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塞班平台上风靡一时的网秦安全软件,近日在媒体对其用户量真实性的质疑声中,被推到风口浪尖。早前网秦官方—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自家的用户量数据,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该公司拥有注册用户1.419亿人,拥有月均活跃用户4970万人。此数据一经发布,大多数人发出了嘘声,认为有失真实性。无论美国市场对网秦用户量的质疑是否空穴来风,网秦作为早期进军移动安全市场的安全服务提供商和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应该慎重考量数据报表真实的必要性。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JE Research于近期针对网秦之前公布的用户数据发布了研究报告,报告中处处针对网秦的中国国内用户量提出质疑,大有抽丝剥茧之势。在报告中该公司认为网秦的实际用户量最多不超过900万,这与网秦公司自己宣称的1.42亿用户相差甚远。
这份研究报告中对网秦用户量质疑的主要依据来自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份额报告、百度及新浪微博搜索指数,以及国内几大主要Android应用平台下载数据。受此负面消息影响,网秦股价12月10日一度暴跌11%,报于5.46美元。
你还是网秦用户吗?
相信国内许多手机用户对网秦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塞班时代,随着塞班系统的没落,网秦也随之换了阵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和希尔顿中心盛大举行的第45届CES消费电子展上,网秦公司在北美首发其2012年度新品—网秦安全6.0 Android版。当新版本发布之时,网秦宣称是全新的品牌发展战略,并融合了新的核心技术,然而发布之后便逐渐销声匿迹了,虽然网秦也在多次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推广,但似乎被其它安全软件大佬“打压”的发不出声。
与网秦业务拓展的浪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秦用户的数量,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团。网秦提供的数据中,最模糊的部分是其软件的预装量。网秦宣称,该公司与手机厂商签有广泛的合作协议,而预先安装到手机中是一种重要的用户获取渠道。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预装量不能自然而然地转换为活跃用户量,甚至好多软件到用户手中第一天就面临着被卸载的命运。如果网秦认为其活跃用户量是值得信任的话,也就是第三季度5000万个,每天增加10万个,那么与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相比,网秦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用户基数,这显然没有说服力。
多项数据直指网秦
在中国,百度一直是具有足够影响力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指数能够反映相关的关键词在一个月之内的受关注度和热度。但从百度搜索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网秦所宣称的用户增长速度十分不靠谱。事实上,笔者认为,由于网秦的百度搜索量在数月之内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与市场具有领导力的产品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另一项检验人气指数的方式就是新浪微博的关注度、粉丝和话题转发回复热度。在当下这是评估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气最立竿见影的方式。原因很简单,拥有中国人口近1/4数量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比例占到10%,这样的用户量足以证明。如果网秦确实如他所说在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这家公司的官方微博就应拥有超出其竞争对手的用户参与度,但从现在所得的情况分析,网秦并没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搜索与“网秦移动安全”相关的微博消息数量时不难发现,仅相当于同类竞争对手360手机安全卫士微博数量的2.6%左右,以及QQ手机软件管理微博数量的31.5%左右,这就意味着其行业地位根本无法达到网秦自己所宣称的水平。
另外,在网秦自己的官方论坛注册用户仅为8741人。令人怀疑的是,网秦宣称到2012年9月为止,其用户总数高达1.42亿人。浏览网秦的官方论坛不难发现,2012年10月30日以来,就没有任何新帖子或回帖,而网秦移动安全子论坛从2012年9月18日以来就一直都处于“零活跃”状态,新帖、回复、互动一个也没有。一个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的成熟互联网公司,在近一个季度都没有新的使用记录实在无法不让人怀疑。
多方扫清市场份额烟幕弹
网秦在2012年上半年的投资者财报会议上披露,截至该年3月,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63%。但令人怀疑的事件发生在最近一次的投资者会议上,网秦并未披露和更新市场份额。此举也许是在故意隐瞒某种事实。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网秦将自己在业内的地位和用户基数极度夸大的事实正在逐步恶化之中。
早前,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安全市场报告中显示,奇虎360移动安全软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份额为63%。网秦移动安全软件排名在腾讯的QQ手机软件管理之下,市场份额为5.4%,低于第一季度的11.4%。同时,艾瑞咨询移动安全报告也不尽相同:奇虎360占有62.4%的中国移动安全软件市场排名份额,而网秦仅为2.5%左右。另外,赛迪顾问的最新报告也同样显示,奇虎360在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份额超过70%,而这份报告甚至没有提到网秦这个名字。
我们假设网秦的月活跃用户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在中国应用市场中的排名第五位应该是网秦安全应用软件,仅仅比腾讯微信略低。那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排名就远远高于许多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例如寻常百姓都耳熟能详的淘宝网、优酷土豆和百度地图,所以,这样的数据也未免太过荒唐。
获取渠道现软肋
网秦在2011年报中指出,公司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来自于其PC和移动网站。因为网秦官方网站并未公布其产品下载数据,我们不得不利用它在新浪作为另一种下载渠道的数字进行评估,借此希望可以得到真实的数据。从新浪方面的数据显示,Android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累计总量仅为1055次,月下载量仅为8次。
