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外治法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法将其分作联合组(35例)与西医组(35例)。联合组应用中医外治法、美沙拉嗪治疗,西医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比对两组结肠溃疡量表(U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US评分低于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亦低于西医组(25.71%)(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US评分,改善病情,促进恢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中医外治法;中药灌肠
  前言
  潰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直肠及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易反复等特点。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便血及血性腹泻,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威胁较大,因而临床应重视本病的治疗[1]。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我院接收的70例UC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意在探究中医外治法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方案在U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研究对象均从2017年3月-2019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现以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西医组(35例)、联合组(35例)。西医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24-50岁,均数(37.56±4.51)岁;病程1-7年,平均(4.12±1.02)年。联合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24-50岁,均数(37.56±4.51)岁;病程1-7年,平均(4.12±1.02)年。上述一般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准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相关诊断标准;签订研究协议书者;无消化道大出血并发症者;排除受试药物过敏、存在中药灌肠疗法禁忌证及肠穿孔患者。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西医组接受美沙拉嗪(Losan Pharma GmbH(德国),H20150124)治疗:口服,1g/次,4次/d,期间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西医组基础上,联合组施行中药灌肠外治法:灌肠方药物组成:白芨20g,仙鹤草、秦皮、黄柏各30g,生地榆、薏苡仁、白头翁、马齿苋各50g;诸药以水煎煮,取汁100mL;以药液进行灌肠,1次/d,保留灌肠14d后隔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8d。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详细记录两组结肠溃疡量表(US)评分,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US:用以评价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计算,计数、计量资料以(%)、( )表示,检验t值、X2值,若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US评分
  经数据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S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联合组US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联合组出现头痛1例(2.86%)、呕吐1例(00.00%)、恶心0例(00.00%);西医组则为2例(5.71%)、4例(11.43%)、3例(8.57%),比对数据发现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较西医组(2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2)。
  3 讨论
  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有学者表示[3],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相关,临床治疗本病首选药物为美沙拉嗪,该药疗效尚可,但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美沙拉嗪能够对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的结合与释放起抑制作用,进而减轻机体肠壁炎性反应;另外,本品能够介导肝细胞凋亡,具备一定肝毒性,副作用较大,单独应用时疗效欠佳。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一种通过肛门将中药导入直肠,使药液为直肠所吸收的外治方法,现代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使药液直达病灶,降低胃肠道刺激,有效保护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4]。本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US评分(1.24±0.44)分低于西医组(2.20±0.68)分(P<0.05),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该结果产生原因为:联合用药后,可结合两种药效,促进胃肠黏膜加快修复,稳定促炎因子—抑制因子平衡,从而减轻黏膜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病情。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西医组(25.71%),分析这一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直肠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及排泄功能,且静脉丛丰富,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因此,中药药液可经直肠黏膜直接进入人体,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中药灌肠法与美沙拉嗪药物联合后,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拮抗美沙拉嗪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进而减少不良反应[5]。
  综上,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在UC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说明该联合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袁玲.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121-122.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3]许坚鸿,林仰锦.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2):25-26.
  [4]邱伟,方晓华,杨振斌,等.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05):29-31.
  [5]徐康,童诚,崔俊丽.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07):959-9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血液检测结果是否数值精确,对于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诊断以及治疗是否正确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研究护士抽血的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方法 大量收集采血标本,研究护士抽血过程的诸多因素,进行临床实践。结果各个医院的抽血工作做法都不同,在医院对大量的采血标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之后,发现检验结果的数值是否准确是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 护士抽血时,手法等因素都會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三种消毒液在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消毒中的利用价值性。方法:在2018年5月21日至2019年5月21日期间收集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床床旁桌、床尾桌、床档、吊塔台下层、监护仪及输液泵等的固定部位表面消毒,各25份标本作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点而康、健之素卫生湿巾擦拭物体表面,并培养自然菌并分析其数量和消毒液的杀菌能力。结果:分析表格,可发现在对比消毒后10分钟的杀菌率,2种消毒液检测结果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7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对照组,2019年1-7月医院西药房工作人员21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比较2组满意度、出错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错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观察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服药依从性、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社区康复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寻找出更加适合患者且能够提高其康复效果的新的康复模式。  关键词:社区康复;脑卒中;偏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并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蜂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三七组、蜂胶组、三七蜂胶低剂量组、三七蜂胶高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巨噬细胞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三七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合内镜检查对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8,使用美沙拉嗪)和观察组(n=38,使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2个月后使用内镜复查,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内镜复查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内镜复查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较大,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住院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对改善其负面情绪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 试验组化疗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住院乳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三联疗法与胃炎灵联合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而研究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49%,两组比较,研究组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诊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均给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腋窝淋巴结分布情况,并评价淋巴结性质。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发现,58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纵横比L/S≤2、内部回声不均匀、皮质增厚占比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P0.05)。结论 二
期刊
摘要: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临床门诊数、住院数和住院病人死亡数都位居于第一。儿童肺炎导致死亡是5 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国儿童急性下吸道感染占儿科住院病人的 24.5%-65.2% ,占儿科门诊的 39%-65.5%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治疗  引言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鼻窦炎、扁桃体咽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