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瑞金市、井冈山市、清涧县不仅都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同时也都是革命老区。瑞金市与井冈山市率先脱贫,对于正在脱贫路上的清涧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国人民正在团结一心,在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奋勇向前。江西瑞金、井冈山既是传统贫困地区,又是革命老区,能够快速摆脱贫困,在全国率先脱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江西省瑞金市、井冈山市和陕西省清涧县三地的对比分析,就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基本概况
  瑞金市坐落于江西省南部,具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称号,但由于长期以来远离城市,交通和信息闭塞,其一直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据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瑞金全市共有贫困村4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0179户、涉及82094人,贫困发生率为14.3%。其中因病致贫占43.8%,因残致贫占14.3%。
  井冈山市坐落于江西省西南部,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的摇篮”的称号,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薄弱等外在因素限制,井冈山的贫困程度一度较深,是国家级的贫困县。2014年初,井冈山共有贫困村4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638户,涉及16934人,贫困发生率为13.8%。
  清涧县坐落于陕西省的北部,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清涧目前属国家重点扶贫县。清涧县共21.4万人,其中以农为生共19.1万人。2015年,清涧县共有贫困村124个,建档立卡户18989户、涉及49881人,贫困发生率为19.2%。
  精准扶贫政策对比
  瑞金市、井冈山市、清涧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同时也都是革命老区。瑞金市与井冈山市在中国率先脱贫,清涧县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针对扶贫政策一些重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落实扶贫保障制度,巩固医疗保障防线
  据数据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残致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在村镇,重大疾病和残疾人口较多,他們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对于以劳动为收入来源的人群,疾病成为贫困的主要根源。由于没有及时医治,形成“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要彻底斩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这个“硬骨头”,让“病根”不再变“穷根”,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势在必行。瑞金市落实保障基本的医疗防线,实施医疗救助的“四道”保障线,设定合理的报销费用,同时提升救助水平,减少因病致贫的发生;井冈山制定了专项保障政策,设置医疗保障“四道防线”,为所有贫困户全额代缴城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附加险和重症疾病保险;清涧县也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着重关注健康扶贫工作,开设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
  2、夯实扶贫根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地理条件及历史原因,村镇基础设施差,还存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道路窄且少;水利设施差,水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电力保障不完全,抗风险能力弱,居民用电安全质量低;通讯网络滞后、生存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等问题。瑞金市实施“设施扶贫”工程,加快深度贫困村组硬化道路建设,提升改善严重破损的村组道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震防灾能力,改造农村电网升级,争取实现网络全覆盖,同时推进深度贫困村教育基础建设,实施网络扶智工程,保障提供优质网络资源,关注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井冈山推出安居扶贫,采取拆旧建新、移民搬迁、维修加固、政府代建等四种模式,政府落实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加上挂点帮扶单位的支持,维修改造危旧土坯房进行砌体加固。帮助村民们搬入新房;清涧县也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贫困村通组道路,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同时注重村庄整治,加大贫困村通电,信息通讯,安全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电力供给,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打牢发展基础,提升居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科学规划移民搬迁问题,提供后续的生活保障。
  3、规划产品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链
  产业扶贫一直是我们国家主要扶贫模式之一,也是精准扶贫的根基和关键举措,不仅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来源。瑞金市结合自身环境优势,摸索出自己的模式,推出产业扶贫“五个一”模式,即“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选准优势主导产业,完善产业扶贫运行机制,建设特色产业品牌,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致富;井冈山市根据地方发展,推出“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即“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落实一种帮扶机制”,根据贫困群众的致富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具体实际,大力推进“农业+”,实施“231”富民工程,即重点打造20万亩茶叶、30万亩毛竹和10万亩果业种植加工基地;清涧县产业扶贫以“优质枣果、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特色农业、传统加工和新能源”六大产业精准施策,结合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进行发展,以“帮能人致富,带穷人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模式和党支部引领的村集体经济带贫模式进行发展。
  扶贫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7年,瑞金市完成减贫共8426户2074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4.3%降至0.9%。2018年7月29日,瑞金市宣布正式脱贫摘帽。瑞金市是赣南革命老区首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市,并在12月15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的颁奖典礼上喜获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
  2016年,井冈山市完成减贫共4099户1551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8%。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宣布率先在中国脱贫。井冈山市凭借运用创新改革方式获评2017年中国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列入国扶办组织的“决胜2020——脱贫攻坚展”,之后井冈山市持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0.42%降至2018年的0.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968元。   2016年,清涧县共脱贫40个贫困村共1.95萬人。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共1.48万人,并且宣布所有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截至目前,56个贫困村、共计5635户1357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三地在扶贫道路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群众思想不端正,缺乏脱贫积极性
  由于一些地区长期经济落后,区域封闭,居民出现了一些懒惰的思想,缺乏积极主动性,不愿意努力工作且没有进取心,坐等接受帮扶;一些人脱贫靠投机取巧,只想坐享其成;一些人思想观念老化,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思想,固步自封,产生抵触心理,不仅浪费了扶贫资源,也削弱了人们的脱贫积极性,严重者更会影响周围的人,这些都严重影响群众脱贫工作的开展。
  2、政策设计欠缺,影响可持续性发展
  一些扶贫政策不能结合当地特点,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群众参与度不高;一些扶贫政策连续性不够,新旧政策差距过大,难以适应,不能统筹兼顾;一些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帮扶成效低,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晓度低。
  3、产业基础薄弱,可持续增收渠道限制
  目前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三五年才能有收益,对政策依赖性较强;经营方式较单一,大多数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其余以出租或入股的方式进行经营,其收益回报率较低,缺乏致富带头人;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不成熟,建成后监管不到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管理,缺少有力措施吸引人力回流;创新技术不足,自身脱贫能力较弱,产业品牌意识较薄弱,品牌运作水平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示范。