另外,塞班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总下载量也没有超过4400次。虽然,网秦提供该公司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的销售数字表现抢眼。但由于谷歌的服务在中国内地经常中断的问题,大多数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都是由其他渠道获取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Google Play在中国Android应用市场上只能说是一个很小的销售渠道。 另外,网秦在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热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拥有几乎默默无闻的下载量。就平均而言,网秦移动安全软件在这些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仅相当于360手机安全卫士的4.7%和腾讯QQ手机软件管理的5.3%。对比以上的数据,网秦市场份额可能为3%,这与iResearch和iiMedia Research预测网秦的市场份额在2.5%到5.4%之间基本吻合,这也远低于网秦公司宣称的63%的市场份额。
营销战略损失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将争夺移动终端用户放在首要位置,移动安全市场的竞争状况日趋白恶化也不足为奇。对于中国的移动终端用户来说,免费使用软件一直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对于网秦的“免费增值”营销模式市场当然不会认同,在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免费提供相同服务的市场大环境下,接连失去市场份额也不足为奇。
此前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奇虎360的免费杀毒产品一招击败瑞星、金山软件和卡巴斯基的事例。更让人怀疑的是,不少用户对网秦的产品提出投诉,“网秦”在中国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老鼠过街”的名字。2011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就揭露了一项关于网秦及其子公司飞流九天曾有意欺骗消费者,以寻求获得非法利益的丑闻。让人不禁怀疑网秦自爆的高用户量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产品质量,是否有人在欲盖弥彰?
投资者的风险
对于市场营销模式探索的不成功、远远低于平均值的用户评分等级,再加上其糟糕的品牌口碑,网秦用户的流失,市场份额大幅缩水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当我们再次讨论网秦的商业模式时,并非只涉及用户量欺诈的问题,仅仅是来自营业额的危险信号。如果说,网秦在中国的真实用户基数仅为900万人,而不是公司所宣称的1.42亿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把网秦在第三季度向外公布的2580万美元的营收减去44%。从根本上说,缺乏诚信的管理层无法给人信任感,网秦不仅仅失掉了用户,更失掉了国际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此前市场预期,网秦在2013年的每股收益可达0.95美元,然而在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分析师和网站们对这种预期也不得不持有保留的态度。
网秦的回击
近期中概股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自去年以来,做空机构对于中国企业的攻击愈演愈烈。在浑水、香橼等机构质疑做空中概股暂时偃旗息鼓后,美国FJE Research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质疑在纽交所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网秦用户数据上存在欺诈。中枪后的网秦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开展了反击。对此,网秦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该公司CEO林宇在微博上表示,资本市场相关机构恶意做空中概股以谋求获利,已屡见不鲜。资本市场经常误解、低估中概股价值,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另外,这次关于网秦的报告最初发布于SeekingAlpha网站上,该网站是一个自由注册并自由发布言论的财经博客。目前FJE Research在该网站上仅有一篇文章,关注1人,有12个新粉丝,疑为新注册账号。一般第三方调研公司会将自己的调研报告发布在自己的官网上,但记者却在百度和谷歌都搜不到FJE Research相关信息,也找不到官网。此事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就在关于网秦的质疑报告发出后不久,新浪微博认证为“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郝俊波在微博中称将免费征集网秦股民赴美参加集体诉讼,向网秦索赔。
对于此举,有媒体报道指责该律师借FJE Research事件自我炒作,并指出该律师或许与FJE幕后作者有关。经过媒体确认,郝俊波称免费打官司是个人行为,同时,雷曼律师事务所对此员工的行为没有官方回应。来自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表示,做空机构本身不是坏事,问题是这些做空机构的信息是否属实,这些机构的负责人是否可信。海外做空机构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公司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适应国外市场的做空机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正面应对市场上的突发信息,积累自己在投资者中的信誉,才能不让做空机构的“阴谋”得逞。无论此次网秦是用户量和市场份额数据欺诈,还是遭遇机构恶意做空,都给境外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如果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结果必定是谁受罪谁知道,遭遇市场的抛弃只是时间问题。(编辑:杨磊)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JE Research于近期针对网秦之前公布的用户数据发布了研究报告,报告中处处针对网秦的中国国内用户量提出质疑,大有抽丝剥茧之势。在报告中该公司认为网秦的实际用户量最多不超过900万,这与网秦公司自己宣称的1.42亿用户相差甚远。
这份研究报告中对网秦用户量质疑的主要依据来自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份额报告、百度及新浪微博搜索指数,以及国内几大主要Android应用平台下载数据。受此负面消息影响,网秦股价12月10日一度暴跌11%,报于5.46美元。
你还是网秦用户吗?
