《鹤鸣》,诲宣王也。”  《郑笺》:“诲,教也。”教宣王什么呢?  《郑笺》说:“教宣王求贤
期刊
我想每一个《山花》的作者都会在第一段第一句这么写,“××年,我在《山花》发表了作品《×××》,编辑是×××。  反正我是会这么写的,我甚至不用去翻资料。  “1998年五月,我在《山花》发表了小说《告别辛庄》,编辑是何锐老师。”  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经过头脑。  1997年,1998年,我在各个期刊发表了二三十个中短篇小说,可是我对《山花》的这一篇记忆特别深刻,有可能是因为范小青老师评论里的那句
期刊
黎紫书来自马来西亚怡保,是华语文学世界的重要作家,在中国大陆也享有一定知名度。上个世纪末她以《把她写进小说里》(1994)获得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小说首奖,自此崭露头角,之后创作不辍。《流俗地》是她继《告别的年代》(2010)后第二部长篇小说。十年磨一剑,黎紫书的变与不变,在《流俗地》中是否有所呈现?  《流俗地》的主角古银霞天生双目失明。她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因为这层关系,银霞得以进入租车公司担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