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后三十年的学术争鸣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前30多年,郭老从五四时期参与学术争鸣,其学术文化主张“创新”和争鸣环境,主张“养新”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建国后30年,郭老的情况比较复杂,总体看,“创新”上有新进展、大收获,至于在“养新”上,他也尽了自己的努力。郭老在学术“创新”上,经验有四:一是通过价值重估发展学术;二是通过翻案进行学术创新;三是从砂碛中淘取金屑;四是突破主流见解创立新论。郭老对建国后学术争鸣环境的“养新”建设,有得有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经验教训。
其他文献
文字是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人类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文字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教学中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文字学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
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很多重要特点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落后柔弱民族现状的愤激和矫枉过正的战斗需要,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以“全盘西化”拉开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运动的帷幕。郭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当前的高中地理教材而言,理论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结合,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加透彻
当代社会,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报纸、书籍等纸质媒介已经不能再吸引人们的目光,成年人即便如此,更何况注意力不能集中又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理论学科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理论丰富、形式多样,因此有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探索的好奇心有很浓烈的情绪。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
在我们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化名人,郭沫若就是其中的一位。郭沫若著作等身,在诸多学术领域有着创造性的成就,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后人景仰郭沫若,称他所
《李白与杜甫》作为郭沫若的学术绝笔,借对李白和杜甫的政治性评论 对自己进展进行灵魂解剖,实际上是生命暮年的一次沉重的精神涅Han,主旨是以李白与杜甫为标本,对“中国的庸人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形”的结合,是将数学中的有形知识内容作为“数”看待,并将其抽象为数学教学对象,构成了小学生能够理解的直观形象图像语言。将“数”这一抽象的符号与“形”融合,积极发挥“数”与“形”的优势,并将“数”与“形”融合思考,使数量在空间上能够和谐地结合,为小学生刻画出更加直观形象且巧妙的解题思路,不仅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转化为小学生容易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索问题的
问题式教学是近些年来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学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进步。本文以问题式教学为主题,分析了问题式教学对高中地理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