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后进生问题历来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它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抓好后进生的转化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 尊重学生 闪光点 严格要求 耐心相伴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落后的学生,其特点有:(1)自卑感强。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鄙视,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逆反心理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所以想报复同学、老师,乃至班级、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固然受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等因素的影响,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只要带着爱心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并不难。
一、尊重学生人格,处理好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
2012年接手的八(5)班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思想差,爱说脏话,纪律差,上课溜号现象屡见不鲜,学习成绩也差。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不到好的教育方法,他们犯错误了,就大声斥责,不分青红皂白,不给他们留面子,结果效果不好,他们有抵触情绪。其实想想,这些孩子们真的不容易,生活在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戏谑、集体的排斥之中,缺乏应有的关爱、尊重和信任。后来我换了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更是促使学生成才。要让学生相信你,你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我班的华威同学,父母都在外地,无暇顾及他,他寄居在亲戚家。由于疏于管理、错误不断,我认为对这样的学生,应该主动地去关心他,帮助他扬起学习的风帆。他犯错误的时候,我给他留自尊,单独给他讲道理,让他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错误,没事的时候和他聊天,邀请他去我家做客,生日的时候给他买礼物。终于有一天他主动地找我认错,我们谈了他的生活、父母及其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他对我承诺,今后绝对不再让我操心。从那天起他真的严格要求自己,判若两人。由此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
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
以前我的性子比较急,学生一犯错误,我就认为他一无是处,特别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后进生。班里的张洁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屡次不交作业,上课爱说话,没有人愿意和他一桌。后来我发现他集体荣誉感强,运动会时,主动为运动员买水,劳动中任劳任怨,从不挑剔。了解他的闪光处后,我就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并且旁敲侧击:如果你的成绩再好一点,你就更优秀了。由于我的鼓励,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纪律方面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同学们也接受了他。其实一次简单的表扬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可以成为后进生健康成长的契机。
三、严格要求与真诚的爱相结合
对学生的爱既要体现在心中,又要体现在行动中。而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爱结合,以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班中的姚雨溪同学经常挨批评,写检查,却又不改,每次犯错误的时候都本能地撒谎。有一次在课堂上,她吃口香糖被我发现,她马上撒谎说是别人塞给她的。我对此事没有罢休,非得让她说出是哪位同学。她一看,骗不过我,只有如实说了。我按照班规惩罚了她,之后又和她谈了几次,让她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由于她经常犯错误,有的时候不是她的错,她也不申辩,只要同学说是她,她就认为是自己不好。刚开始我也没有意识到,后来有一位同学告诉我事情的真相。我马上为她平反,并且公开向她道歉,处罚了其他同学。望着她那惊诧的目光,我知道我赢得了她的心。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时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
四、耐心相伴
严师出高徒,但是凡事都得讲个度,任何事物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后进生的改造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学习,以前我总认为,只要后进生不捣蛋,不学就不学吧。后来发现这个理论根本就行不通,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学生怎么能够专心听讲呢?所以我给他们按成绩分了小组,让他们相互竞争。虽然基础很差,但是他们都在努力。几次考试证明我班的后进生在减少,他们在进步。由于他们进步,我班的总体成绩也在提高。现在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各项活动都名列前茅,并且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认可。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依然不能懈怠。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自控能力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得多提醒,多督促,不能放松。要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启发他们,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心中有我。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后进生的转化有其反复性和多变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好这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苏]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
[2]孟永健.浅谈差生的转化.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9).
[2]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 尊重学生 闪光点 严格要求 耐心相伴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落后的学生,其特点有:(1)自卑感强。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同学的鄙视,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逆反心理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所以想报复同学、老师,乃至班级、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固然受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等因素的影响,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只要带着爱心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并不难。
一、尊重学生人格,处理好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
2012年接手的八(5)班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思想差,爱说脏话,纪律差,上课溜号现象屡见不鲜,学习成绩也差。刚开始的时候我找不到好的教育方法,他们犯错误了,就大声斥责,不分青红皂白,不给他们留面子,结果效果不好,他们有抵触情绪。其实想想,这些孩子们真的不容易,生活在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戏谑、集体的排斥之中,缺乏应有的关爱、尊重和信任。后来我换了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更是促使学生成才。要让学生相信你,你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我班的华威同学,父母都在外地,无暇顾及他,他寄居在亲戚家。由于疏于管理、错误不断,我认为对这样的学生,应该主动地去关心他,帮助他扬起学习的风帆。他犯错误的时候,我给他留自尊,单独给他讲道理,让他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错误,没事的时候和他聊天,邀请他去我家做客,生日的时候给他买礼物。终于有一天他主动地找我认错,我们谈了他的生活、父母及其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他对我承诺,今后绝对不再让我操心。从那天起他真的严格要求自己,判若两人。由此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
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
以前我的性子比较急,学生一犯错误,我就认为他一无是处,特别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后进生。班里的张洁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屡次不交作业,上课爱说话,没有人愿意和他一桌。后来我发现他集体荣誉感强,运动会时,主动为运动员买水,劳动中任劳任怨,从不挑剔。了解他的闪光处后,我就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并且旁敲侧击:如果你的成绩再好一点,你就更优秀了。由于我的鼓励,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纪律方面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同学们也接受了他。其实一次简单的表扬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可以成为后进生健康成长的契机。
三、严格要求与真诚的爱相结合
对学生的爱既要体现在心中,又要体现在行动中。而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爱结合,以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班中的姚雨溪同学经常挨批评,写检查,却又不改,每次犯错误的时候都本能地撒谎。有一次在课堂上,她吃口香糖被我发现,她马上撒谎说是别人塞给她的。我对此事没有罢休,非得让她说出是哪位同学。她一看,骗不过我,只有如实说了。我按照班规惩罚了她,之后又和她谈了几次,让她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由于她经常犯错误,有的时候不是她的错,她也不申辩,只要同学说是她,她就认为是自己不好。刚开始我也没有意识到,后来有一位同学告诉我事情的真相。我马上为她平反,并且公开向她道歉,处罚了其他同学。望着她那惊诧的目光,我知道我赢得了她的心。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时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
四、耐心相伴
严师出高徒,但是凡事都得讲个度,任何事物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后进生的改造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学习,以前我总认为,只要后进生不捣蛋,不学就不学吧。后来发现这个理论根本就行不通,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学生怎么能够专心听讲呢?所以我给他们按成绩分了小组,让他们相互竞争。虽然基础很差,但是他们都在努力。几次考试证明我班的后进生在减少,他们在进步。由于他们进步,我班的总体成绩也在提高。现在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各项活动都名列前茅,并且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认可。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茶慢慢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依然不能懈怠。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自控能力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得多提醒,多督促,不能放松。要多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启发他们,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心中有我。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后进生的转化有其反复性和多变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好这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苏]维果茨基,著.余震球,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
[2]孟永健.浅谈差生的转化.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9).
[2]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