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的归纳和演绎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燃烧成灰烬。
  ——卡夫卡
  人心难测,在可感知的实际行动中,才显露一个人的真实动机。想知道“我是谁”并不容易,除非确认自己不断发生着的行迹。从1981年至今的大量作品来看,张晓刚明显是一位“心理学艺术家”,难以名状的内心状态,是他长久以来表达的重心所在。在回看过去时,这位在1998年就被栗宪庭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的人,自己也说:“对我来讲最重要的还是挖掘内心的感受。我不像表现主义那么肆意洒脱,也做不到观念艺术那么高冷,我总感觉就像是一条河,慢慢地流就流成了这样。”
  虽然一直是“心理学艺术家”,但《血缘-大家庭》之前和之后,有实质性的差别。著名的《血缘-大家庭》,用“千人一面、血脉相连”这样的图像,形象地归纳出特定群体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越是放在全球范围内、历史长河中来比对,就越是让人一目了然、百感交集。这种归纳所达到的准确度之高,让观看者在瞬间直观到这一群体的深层状态——越是准确,就越是生动。在《血缘-大家庭》出现之前,这种难以捉摸的深层状态,从未在一帧静态的文化切片中能这么充分地显现过。观看者应目会心的文化反刍,因人而异、因时而动,但都是被这前所未有的图像启动、照亮的——丰富多元的文化反刍,多少有些类似画中的光斑,大小不一、现状各异,颤动在一个个面孔上。
  人是文化的容器。被直觀表达出来的,是这一特定群体的深层心理状态。未表达的是这种状态的背景——这种美学尺度的拿捏,能引发更开放的思索。当局者迷,作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国际视野,不可能清晰感知到这种差异化的心理状态;没有对当代文明的了解和认同,不可能深入把握这一差异。沉郁木然的相同面孔、联接彼此的纤细血管、模糊交叠的笔触、颤动的光斑,饱含情绪的色彩,形成了《血缘-大家庭》高效的表现力。这几样元素及其组合方式一旦成形,看上去非常简单轻松,但从视觉创造的角度看,它们从无到有的孕育生长,却是非常艰难的,创造者自己也可能满怀不可思议。
  《血缘-大家庭》中所归纳出的群体心理特征,首先是一个时段的产物,张晓刚本人就是这一时段的亲历者,有刻骨铭心的成长记忆。如果对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深究,会意识到:这种心理特征不止存在于那一时段,在遥远的过去就长久存在着。除非处境发生结构性转变,否则它不可能戛然而止。当然,它在不同的时段有所不同——主要是程度的深浅和表皮的差异。有意无意间,1994年的张晓刚,用刚创造出来的《血缘-大家庭》洞穿了他栖身之所的地表,一窥幽深:地下暗流漫漶,浸渗过去、当下和未来。在这个层面上,他画面中那颤动的光斑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面积或小或大,可能源自天光,也可能源自人造光。在以后的作品中,被诗性化的光源逐渐出现:蜡烛、手电筒、灯泡……
  回溯张晓刚之前的作品,能形成《血缘-大家庭》这种内涵深邃、语言简洁的表达,行踪是相当漫长曲折的。身处精密的矩阵中,迟钝者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但敏感者则会本能的心神不宁,在左冲右突中追问为何如此,不达目的难以罢休。
  1981-1989年,在封闭的国门内,通过实地写生和阅读假想,张晓刚向书本中的远方展开苦苦追寻和深深憧憬,本能的自由意志不断附着在各种主题、方向上来寻找答案,并因为无解而持续困惑紧张着。“草原”系列、“圭山”系列、“幽灵”系列、“遗梦集”系列里,生命本能在文化迷宫中翻腾奔突着,不断无功而返,不是躁动就是焦虑。但波折越多,对生命意义的渴慕越强,对理想和现实间差距的认识也越深刻。同时,对彼岸的无数次飘渺假想,被沉重的肉身经验一再证伪后,会导向对此时此地肉身实况的反思。他曾这样回忆这个阶段:“当时在德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实际西方的艺术家们所画的都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他们的作品都和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关系,而不是去画一种抽象的、与艺术无关的东西。当我反省在经历了新潮艺术以后,实际上是在画一种想象中的艺术,我自己也是这样,是抽象地对艺术的理解。”
  1989-1991年,是张晓刚的“个体心理学”阶段,他的注意力从对他者、远方的假想转向正视自己。《黑色三部曲》《重复的空间》《夜》《深渊集》《手记》中,忧郁沉闷的孤独个体,躲在逼仄的斗室中寻觅精神出口,夜不能寐、白日迷梦联翩。生存空间的压抑和精神的苦闷令他辗转反侧,在单打独斗中不断碰壁,偶尔捕捉到一丝光线,赶紧连通心中灵犀,来重新出发。这种痛苦的心理状态,通过苦涩图像和复杂肌理表达得相对充分,但痛苦的根源,仍然是缺席的。
