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模型建构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介绍了通过建构模型生成概念的教学设计。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初构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优化模型,形成概念”“回顾前情,深化概念”的过程实现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这一概念的教学。
其他文献
缺磷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主要以无机磷(Pi)的方式吸收磷元素,而土壤中的无机磷因浓度太低往往不能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植物在长期应对低磷胁迫过程中产生了复杂根系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分子适应机制,统称为磷饥饿反应或PSR(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其中,根系分泌的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ase,PAP)在植物应答低磷胁迫过
学位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属于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广泛种植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是最具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番木瓜是含有9对染色体的二倍体双子叶植物,基因组大小约为372 Mb,生长周期短,为研究花和果实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是生物技术在果树应用研究的模式植物。甲基磺酸敏感性基因MMS19(Methyl Methanesulfona
学位
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境作为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案例背景,使用相关理论架构设计表现性任务,并提供相应的评价量表,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情境,增强活动沉浸感,强化对生态工程原理及意义的理解。
期刊
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是近年开发出的优良乡土观赏树种,4-5年可开花挂果,果形奇特,观赏价值高;2-3年生的幼树萌发能力强,年生长量在50cm以上,但侧枝少、髓心大,因此易下垂或风折,极大地影响幼树株型的丰满度和观赏价值。因此,加强幼树株型调控是提升圆齿野鸦椿观赏价值的关键。为提升幼树观赏价值,培育矮小、丰满、粗壮的矮灌型盆栽圆齿野鸦椿,本试验以1-4年生
学位
在大型高能激光装置中,终端光学组件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元件的洁净等级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强激光的作用下,真空光路中挥发的有机污染物诱导光学元件损伤阈值下降,进而造成激光装置中光束质量和元件负载能力下降等问题。所以针对光学元件表面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维护元件表面洁净度的技术研究非常紧迫。本课题以高能激光系统中镀有二氧化硅溶胶-凝胶(Sol-Gel)膜的大口径光学透镜组件作为研究
学位
甘蔗(Saccharum spp.)是主要的糖料和清洁能源作物,遗传基础狭窄制约了甘蔗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是甘蔗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具有众多可用于甘蔗育种的优异性状。然而,斑茅种质利用进程相对缓慢,其高贵化过程染色体遗传机制不明是重要原因。为深入研究斑茅高贵化过程中的斑茅染色体遗传机制,筛选染色体特异标记成为其基础工作。为此开展了以下研究:第一、以
学位
利用外源因子的诱导作用提高植物的系统抗性是植物抗逆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有效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相应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马尾松的松材线虫病为对象,研究外源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Methyl Dihydrojasmonate,MDJ)处理马尾松对提高其抗松材线虫病能力的作用。研究重点关注了 MeSA及MDJ分别处理后,马尾松植株中
学位
生存环境对植物所带来的伤害一般可以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其区别和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具有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气温、水分、环境污染方面,非侵染性病害所产生的危害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其影响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规模性,因此关于非侵染性病害致病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圆齿野鸦椿为研究对象,以非生物因素中容易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四个诱因:施肥、光照、温度和水分为重点
学位
科学管理土壤养分,合理施用化肥,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但目前在使用不同制图尺度数据库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估算精度的影响方面还不清楚,这有可能导致制定的管理措施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以长汀县为研究区,估算了该县耕层土壤(0-15 cm)在1:1万、1:5万和1:25万三种制图比例尺下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密度和储量以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并以目前县域尺度最
学位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因其具有材质优良和速生丰产等特点被广泛种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林业生产实践表明杉木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败育,形成没有生活力的种子(通常称为涩籽),严重影响种子的产量和品质。前人研究表明,酚类物质的积累可能是导致植物种子发生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究竟哪些酚类物质与杉木种子败育有关还尚不清楚,而提取、纯化并鉴定涩籽中主要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