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中的地位分析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个国家完整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家庭教育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学科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加强家庭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 教育学科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
  人们习惯于把家庭称为社会的细胞,以此说明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一,是一个国家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①中是这样作出规定的:
  (1)奠基性。在0~8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第一位不可替换的、时间最长的“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对子女的潜移默化,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感染性。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同言而信,信其所亲”,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3)针对性。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知子莫如父”,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子女也可针对父母的脾气秉性进行帮助。(4)长期性。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有利于形成牢固的良好品德和习惯。(5)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富有实效。(6)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陈桂生老师在其著的《教育原理》一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家庭对学校的影响,也是其他社会成分所难以完全代替的。至少迄今为止的社会情况还是如此”。②接下来,陈老师又谈到了家庭与学校关系形态的演变的问题,陈老师说道,就教育机构群的发生来说,家庭先于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就人类个体生长的过程来说,家庭内的个体社会化先于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个体社会化;学生在学期间,家庭环境与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尽管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影响同学生同伴(学生群体)影响相比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后者,但“家庭的影响常常比学校更强些,在儿童年幼时,情况尤其如此。因此,自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课题”。③
  2 家庭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中的尴尬地位
  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教育学书籍,专门以家庭教育为主题论述的不多;即使在全书中列有相应章节论述,在全书中的所占的比例也较少。以李维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为例,该书从“教育管理”到“妇女与教育”共列有条目索引26类,非常遗憾,这些条目索引中没有“家庭教育”。笔者又详细查阅了该书所收录的1448条条目,与家庭有关的词条只有16个。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家教历史,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汉朝至民国初年,公开出版的《家训》、《家诫》、《家规》、《家范》一类的书,共计117年种,其中最早的一本是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④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书店里各种家庭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研究后发现,这些书籍和古代的大多家教书籍一样,基本上都是在感性认识水平上的经验累积,是离散的、片断的,可以借鉴这些教子经验,但这些经验始终未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发挥不了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80年代末在高校开始设置家庭教育选修课,在1992年在高校才开始开设家庭教育方向的硕士专业,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出现的时间则更晚。可见,家庭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还很不成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在教育学学科中的地位非常尴尬!
  3 家庭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
  家庭教育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家庭教育学科研究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是直接原因,家庭教育学科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是最根本的原因。家庭教育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研究内容,如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等。这些研究内容互相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家庭教育研究系统,而这一复杂的系统又受到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等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如人类学、生物学、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这些学科与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这样繁杂而庞大的研究内容,要形成真正意义上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困难重重。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⑤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家庭教育职能怎样弱化、学校教育职能怎样减退、学校又是如何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家庭教育“学校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化”之类现象如何发展,加强家庭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而言,家庭教育学科应该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如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研究不同类型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复合家庭、再婚家庭等等;研究不同类型的儿童,如独生子女、残疾子女、越轨青少年等等。作为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学学科所应用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其次,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学科的研究要素。正如学校教育有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家庭教育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研究要素。只是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未达成共识。1987年美国家庭关系全国会议把家庭教育分为十个领域:社会中的家庭、家庭互助、人类成长与发展;亲职教育与辅导、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法律与公共政策、家庭伦理、人类性需求等等。2000年台湾学者林淑林等介绍了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五大领域“家庭世代生活伦理教育、夫妻婚姻关系教育、亲职教育、现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我国学者骆风则认为家庭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具体表现为:制约家庭教育的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策略四种主观因素;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素质四种主观因素;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两种主观因素。到底如何确定家庭教育学的研究要素还有待商榷。
  再有,需要一批充满热情、愿意扎扎实实立足于家教实践的研究者。家庭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许多理论空白点亟需填补;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家庭教育研究中,无论是提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做实验研究,研究者都应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注意科学性问题,防止主观性。
  注释
  ①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1:11.
  ②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50.
  ③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60-261.
  ④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⑤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陆中飞,陈如春,编.家教格言.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5:13.
  参考文献
  [1] 骆风.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2] 厉育纲.关于我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2005(3).
  [3]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众所周之,良好的计算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必须掌握和夯实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计算在数学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学生计算时时常出错常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
摘 要:为了保证使用无损类检测技术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候有出色效果,应认识到特种设备运行条件特点,并能结合无损检测技术使用的设备类型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制定科学的无损检测方案。本文就特种设备检测方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特种设备;无损检验;管理;维护  在工业生产领域以及生活当中存在大量特种设备,这些特种设备在满足了人们特殊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由于其设备结构以及运
摘 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与时代的进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不仅为国家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由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仪器和设备,要想科学有效的应用这些仪器设备,为工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那么相关科研团队就要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原理及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就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之PLC与变频器应用进行简单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及物流业在我国的兴起,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该专业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之中,因而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结合传统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发展能力 物流管理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ofLow-FrequencyFluctuations,ALFF)技术,比较静息状态下首发抑郁的双相障碍(Firstepi
目的:  探讨MRI对超声诊断后颅窝积液胎儿的早期诊断与判断预后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或怀疑后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