  张晓刚的心理状态和他的生存处境有直接关联。而且,他并不是反常的异类,他的心理状态和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贯通起来了,由此及彼,人性是普遍的。
  这种清晰的认识,是全球视野、当代文明视角的产物。他曾经在原有的经纬中左冲右突、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白日迷梦,直至憔悴焦虑,却仍然困惑难耐。1992年张晓刚第一次出国,在欧洲,实实在在的全方位感受了三个月。以此为契机,多年累积的思绪豁然开朗了。在出口难寻的文化迷宫里,不适的人向他者、远方寄托自由意志,“生活在别处”。真正到了“别处”,才发现和尊重自己的生活。在文化迷宫中他曾激情满满地反复碰壁、屡屡遍体鳞伤地返回起点。一旦走出迷宫,以往的迷途体验,统统成为不可替代的养分。
  有了这种认识后,1993年的带有自传性的《全家福》和《母与子》(《血缘-大家庭》前身),返回自己的生活,对张晓刚来说是巨大的转折。存在就是被感知,它不在假想的彼岸,在此时此地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是正视和确认它。以当代文明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无数复杂纠缠的经验,在刷新了的知识结构中过滤、提纯、浓缩、结晶……他从中发现和确认了重要问题,然后逐渐扩展开来,归纳特定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1994年画出《血缘-大家庭》后,张晓刚由“个体心理学艺术家”转为“群体心理学艺术家”——这是他的核聚变。人心难测,个别人有某种少见的心理特征,这可能是私密问题。但群体都有这种特征时,这是公共问题,指向文化的模塑效应,是很多问题的源头。
  在符号般的图像里,张晓刚保留了本能的情绪和浓郁的美学魅力,特定群体面孔雷同但脉脉动人。用绘画的方式,他准确生动地归纳出这种结构性的心理DNA、源代码后,就可以随机展开各种演绎了。美学方面,“笔墨当随时代”——可以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刷新,这恰是视觉赋魅者张晓刚的强项。
  各种版本的《大家庭》集中排解出郁结多年的心中块垒,然后,从2000年的《失忆与记忆》开始,他进入了信马由缰、随机应变的阶段,在多个维度、层次展开演绎,同时也释放他丰富的美学储备。这些演绎体现在各种情境的画面中:各种个体——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各种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各种空间——广场、公园、原野、码头、农田、水坝、大桥、学校、车厢、客厅、书房、卧室、洗手间;各种道具——光斑、电视机、收音机、手电筒、钢笔、墨水瓶、灯泡、蜡烛、电蚊香、木板箱、青松、红梅、绿墙围、沙发、床、喇叭、红旗、暖水瓶、台灯、笔记本、邮筒、药瓶……
  他的画并不特指四五十年前,只是画中症候在那时印证得最明显。他不是画记忆来怀旧,只是忠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在迟钝麻木的语境中选择铭刻,铭心刻骨来激活感知。“有人说‘你是一个负责记忆的艺术家’——我说可能我是在用记忆的方式进行表达,但并不是在表达记忆本身。因为记忆不停地在变,它是投射、是某种经验、甚至是想象,人在不断地创造出记忆。”
  不同个体在遭遇具体处境时的丰富反应,是游移难解的。但把它们放置在政治经济的框架里,用利益分析法,很多隐情就能浮出水面。能在错综复杂的迷局中解码,张晓刚就可能把握到结构化的人在每个“当代”的心理脉搏。他的近作中,时间、空间和人、物又在刷新,流光溢彩的视觉魅力湿润饱满。但那种心理DNA穿越着时空,继续滋生在青春年少、时尚靓丽的面孔中。这几十年来,一切似乎都在加速变化。逐一盘点的话,哪些变化极速而哪些变化极慢?抑或,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张晓刚的画是他制造的镜像,指涉他所关注的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观者也可揽镜自照,在比对中检测这些镜像的准确程度。
其他文献
1963年8月1日,美国诗人西奥多·罗特克在朋友家泳池游泳时死于心肌梗塞。据他的中学同学和传记作者阿兰·西格描述,他将一罐薄荷朱莉酒放进冰箱,然后去扎猛子。女主人再次看到他时,他已经脸朝下浮在泳池水面上了。布勒德尔家族将泳池填土,改建为禅宗风格的岩石庭院,纪念这位去世时已在全美和欧洲赢得极高声誉的诗人。  有批评家认为,如果晚死十年,罗特克有可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兰塞姆、拉尔夫·J.密尔斯等诗人、
期刊
1  “小王、小王!”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双手扒着柜台,站在玉妍的面前,叫她“小王”。  玉妍诧异地扬起两条眉毛,望着这个年过七十的老太太,脸上的表情和眼神都在显示:你是叫我吗?  老太太微笑着朝她点头,又一次叫她:“小王。”  玉妍也笑了,对她说:“老人家……”  老太太连连朝她摆手道:“不要叫我老人家、老太太。叫我小外婆,我当得你的外婆了。你多大啦?”  “十八。”  “是啊是啊!我八十多了,