  对策建议
  1、坚定脱贫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魂。扶贫的对象和主体都是贫困群众,对贫困群众不仅要做到扶贫同时还有扶智,解决思想脱贫的问题,消除不好的依赖思想。要大力弘扬脱贫致富的社会风尚,了解扶贫人民的思想动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激发自身的致富愿望,让群众有脱贫的信心,营造积极发展的氛围,瑞金市、井冈山、清涧县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应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思想,将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动力,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摒弃消极思想,昂扬斗志,下定必胜的决心,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2、优化扶贫激励政策
  坚持适度标准,不断优化扶贫政策激励措施,加大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研究,争取解决群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发现不足,多听取多方意见,设计综合标准,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帮助减少政策的反复性,有效加强在不同群体间的衔接,灵活协调多方资源,汇集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展脱贫示范户评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完善产业扶贫模式
  要完善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因地制宜,优化各产业经营模式,可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相关负责人要多学习、多探索,积极研究正确的发展道路,强化政策落实,有关部门要实时监测扶贫产业项目的绩效,随时监控整改,及时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学习现代新型技能,积极引导就业;积极开创新型经营模式,勇于创新,开创属于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增强自身的脱贫能力;大力推进产品精加工,结合农村电商、开发红色资源等方式拓宽产业帮扶渠道,拓宽产业链,同时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品牌战略开发计划,进一步加强产业脱贫基础。
  参考文献
  [1]欧文汉.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江西省瑞金市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J].三大攻坚,2019,(775):47-50.
  [2]陈美球,胡春晓.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江西三地的调研[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2):266-272.
  [3]刘志昆.井冈山在林业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9(1):131-132.
  [4]刘洪.不忘初心 感恩奋进 率先脱贫——井冈山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J].老区建设,2017(7):26-35.
  作者简介
  沈千靖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在读
  张 敏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在读
其他文献
李克强: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努力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科学防洪调度,做好抢险救援、生产恢复等工作。  在重庆京东方公司,李克强了解技术创新情况,勉励西部地区发挥回旋空间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在考察企业时,李克强说,从近几个月
期刊
环江县是國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中国惟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截至2019年底,环江县有65个贫困村出列,有6.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县剩余未脱贫人口1631户503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56%降至1.48%。今年5月初,环江县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期刊
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国声智库、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8日在西安举行。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志刚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中心、丝路国际智慧港揭牌仪式同时举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中心,將探索通过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丝路沿线国家交流交
期刊
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北京新东方公益基金会协办。论坛主题为“信息化如何改变西部教育?——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与教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機构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绕 “西部学前教育”“西部高等教育”“西部职业教育”“西部乡村教师培训”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据
期刊
第四届凉州文化论坛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举行。论坛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文化博览局、甘肃省文物局和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受邀作论坛主旨演讲。  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五凉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着力打造凉州文化品牌,充分彰显武威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推进雷台文化旅游综
期刊
《中国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0)》出版  著名经济学家刘以雷主编的《中国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0)》,近日由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构建了包含效益效率、结构优化、動能转换、绿色生态、民生共享五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梳理和总结了近年西部各省(区、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与基本经
期刊
“互联网+配送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城市内部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这样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的劳动保障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外卖行业的从业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究其所存在的主要权益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零工经济”模式快速兴起。其中的核心问题是“零工经济”模
期刊
电信业的发展与改革是关乎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国内外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政府管制为主导的电信业改革已成为新常态。那么如何评价中国电信业历次改革的绩效,为下一步我国电信业的改革提供借鉴,是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为此,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权副教授在总结归纳其近十年电信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应于研究我国电信业发展的R-SCP(Regu
期刊
纵观2014-2019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GDP和黄河流域GDP总量增长,横观中国五个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GDP增长总量,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逐渐放缓。根据新结构经济学原理,资源禀赋的内生力和创新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可得出黄河流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即市场的有效资源配置和政府的有为宏观调控。研究显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要抓好在大保护中发展,以绿色发展优先,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链城市经济群
期刊
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李仙娥、王琪玖合著的《關中秦人文化性格与文化自信》一书以妙趣横生、风趣幽默的陕西方言,向读者诉说着老一辈关中秦人的文化理念,以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向读者例证关中秦人的文化习俗,以朴素辩证的方法与读者共同探析关中秦人的文化核能与文化羁绊。作者提出新时代的关中人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藩篱,创新性再造秦风秦韵中的秦人精神,重振汉唐雄风中的文化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