相信国内许多手机用户对网秦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塞班时代,随着塞班系统的没落,网秦也随之换了阵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和希尔顿中心盛大举行的第45届CES消费电子展上,网秦公司在北美首发其2012年度新品—网秦安全6.0 Android版。当新版本发布之时,网秦宣称是全新的品牌发展战略,并融合了新的核心技术,然而发布之后便逐渐销声匿迹了,虽然网秦也在多次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推广,但似乎被其它安全软件大佬“打压”的发不出声。
与网秦业务拓展的浪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秦用户的数量,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团。网秦提供的数据中,最模糊的部分是其软件的预装量。网秦宣称,该公司与手机厂商签有广泛的合作协议,而预先安装到手机中是一种重要的用户获取渠道。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预装量不能自然而然地转换为活跃用户量,甚至好多软件到用户手中第一天就面临着被卸载的命运。如果网秦认为其活跃用户量是值得信任的话,也就是第三季度5000万个,每天增加10万个,那么与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相比,网秦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用户基数,这显然没有说服力。
多项数据直指网秦
在中国,百度一直是具有足够影响力的搜索引擎,百度搜索指数能够反映相关的关键词在一个月之内的受关注度和热度。但从百度搜索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网秦所宣称的用户增长速度十分不靠谱。事实上,笔者认为,由于网秦的百度搜索量在数月之内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与市场具有领导力的产品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另一项检验人气指数的方式就是新浪微博的关注度、粉丝和话题转发回复热度。在当下这是评估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气最立竿见影的方式。原因很简单,拥有中国人口近1/4数量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比例占到10%,这样的用户量足以证明。如果网秦确实如他所说在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么这家公司的官方微博就应拥有超出其竞争对手的用户参与度,但从现在所得的情况分析,网秦并没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搜索与“网秦移动安全”相关的微博消息数量时不难发现,仅相当于同类竞争对手360手机安全卫士微博数量的2.6%左右,以及QQ手机软件管理微博数量的31.5%左右,这就意味着其行业地位根本无法达到网秦自己所宣称的水平。
另外,在网秦自己的官方论坛注册用户仅为8741人。令人怀疑的是,网秦宣称到2012年9月为止,其用户总数高达1.42亿人。浏览网秦的官方论坛不难发现,2012年10月30日以来,就没有任何新帖子或回帖,而网秦移动安全子论坛从2012年9月18日以来就一直都处于“零活跃”状态,新帖、回复、互动一个也没有。一个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的成熟互联网公司,在近一个季度都没有新的使用记录实在无法不让人怀疑。
多方扫清市场份额烟幕弹
网秦在2012年上半年的投资者财报会议上披露,截至该年3月,在中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63%。但令人怀疑的事件发生在最近一次的投资者会议上,网秦并未披露和更新市场份额。此举也许是在故意隐瞒某种事实。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网秦将自己在业内的地位和用户基数极度夸大的事实正在逐步恶化之中。
早前,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安全市场报告中显示,奇虎360移动安全软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份额为63%。网秦移动安全软件排名在腾讯的QQ手机软件管理之下,市场份额为5.4%,低于第一季度的11.4%。同时,艾瑞咨询移动安全报告也不尽相同:奇虎360占有62.4%的中国移动安全软件市场排名份额,而网秦仅为2.5%左右。另外,赛迪顾问的最新报告也同样显示,奇虎360在中国移动安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份额超过70%,而这份报告甚至没有提到网秦这个名字。
我们假设网秦的月活跃用户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在中国应用市场中的排名第五位应该是网秦安全应用软件,仅仅比腾讯微信略低。那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排名就远远高于许多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例如寻常百姓都耳熟能详的淘宝网、优酷土豆和百度地图,所以,这样的数据也未免太过荒唐。
获取渠道现软肋
网秦在2011年报中指出,公司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来自于其PC和移动网站。因为网秦官方网站并未公布其产品下载数据,我们不得不利用它在新浪作为另一种下载渠道的数字进行评估,借此希望可以得到真实的数据。从新浪方面的数据显示,Android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累计总量仅为1055次,月下载量仅为8次。