期刊
我之所以一直希望智亚先生在四川美院做这个展览,是因为智亚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和朋友。提出这个动议时,两任院长——罗院和庞院都很赞成。说不定,川美美术馆可以由此开始,做成更多关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形象及城市公共艺术的展览,以期和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建立更多、更直接的關系,充分发挥艺术之于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川美已建立重庆城市形象设计研究院,应该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
期刊
收录《周春芽艺术信札辑录1981-1992》中的,是艺术家周春芽在这十二年间写给朋友的信,其中三位收信人是至今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内的重要艺术家或批评家。这十二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观念、行为上发生最激烈碰撞、分化的关键时期,周春芽的艺术创作思路也在这段时间的借鉴、摸索中得以进一步明确。  最早的一封信是1981年9月15日给张晓刚的回信,谈到正在进行的毕业创作,信中写道:“来信收到,你显然还没有搞创
期刊
2019年3月15日,《山花》老主编何锐老师走了。我写了一篇怀念何老师的短文,一个月后,作为“纪念何锐先生小辑”中的一篇,发表在《山花》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在朋友圈转发的时候说,“何锐老师过世,李晁兄约稿,写了《文学人生——纪念何锐老师》一文。昨晚在贵阳和《山花》各位朋友喝酒,李寂荡老师坐身边,说起我写的这篇东西里何老师喝酒的细节,说何老师喝酒之所以小口抿,不是为了省酒,是因为酒量不好。”  世
期刊
加缪曾刺痛过他的故土阿尔及利亚,至少在一些人眼中是这样。他说过“某一天,我的母亲和家人也可能遭遇袭击。我相信正义,但在正义之前我必须先保护好母亲。”  一句流传甚广的伪格言由此诞生了:“在正义和母亲之间,我选择母亲”。它像一个标签死死黏在加缪身上,但问题在于,他压根没说过那句被重新编排过的话。我们难以揣度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人生前半程、直到二战时才融入巴黎文化圈的加缪,究竟如何看待他的故土,但可以想见
期刊
我是1999年夏末秋初在河北师范大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陈超先生讲中国当代文学史,那时我刚刚来到石家庄不久,作为专升本的学生和大三学生一起上课。也是在不久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第一次与《山花》杂志打了个照面并由此结缘。  我在《山花》1999年第8期居然读到了陈超先生的《堆满废稿的房间》《1966年冬天纪事》《1975年冬:夜烤烟草》这三首诗。登时,课堂上的陈超和诗歌中的陈超在我心
期刊
伦勃朗的复活  2016年经过十八个月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分析,微软与伦勃朗博物馆等机构使用3D打印技术,“创造”出一幅包含一亿四千八百万像素的“伦勃朗式”肖像。注意,是“创造”而非复制。“创造”的前提是基于收集大量伦勃朗原作中的常见的元素(肖像、人种、男性、面部毛发、年龄、衣着、光色),而后输出不同于任何一件原作的新作。如果说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术,颠覆“再现”而挑战绘画存在的价值的话,那么伦勃朗的“
期刊
一  唉!  先是叹息,接着我说:孤独。但我的说辞不会被采信。孤独本身就是缺少旁证的。  如此,倒容易招致一种猜测:本文作者是在牢狱中写作的。凑着被窗棂切分、被树影搅浑的月光,用短到捏不牢的粉笔头,在微波荡漾的格子小池塘里捕捞词语;也许狱卒的管理严苛而无理,根本没给他留下书写工具,整篇文章都只是发烧的头脑所作的无谓的构思——一个失眠的夜晚,一张冷硬如石的板床,一个将自己像纸一样摊开的人在意识的井口
期刊
1981年9月,我怀抱一个诗歌梦跨进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的校园,在课下热衷于搜寻“消极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倾向的作品阅读。找不到中译,我就直接借英文原版书来读,一旦读得来了兴致,也尝试着自己翻译一些。日积月累,我的笔记本中也攒下了不少诗歌的初译稿。记得当时翻译过的诗歌,除了文艺复兴时期和玄学派一些诗人的作品,最多的就是王尔德、华兹华斯和爱伦·坡的作品,各有三十来首。后来,偶有个别的翻译习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