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门诊护士在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中的作用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ue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猝死患者的病情状况并探究急救与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入的猝死患者20例作为实验中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猝死患者20例作为实验中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急诊科医护人员,急救实验组患者采用急门诊医护人员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总结猝死发生地点和第一目击者。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达12(6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患者发生猝死时,发生地点主要以户外为主,而护理人员在到达现场时已经耽搁了一些抢救时间,所以急门诊护士需要掌握猝死的具体急救方式和护理方式,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关键词:护理方式;急门诊护士;猝死;急救与护理;急救护理
   猝死主要是指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或病情好转期的患者突然出现发病,而在短时间内病情快速进展,引发患者死亡[1]。猝死是急诊科内十分常见的一种严重病症,如果患者发生猝死,则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病症快速发展,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最为危险的是猝死前往往患者处于看似健康状态,所以如果发生于户外,医护人员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急救时间,患者也难以获得他人的帮助,所以如果在急救室急门诊护士能够携带相应的抢救器械,直接对患者进行当场抢救,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本次研究中,探究猝死患者的病情状况并探究急救与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取得良好的成果后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入的猝死患者20例作为实验中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猝死患者20例作为实验中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41.6±2.5)岁,男女性别比为(10:10=50.00%=50.00%);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8±3.1)岁,男女性别比为(11:9=55.00%:45.00%)。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由急救科人员进行常规急救。
  实验组患者则开展急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急门诊科室内开展有效的护理人员培训,培训时长设置为半个月,其中配备相应的抢救器械,在培训完成后,要求护理人员通过考核和模拟训练后方可开展猝死抢救,实践操作。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心肺复苏、中毒抢救、电除颤、心电监护等基本操作,除此之外也需要掌握足够的消毒隔离知识,保证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做好自我保护。
  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猝死情况时,应当立即通知周围医护人员并携带相关器械直接来到现场进行抢救,护理人员按照医师指示为患者穿插各项仪器,帮助患者恢复呼吸。解开患者纽扣并将患者体表衣物清除,使患者的胸部压迫得到改善,原则上应当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放松患者的呼吸道。采用相应的药物和其他方式对患者进行止血或止痛处理。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指标,观察两种急救方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抢救成功率)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患者的抢救有效率达12(6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所有患者中,共28例患者在户外猝死,占比70.00%。其余分别为室内(20.00%)、医院内(10.00%);第一目击者主要以路人为主,占比为31(77.50%),其余分别为家属(17.50%)、护士(5.00%)。
  3讨论
  猝死是一种突然发生且不可预料的病症,但一般情况下来说,患者必须发生致死亡才能被称为猝死,但在本次实验中为了方便分类和抢救,将可能猝死的患者划分为猝死分类中。
  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而临床研究中发现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患者的75%左右,大多数患者都患有冠状动脉综合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影响下,会导致患者动脉斑块脱落,致使患者出现血管阻塞,在短时间内引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猝死。非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和脑出血等病症。
  临床研究发现,户外是猝死发生的大多数地点,本次研究中有70%的患者是在户外猝死的。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患者在户外难以获得良好的急救,另一方面患者也难以向周围的人求救,所以会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死亡率。
  急门诊护士如果掌握急救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猝死患者的生命,做好急门诊护士的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掌握基本的抢救知识,保证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能够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症状判断,并做好相应的抢救工作,以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患者发生猝死时,发生地点主要以户外为主,而护理人员在到达现场时已经耽搁了一些抢救时间,所以急门诊护士需要掌握猝死的具体急救方式和护理方式,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参考文献
  [1]沈晓晴.护理干预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观察[J].饮食保健,2019,6(40):149.
  [2]王新燕,李胜君.论猝死患者初步心肺复苏的效果及护理特点[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203-204.
  [3]魏纯真.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8):111-112.
  [4]韦箫.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现状[J].健康必读,2019,(14):12-13.
  [5]刘珊珊.急救护理路径在现场猝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24):152-1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7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对照组,2019年1-7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比较2组满意度、出错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错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观察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服药依从性、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社区康复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寻找出更加适合患者且能够提高其康复效果的新的康复模式。  关键词:社区康复;脑卒中;偏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并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蜂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三七组、蜂胶组、三七蜂胶低剂量组、三七蜂胶高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巨噬细胞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三七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合内镜检查对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8,使用美沙拉嗪)和观察组(n=38,使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2个月后使用内镜复查,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内镜复查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内镜复查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较大,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住院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对改善其负面情绪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试验组化疗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住院乳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三联疗法与胃炎灵联合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而研究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比较,研究组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诊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均给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腋窝淋巴结分布情况,并评价淋巴结性质。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发现,58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纵横比L/S≤2、内部回声不均匀、皮质增厚占比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P0.05)。结论 二
期刊
摘要: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临床门诊数、住院数和住院病人死亡数都位居于第一。儿童肺炎导致死亡是5 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国儿童急性下吸道感染占儿科住院病人的 24.5%-65.2% ,占儿科门诊的 39%-65.5%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治疗  引言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鼻窦炎、扁桃体咽炎、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外治法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法将其分作联合组(35例)与西医组(35例)。联合组应用中医外治法、美沙拉嗪治疗,西医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比对两组结肠溃疡量表(U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US评分低于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亦低于西医组(25.7
期刊
摘要:随着交通的发达,人们出行变得愈加简便,但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渐渐增加,在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对于手功能的评定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交通事故的多发性以及性质的不同导致了手部受伤评定标准的不同,这给法医临床学鉴定增加了难度,也为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和赔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统一分析,同时希望制定相关制度与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