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牛改良普洱黄牛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牛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云岭牛选育的同时,为进一步了解云岭牛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加大云岭牛的杂交应用范围,进行中试与推广。[方法]云岭牛种公牛(或冻精)与普洱本地黄牛杂交,产生杂交F1代,进行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等测定和比较。[结果]云岭牛及杂交F1代在普洱地区的产犊率、成活率、繁殖成活率较高,分别在86.42%、98.28%和84.93%以上,与普洱本地黄牛接近(P>0.05),适应性强。云岭牛初生重较普洱本地黄牛的16.92±4.57kg提高78.31%,而YL·Y(云岭牛×普洱本地黄牛)F1比普洱本地黄牛提高41.67%(P<0.01);6、12、18、24和36月龄体重也呈同样的优势,差异显著(P<0.01)。云岭牛6月龄断奶重较普洱本地黄牛提高71.29%(P<0.01),较YL·Y F1体重高23.84%(P<0.05);云岭牛36月龄体重较普洱本地黄牛提高91.20%(P<0.01),与YL·Y F1的体重也有明显差距(P<0.05)。云岭牛杂交后代的杂交优势率以18月龄最高(17.14%),12月龄次之,初生重和6月龄重较低,分别为7.06%、1.90%和1.96%。云岭牛、YL·Y F1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普洱本地黄牛(P<0.01)。三者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肉色、脂肪色等差异不显著(P>0.05)。第12~13肋间眼肌面积以云岭牛最大,YL·Y F1次之,普洱本地黄牛最小,三者间差异较大(P>0.05)。云岭牛眼肉的剪切力最低,为3.33±0.69kg.f,三者的牛肉剪切力值小于4.78kg.f,属于优质牛肉。并且,杂交优势率较高,与楚雄州、德宏州的推广应用都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结论]云岭牛及其杂交后代在云南南方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明显高于当地黄牛,说明云岭牛优越的种用价值,值得在云南省,乃至我国南方省区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制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并检测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呋喃西林在3种油相(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橄榄油、石蜡油)和2种表面活性剂(
[目的]探讨与常规方案相比,强化方案化疗是否能够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随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体许多病理过程的发展与生物膜脂类过氧化的速度有关。内生性阻氧化剂参与并调节这一过程。因此,对视网膜的正常功能来说,眼组织抗氧化系统的状况,有很重要的意义。眼组织
通过结合BSIMCMG模型与负电容(negative capacitance(NC))模型,构建了NC-FinFET模型。基于所建立的NC-FinFET模型,推导分析了其等效电容模型。并利用HSPICE对NC-FinFET的器件特性进
通过对寿光的考察学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如何使我县蔬菜产业更好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美国是世界上首创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国家,其对各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是成文法和判例法相结合的国家,判例对立法的创新和发展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
1999年1月~2004年3月,笔者运用黄连温胆汤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60例中男性82例,女性78例;年龄20~60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10年;睡眠时间1~2h者76例,2
在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被写进课标,被引入课堂.各地的政府、学校又都在大力推广阅读.这些当然都是好事.然而不得不承认,就教师的工作而言,追求创新的理想和墨守成规的
利用 RFID 技术,建立仓储管理平台,为企业仓储的有效管理提供一个高效、经济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管理货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保质期、库存位置等基本信息,实现出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