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关系。

方法

按照横断面设计选取2019年2月至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1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2例(T2DM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DR组)、糖尿病肾病患者49例(DN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患者45例(DR+DN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对象检测血清VEGF及Hcy水平,对病例组还观察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尿免疫球蛋白G/肌酐(IGU/CR)、尿转铁蛋白/肌酐(TRU/CR)、尿α1-微量球蛋白/肌酐(α1/CR)、血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T2DM组、DR组、DN组和DR+DN组VEGF水平分别为90.02(61.24,118.52)、124.38(81.50,170.28)、133.19(78.84,168.49)、124.08(79.82,187.33)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0.31(21.10,67.7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T2DM组比较,DR组、DN组和DR+DN组VEG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N组及DR+DN组Hcy水平分别为(12.58±3.66)、(11.91±2.42)μmol/L,高于对照组(10.44±2.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分期DR患者VEGF、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264.00,t=-0.43,均P>0.05)。大量蛋白尿组DN患者Hcy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分别为(15.00±1.87)、(11.79±3.76)μmol/L,t=-2.82,P=0.01]。VEGF与ACR、TRU/CR、IGU/CR呈正相关(r=0.23、0.19、0.17,均P<0.05),Hcy与血尿素氮、血肌酐、ACR、TRU/CR、IGU/CR以及α1/CR均呈正相关(r=0.35、0.44、0.22、0.19、0.21、0.29,均P<0.05)。

结论

DR及DN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提示VEGF在DR及DN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在不同分期DR患者及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DN患者中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DN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大量蛋白尿组Hcy水平更高,提示血清Hcy在DN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方面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少见伴上皮样特征。该文报道1例74岁男性,左阴囊肉瘤切除术后复发,复发肿块镜下示弥漫一致片状排列的上皮样肿瘤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MDM2、INI1、p16、H3K27me3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80%;其余CD31、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低相对分子质量角蛋白
期刊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PTCL-TFH)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点,并与结内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nPTCL-TFH)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该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诊断的wPTCL-TFH 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的RNA(
铜染色广泛应用于肝脏病理诊断,目前比较各种染色方法效果的研究较少。该文收集2008—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经肝穿刺确诊的Wilson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共243例,采用红氨酸法、罗丹宁法、Timm银染法3种特殊染色对铜颗粒染色,并分析染色结果。Timm银染法与红氨酸法、罗丹宁法相比,对铜累积性肝病铜颗粒的沉积有较高的染色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可有效辅助铜累积性肝病的诊断。
期刊
伴有IRF4重组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2017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新定义的亚型,属于预后良好型,相对罕见。该文报道1例IRF4不典型重组的病例。患者男性,12岁,发现双侧颈部肿物4个月。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性增生,细胞核大,细胞凋亡和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MUM1和bcl-6阳性,bcl-2、CD30、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IRF4分离探针呈
期刊
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中心送检死胎,尸体解剖发现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多个脏器组织切片内见巨细胞包涵体,脑实质呈明显病毒性脑炎改变,病理解剖诊断:播散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脑室扩张畸形。尸检提示:(1)临床上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孕母,应更积极地进行产前辅助检查,明显发育异常胎儿可选择终止妊娠。(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
期刊
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基因扩增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非传染性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进展要求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符合要求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地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因此尽快评估与改造实验室、明确实验室设施要求与安全规范极为重要。该科室结合实验室设施要求以及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对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设施要求进行分析,为申请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提供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就诊的RA病例123例,其中男25例,女98例,中位数年龄60岁;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53名,其中男12名,女41名,中位数年龄55岁。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外周血的MMP-3、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抗凝血酶(AT)与凝血因子Ⅶ(FⅦ)联合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AT基因和F7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收集2018年11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液和临床资料(共3代16人),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活性(AT:A)、抗凝血酶抗原(AT:Ag)、蛋白C活性
随着肿瘤精准化治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列线图用于指导临床决策。目前列线图不仅可用于肿瘤发生风险概率的预测,而且还可用于肿瘤的预后评估。列线图中变量的选择、医生诊断水平的差异都会影响其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正确认识列线图的局限性,并合理有效的利用其辅助临床决策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列线图在肿瘤研究领域的进展,分别从列线图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发生、预后评估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血细胞分析(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目前检验人员对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尤其是其异常结果的复检审核的报告尚未规范化。为此,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业内专家共同起草了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供临床实验室参考,以期提高血细胞分析报告的临床指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