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级轻轻,为什么总是焦虑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441884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一个问题: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这个问题是我今天坐地铁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下午去南京西路见了朋友,回家正好赶上晚高峰,站在2号线的车厢里,我一下子想起从前的自己。
  我在上海的郊区读本科。大三的时候,我实习的公司在市中心,早上九点半上班,我每天得五六点起床赶路。早高峰时的地铁车厢里人多得车门几乎关不上。一片叹息声中,我手里提着的、在便利店买的早点,就被挤成了泥。
  那个时候我不是很喜欢自己。虽然我在写书,听过很多“小小年纪就出书了呀”的夸奖——大多数时候,这并不能让我觉得自己很成功。
  大三时,班里的同学都在规划未来,多数打算深造。而我呢,绩点不够,也没决心出国,写书可以挣钱,但不稳定,我想不出自己能做好什么工作。
  焦虑,觉得自己下一个步子踩不实。别人开花结果,而我的人生不知能落在哪里。
  所以那时我不喜欢自己,除了“我太差劲了”,我想不到其他的解释。
  我有个朋友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对。他说,一个人很容易觉得自己“还不错”,只要不跟身边的人比较。
  别人都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别人做得好而且很轻松,为什么到了我这儿就这么难?一比较,人就不那么爱自己了。
  02
  那我现在喜欢自己吗?
  我走在南京西路街头的时候,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问题。静安区寸土寸金,几步路一个奢侈品商场,炫目的消费时代,让人觉得自己实在是渺小。
  我很早就实现了经济独立,不需要挤地铁上下班,我也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听过无数句“佩服”——如果大三的我知道了这些,一定会非常开心,但,我现在也没有非常喜欢自己。
  我讨厌自己不擅长社交,觉得是自己的内向耽搁了自己的发展,我讨厌自己缺乏魄力,觉得我再勇敢点也许可以开个公司,年入千万……
  我并不觉得自己真的有年入千万的那一天,我只是想说,喜欢自己真的很难。
  你很容易找到一个小小的苗头,然后开始讨厌自己:哎呀,怎么表现这么差;哎呀,怎么总是被别人超过……人总能从自己身上揪到刺,只因自己太了解自己了。
  人的不满足让人厌恶自己,但我其实并不想这样。
  03
  对自己的不喜欢给我带来焦虑。
  今天见的这个朋友在做图书营销,跟很多作者关系不错,她对我说,大家都很焦虑。不只是我这种在自媒体圈收入普通的人焦虑,刚写完畅销书的人会焦虑,做电商收入很高的人会焦虑,公司开得风生水起的人也会焦虑。
  经常有读者问我:大力,我的大学不如别人,公司转正名额很少,25岁了还没有多少存款……觉得很焦虑,怎么办?
  我可以回“焦虑一阵子就会好起来”,但其实我觉得,焦虑是克服不了的东西。
  在这个境地有这个境地的焦虑,在那个境地有那个境地的焦虑。我在年轻一穷二白的时候,觉得贫穷太让人焦虑了,觉得类似“我很有钱但是不快乐”是屁话。我接触了一些收入不错的人后,才发现有钱真的很容易不快乐,人的收入到了一定层次过后,需要承受的压力让人无法想象。
  04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的,面對焦虑该怎么办——躺平。
  要知道,“焦虑是人生的常态”。克服了一个焦虑,前方还有新的焦虑,但正是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焦虑,让我们更懂自己。在焦虑中,人更能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很难得,有人活一辈子都没想明白。
  所以,我想放过自己了。
  走在南京西路的街头,我告诉自己,我就是没有那么优秀,很多事儿都做不好,但我尽力了,别人可以做好那是别人的事儿,我努力学,不与他们攀比,只与自己比较。
  我不想再告诉自己“你很差劲”了。我不差劲,我很好,不是最好,但——很好。
  虽然我擅长的东西有限,能学到的东西有限,但我还是选择用掉所有力气,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不管最后做得怎么样,这样的我,都是值得我自己骄傲的。
  摘自《文苑》
其他文献
假如你出门在外,又是孤身一人,黄昏时候,在陌生的城市投宿客店,看着窗外暮色四合,他乡的万家灯火逐渐亮起,你也许会感觉到有一种惆怅与寂寞慢慢爬上心头,弥漫开来。这个时候,你会掏出手机,打开电脑,上网,发帖,发微博,发微信朋友圈吗?漫漫长夜,你需要消磨时光,排遣寂寞。  遥想一千年前的孤独旅人,人在客栈旅店,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与朋友圈,又当如何排遣愁绪?唐宋时代流行的方式,是在旅
期刊
