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米勒管激素和相关临床因素间关系的初步探索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索健康女性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值与相关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健康女性年龄和血清AMH值的相关方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602例检测血清AMH值且临床资料相对齐全的女性受试者资料,分为健康组(484名,20~52岁)和病例组(118例,20~42岁;月经失调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健康组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体质指数(BMI)与AMH值间的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孕产史对血清AMH值的影响。以健康组AMH数据为基础,建立AMH值预测方程。纳入检测AMH值的健康女性对方程进行内部(27名)和外部(37名)验证(符号秩检验)。另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病例组与相应年龄健康组AMH值间的差异。

结果

健康组女性血清AMH值与E2和T呈正相关(rs值:0.263和0.334,均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神经阻滞组(n=40)和全身麻醉组(n=40)。联合神经阻滞组患者采取0.4%罗哌卡因20ml胸椎旁神经阻滞并置管,之后每小时追加0.4%罗哌卡因10ml,并于手术结束时一次性推注0.4%罗哌卡因20ml后拔除胸椎旁置管。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全麻,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容积采集技术神经形态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18~80岁,性别不限,均行3.0T磁共振常规及容积成像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予以最大程度显示三叉神经节前段、三叉神经节及节后段分支,评价病变区域三叉神经的走行、形态、边界、信号、邻近组织及增强的显示情况,并做出诊断。结果46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神经血管冲突者17例次,其中神经血管压迫者11例次,
本文报道菏泽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例顽固性亚急性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例,经短时程三叉神经节电刺激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总结其诊治过程并复习文献,供临床医生参考。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在体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文献报道,可供选择的动物种类及造模方式众多。本文对哺乳动物和人类椎间盘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不同在体椎间盘退变模型进行了综述,为椎间盘在体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神经病理性疼痛由各种不同疾病或损伤所引起,成为疼痛治疗的难点之一。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血红素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它将血红素转化为CO、胆绿素和Fe2 。HO-1/CO通路在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保护作用。近年来有较多研究也表明HO-1/CO通路在缓解疼痛方面有重要作用。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一种与膀胱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因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等原因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本文通过对各国指南、专家共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回顾,总结了该疾病的诊断策略和治疗方法,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目的研究治疗前18F-FDGPET/CT显像的代谢参数对老年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2例老年cHL患者(男29例、女13例,中位年龄69岁)治疗前的临床及PET/CT显像资料。以41%SUVmax为阈值获得病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利用ROC曲线分析获得SUVmax、MTV、TLG的预后最佳阈值。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患者的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PGIL,且在化疗、放疗前及中期(3~4程)化疗后行18F-FDGPET/CT显像的患者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6~84岁),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4例。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MALT淋巴瘤和DLBCL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化疗结束时18F-FDGPET/CT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并于化疗结束时行18F-FDGPET/CT的DLBCL患者131例[男63例、女68例,年龄(50.3±17.0)岁],利用18F-FDGPET/CT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