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之当务强化磁性

来源 :西北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少边穷县区,职业教育起步于80年代,立校经验期短,办学基垫薄弱,理念上、路线上都相对迷惘,因而发展的步伐也就相对迟缓滞后。进入21世纪,由于外部环境的促使和国家政策的导引,才逐步明确了“办学为市场服务”的方向。很多学校开始关注市场信息,密切社会联络,搭建专业联办平台;开始把学生就业视作“立校命脉”,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信息网点,开辟就业通道,旗帜鲜明地以“出口拉动入口”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时,在招生宣传中,将职业教育意义有意识地于群众中加以渗透和引导,并承诺“学生进得来出得去”。加之人口高峰期的来临,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省示范”、“省重点”的校牌既而纷至沓来,大有职业教育水到渠成、日臻佳境之势。
  的确,入学的数量有了,然而质量呢?稍做调查就会发现,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仍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体,其学情特点是,基础学业参差欠缺,性格素养拘泥封闭,行为习惯随意盲目,心态取向悲观消沉,即所谓“问题生”。这些特点其实就是边穷县区职业教育面对的现实群体的现实素质,倘若在“一进一出”过程中未能足够重视,势必危机成“进”生源、”出”无归宿,最终导致办学的枯委。
  此说并非危言耸听,从调查中发现:长期以来送孩子就读职中的家长,一则因孩子疏于监护学业荒废而无学可上;二则唯恐孩子留在家中难得管教滋事生非,有个学校收留以图省心;三则孩子体格尚幼筋骨未健,送入职中以足年轮;由是种种迫不得已只好将职中暂作托儿之所”闺中待字”。于是乎,群众心目中的职业学校便推演成了某种屈辱的标记,进入此校者便难脱”不屑子孙”之嫌,其家长也难免”孽根祸胎”之憾。所以,只要稍有能挤进普通高中的缝隙便趋之若鹜,而一提及职中便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近些年来,情况似有所好转,一来上大学渐至广泛,固有的那种荣宗耀祖、张扬门楣的光环业已黯淡;二来上大学的高额学费使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毕业后,在就业上时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困;因此,理念上逐渐由“名”向“利”倾斜,更关注于就业的落实和可见的实惠。加之心明眼快的中职学校便在学生就业上全力以赴狠做文章,不少中职毕业生在此情形之下确实走出了大山,有了喜出望外的工作,挣了始料不及的工资,很多家长颇有塞翁失马歪打正着的欣慰,强就着也能扬眉吐气一回了,自觉地帮着职校争些体面,做些美容。
  但是另一边,由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虚实难辨,学校使一部分学生就业质量难圆承诺,导致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大有上档受骗之感。俗话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于是,一些边远山区的职业学校在就业运作上如履薄冰,一不留神就会招致怨声载道,进而波及招生工作,使之举步维艰。其次,学生的就业教育环节过于粗浅甚或缺失,学生自我工作身份和工作性质难免界定错位,安置就业后,实际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与其先期理想一旦有所差异便会埋怨学校安置不当,甚至指责学校虚假欺诈。加之不少学生个体素质本就问题颇多,进入职中又未能实在地得到纠正和培养,就业上岗后也就难得循规蹈矩,更谈不上爱岗敬业了,于是无故离岗旷工进而炒鱿鱼。学校虽几次三番地为其跟踪安置调配却也未必能保证其稳定就业。学校原本想以就业安置来成就办学特色,但随着形势发展,单腿迈步踉踉跄跄。
  学校内涵建设是否具有魅力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应该看到,尽管目前国家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上,投入上,都给予空前地支持,但在民间,职业教育意识和舆论走向并非与时俱进;尤其对县办职中的理解仍旧固守着收容“问题生”的观念。所以职业学校要发展不光要有政府支持,更得要有民间支持,学生家长支持。而后者只能靠学校自身努力才能实现。学校办学只有办出特色,办得能让“问题生”没问题了,学生家长就会喜欢,民间就会有积极的舆论,学生才会聚流门庭。
  特色就是魅力。而魅力得由内涵生发。那么眼下县办职中所内涵的现状如何呢?概括起来,一是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课程计划仍未脱尽应试的教条;二是专业技能培训的空间和专业技能基础面涉及不够宽泛;三是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内容落实不力;四是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五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实质上相当一部分中考落榜生早已厌腻了应试教育的运作模式,学生谈考色变,谈课色变。要将这部分学生重新收录学校,职业中学应该有着很大的优势。职业中学实际上完全可以摆脱升学的压力,将既往那种教育教学地课堂“一讲一听”模式彻底革命,课堂活动化,活动课堂化,要融技能实践、知识潜移、文化游戏于一体,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中,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体验和乐此不疲效果。课程计划更要围绕“职业”所需,围绕市场所需,围绕人生所需。要大胆拓展专业技能培训空间,在立足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着眼谋业技能的培养,完全可以将市场中可见的营生行类搬进学校,诸如瓦工,泥工,木工,各类摊、点,商贩等等当做师傅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也完全可以将学生领出去参观,甚至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了解职业规范。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将古今中外有益学生成长发展的影视剧目引入校园文化生活内容,把影视欣赏纳入教育教学中来。同时以此切入到引导学生读书上来,把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健全人格、文化品味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任务来认真组织设计。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类健康向上的群团组织,委托教师引导学生群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觉、自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教师培训之外,还要扩大师资视野,学校固定的师群之外还可以寻求临时性或流动性师资进行补充。
   综上所述,学校自身磁性的强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没有引力,既使来了学生也会流失。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上插入恰到好处的音乐,让乐韵满屋,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正每一次改变,都源于您的需要增页——64页增为80页,延伸的不仅是页码……扩容——增设"读典""活动""声音"等版块,增加的不只是名称……更开放——"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兰州市今年中职将招生12万名学生,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为了支持中职招生,兰州市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对今年招收的本市考生在本市就读职业学校的农村、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部
王云凤 ,是明成化、弘治、正德三帝的重要朝臣之一。他究理明智 ,达于用世 ;化民善政 ,祛邪赏贤 ;树品肃士 ,名节自励 ,堪称后人树品、做人、从政的典型
陕西省铜川煤矿技工学校创建于1955年,属煤炭部直接创办的第一批技工学校,1983年经煤炭部批准扩建了铜川矿务局安全培训中心,1998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铜川市职业中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