我们遇见快乐,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便乐得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快乐在何处呢?  她或许在某个转角,或许躺在云朵上小憩,或许在某本书上的某一页,又或许悄悄跟在你的身后,想要吓你一跳。不管怎样吧,当你发现她,她总是扬起嘴角,大大地挥手说:“好巧呀!”于是你也乐了,眉眼含笑,道:“好巧啊,快樂。”  快乐她真像个小姑娘,漂亮,机灵。我曾在角落里见过一株桃,花娇羞地对着我笑,满目繁华。快
期刊
曾经,我也算得上是一个嗜书者。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也像大多数阅读者一样,渐渐被这个手机碎片化阅读时代“绑了票”。我已经许多年不曾完完整整地看过一部纸质的书籍了。  然而,我一个爱书的朋友,却一直保持着持书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本再厚的书,他都有毅力把它读完,写出的书评更是精致出彩,着实让人钦佩。  朋友说,他看书从不一气呵成。每每看到精彩处,他便会合上书页,留到下次再读。二十多年,一直如此。  如
期刊
我媳妇总是生气地说:“说多少遍了,你怎么又把脏衣服扔沙发上了,你怎么又把拖鞋扔在这里了,你怎么又忘记给花浇水了,你怎么又忘记下楼带垃圾了,你怎么又……”  我媳妇说的那句“你怎么又……”是夏天暴风雨来临前的那阵清凉的风、乌黑的云和转瞬即逝的闪电。  有时候,我跟我媳妇吵架,吵到最后,谁都不理谁。  我沉不住气,于是,就去买很多好吃的:卤豆干、烤猪蹄、辣鸭脖、榴梿酥、章鱼小丸子,虎皮鸡爪……一大袋拎
期刊
日子过得狼狈不堪,敷衍潦草,最典型的表现是不好好吃饭。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如果连好好吃饭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生活质量和人生品质?  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已经不重视吃饭了?他们以忙为借口,随便吃点外卖或者零食,就算打发了一顿饭。有的人一顿饭就在路上或者电梯里解决,他们一边啃着汉堡或者煎饼,一边匆匆忙忙赶时间,好像马上有什么非他们不可的大事等着他们去做,吃饭算得了什么,不吃又能怎样?  其实
期刊
马俊芳,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旅游报》《星星》《诗选刊》《长江丛刊》《散文诗》《江河文学》《汉诗》《中外文艺》等报刊。诗歌、散文在全国多次获奖,有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选》《女子诗报年鉴(2015/2016)双年选》《中华唯美汉诗精品选》《齐鲁文学2016精品选集》等,著有诗集《靠近》和散文集《草的絮语》《像花儿一样美丽》。  诗意大九湖  大九湖是玉帝赐予人类的
期刊
在一家公司的群组面试上,面试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卖到100美元?  大家思考片刻,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位面试者说,当然应该到缺水的地方去,比如沙漠或者高山上。既没有竞争对手,人们又绝对需要,别说卖100美元,就是卖1000美元保证也有人要。  第二位面试者说,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虽然能卖出去,但需求量有限,创造不出多少利润。不如在包装上下点功夫,偶尔推出几种纪念款,
期刊
在法国,品尝咖啡不仅仅只是一种消遣,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享受,而所有经营咖啡馆的老板,无一例外地都欢迎言谈举止的文明顾客。而现实情况是,因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来咖啡店的顾客以释放情绪为目的的居多数,他们进店后,往往颐指气使高声嚷嚷,对服务生使用的话语很不客气,有时双方还会因言语冲撞不欢而散。  佩皮诺和妻子雷尼三年前在尼斯市蔚蓝海岸开了名为“娇小的西拉”咖啡馆,开始时,客人对服务生都还比较尊重
期刊
仓埠  她的过去式  惯于从那片消失的湖水打开  万顷碧波里  荡漾着民国的风前朝的雨  仓子埠的渡口和骑龙镇的传说  她的现在式  惯于以浓墨重彩打开  紫薇和丹桂率领  百花开出她的第一道修辞  二中的钟声和报祖寺的晨鐘暮鼓  萦绕出她的第二道修辞  项山村和都市田园综合体  打造出她的第三道修辞  如数家珍地被打开  津津乐道里 这里的  一草一木都有了渊源  一砖一瓦都有了典故  它们上上
期刊
1.爸妈住最久的一次  昨晚临睡前,我妈问我:我和你爸来你这里有一个月了吧?  我准确地告诉她:24天。  我妈慨叹:怎么感觉好久了呢?然后又絮叨着:不知道老家下雨没有?地里的麦子怎样了?你奶奶还好吗?  无疑,这是爸妈来我这里居住时间最久的一次。  之前,在我来武汉生活的十多年里,他们住最长的时间是两周。生活日常是每天帮我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我回家,然后无事就找各种理由嚷嚷着要回去。  我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