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66—01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科技逐步应用与教学中,枯燥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趣味恒生了,电脑的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人获取信息量最可取的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式的整合问题,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传统教学中主要是靠教师讲解分析数学知识,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数学,但是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还得看个人的潜质和能力。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不断改变其中的变量,观察结果中的变与不变,从而抓住数学问题本质,这样从直观表象到深入理解,从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从归纳猜想到推理证明,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知识产生过程的实验与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显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一、信息技术可以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利用各种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加工选择出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是需要存储和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传递信息,信息技术是我们信息处理的工具。 在数学整合的教学实施中首先需要将教学内容信息化处理,形成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化环境展开教学,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学习资源,并能够存储形成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搭建传递和交流信息资源的平台,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源,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情感激励工具等。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信息技术能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特点,赋予知识特有的魅力。即能够迅速改变变数,同步达到屏幕图形的变化,或屏幕图形的渐变;窗口同步显示变数的变化,并且演示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演示速度可任意调整;可以随时看到各种情形下的数量变化或不变,图形的动或静,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教师可根据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提出的各种变数来观察、验证、对比,寻找一般和特殊属性,使学生能加深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敏锐地抓住变化特征,真正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辅助教学。
  四、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注重演绎方面,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结果,而忽略了数学对象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以数学实验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数学的学习,更需要象数学实验一样的主动探究性学习。在数学实验中,往往需要构造大量的具有共同属性的数学对象,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来寻找数学关系,可能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探究数学规律。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得力的学具,使数学实验能够实施、容易实现,进而改善学习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方便的教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使用现成的课件、积件、资源库,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能够揭示所需问题的数学本质的资源组织教学,形象直观地演示数学对象,动态地展现数学关系,揭示数学本质,表达数学思维,创设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去感知、理解、建构数学的意义,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改进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工程作为市政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交通保障作用。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人们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
This paper concerns an optimal dividend-penalty problem for the risk models with surplus-dependent premiums.Th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e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与生活、与社会的
队曹植在诗赋创作中,通过运用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由于曹植在长期的遭遇中,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其丰富的内心情感,曹植借鉴了前人的创作方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短小隧道施工存在的各种技术管理问题,在企业推行的一体两翼项目管理模式下,探讨各种施工技术 和施工关键点控制,总结出一套可行有效、专业化低成本的
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
继续为全面实现工商银行电子化而奋斗工商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单怀光按照工商银行“‘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电子化”的电子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到2000年,我行将全面建成
一、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必要性分析1、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内在一致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无形时不直观.形无数时难人微”说明数和形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研究数量关系时,要联系图形,研究图形时,常常将其量化。
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成立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加强对工程施 工的监督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加强施工的安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