另外,塞班版网秦移动安全软件的总下载量也没有超过4400次。虽然,网秦提供该公司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的销售数字表现抢眼。但由于谷歌的服务在中国内地经常中断的问题,大多数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都是由其他渠道获取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Google Play在中国Android应用市场上只能说是一个很小的销售渠道。 另外,网秦在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热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拥有几乎默默无闻的下载量。就平均而言,网秦移动安全软件在这些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仅相当于360手机安全卫士的4.7%和腾讯QQ手机软件管理的5.3%。对比以上的数据,网秦市场份额可能为3%,这与iResearch和iiMedia Research预测网秦的市场份额在2.5%到5.4%之间基本吻合,这也远低于网秦公司宣称的63%的市场份额。
营销战略损失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将争夺移动终端用户放在首要位置,移动安全市场的竞争状况日趋白恶化也不足为奇。对于中国的移动终端用户来说,免费使用软件一直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对于网秦的“免费增值”营销模式市场当然不会认同,在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免费提供相同服务的市场大环境下,接连失去市场份额也不足为奇。
此前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奇虎360的免费杀毒产品一招击败瑞星、金山软件和卡巴斯基的事例。更让人怀疑的是,不少用户对网秦的产品提出投诉,“网秦”在中国互联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老鼠过街”的名字。2011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就揭露了一项关于网秦及其子公司飞流九天曾有意欺骗消费者,以寻求获得非法利益的丑闻。让人不禁怀疑网秦自爆的高用户量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产品质量,是否有人在欲盖弥彰?
投资者的风险
对于市场营销模式探索的不成功、远远低于平均值的用户评分等级,再加上其糟糕的品牌口碑,网秦用户的流失,市场份额大幅缩水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当我们再次讨论网秦的商业模式时,并非只涉及用户量欺诈的问题,仅仅是来自营业额的危险信号。如果说,网秦在中国的真实用户基数仅为900万人,而不是公司所宣称的1.42亿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把网秦在第三季度向外公布的2580万美元的营收减去44%。从根本上说,缺乏诚信的管理层无法给人信任感,网秦不仅仅失掉了用户,更失掉了国际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此前市场预期,网秦在2013年的每股收益可达0.95美元,然而在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分析师和网站们对这种预期也不得不持有保留的态度。
网秦的回击
近期中概股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自去年以来,做空机构对于中国企业的攻击愈演愈烈。在浑水、香橼等机构质疑做空中概股暂时偃旗息鼓后,美国FJE Research公司发表研究报告,质疑在纽交所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网秦用户数据上存在欺诈。中枪后的网秦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开展了反击。对此,网秦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该公司CEO林宇在微博上表示,资本市场相关机构恶意做空中概股以谋求获利,已屡见不鲜。资本市场经常误解、低估中概股价值,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另外,这次关于网秦的报告最初发布于SeekingAlpha网站上,该网站是一个自由注册并自由发布言论的财经博客。目前FJE Research在该网站上仅有一篇文章,关注1人,有12个新粉丝,疑为新注册账号。一般第三方调研公司会将自己的调研报告发布在自己的官网上,但记者却在百度和谷歌都搜不到FJE Research相关信息,也找不到官网。此事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就在关于网秦的质疑报告发出后不久,新浪微博认证为“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的郝俊波在微博中称将免费征集网秦股民赴美参加集体诉讼,向网秦索赔。
对于此举,有媒体报道指责该律师借FJE Research事件自我炒作,并指出该律师或许与FJE幕后作者有关。经过媒体确认,郝俊波称免费打官司是个人行为,同时,雷曼律师事务所对此员工的行为没有官方回应。来自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表示,做空机构本身不是坏事,问题是这些做空机构的信息是否属实,这些机构的负责人是否可信。海外做空机构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公司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适应国外市场的做空机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正面应对市场上的突发信息,积累自己在投资者中的信誉,才能不让做空机构的“阴谋”得逞。无论此次网秦是用户量和市场份额数据欺诈,还是遭遇机构恶意做空,都给境外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如果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结果必定是谁受罪谁知道,遭遇市场的抛弃只是时间问题。(编辑: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