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古诗词素养的有效提升策略

来源 :教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只有引导学生从全面的角度进行古诗词学习,培养学生古诗词理解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情境的营造,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深入感受;其次,要引入丰富的课外资料,让学生对古诗词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得丰富的情感熏陶。
  关键词:初中  古诗词  素养  提升
  从目前来看,初中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目标过于单一,普遍只追求對作品进行背诵与抄写,而不能够对古诗词的意境特征、思想情感、按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难以对古诗词的魅力进行全方面的体会;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多样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过于枯燥,普遍对于古诗词学习存在着较强的厌倦心理。因此,教师要拓宽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丰富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
  一、营造多样情境,深入感受意境
  意境是古诗词的重要元素。学生只有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深入的体会,才能够对古诗词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生活化教学、自主想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多样的情境中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深入的想象与体会,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例如,在学习《野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情境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首先,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秋天的生活经历,想象作品的意境。学生通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等句子,以及秋季郊游的经历,能够想象到“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等优美的景色。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与秋季景色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枫叶、秋季的雾气等景象的观赏,深入体会作品意境的宁静与悠远。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作与作品内容有关的图画,通过山水画表达对作品意境的独特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沉浸在多样的情境中,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多角度的感受,获得丰富的阅读趣味,有效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引入课外资料,理解思想内涵
  古诗词创作与特定的时代,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全面的感悟,有效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资料,弥补自身知识修养不足的问题,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丰富理解。
  例如,在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介入课外资料,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秋季景象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这样的秋季景象呢?”学生结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诗句能够体会到秋季的景象是沉闷压抑艰苦的。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与安史之乱有关的历史书籍,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借助秋季的景色,表达出对于国破家亡的痛心。又比如,在阅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句子时,那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课外资料,从多种角度理解古诗词获得丰富的文化修养,有效提升学习深度。
  三、进行深情诵读,获得情感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也越来越全面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对古诗词进行诵读,以此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获得深刻的情感教育,有效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有情感的诵读,广泛学习诵读技巧,不断提高诵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获得丰富的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打猎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呢?”学生通过对打猎场景的想象,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豪放与心情的乐观,从而以欢快高亢的语气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等句子进行诵读。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冯唐易老的典故进行学习,学生由此能够以惆怅悲愤的语气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句子进行诵读,体会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却不受重用的心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有情感的诵读,对作品的情感基调进行准确的把握,有效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多样的情景,帮助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深入的体会;通过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的挖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教育。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学生能够不断拓宽古诗词的学习层面,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万应茁. 审美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冷爱萍. 初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及对策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互相交互、互相结合的一体化,是英语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运用,来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初中英语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一、引言  随着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农村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要鼓励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应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我们的国语,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知识是相对简单的,但是面对语文作文写作的时候,大家却无从下笔,甚至写不出优美的文章。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最能够体现同学们在这一阶段学习语文知识是否扎实,也最能体现出来同学们的语言综合素质。对于当今的作文教学来说,作文课程是难度比较大的,且它的教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对于刚刚接触语文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重组一篇作文是相对较难的,这个时
期刊
摘要:创新理念是指在教学领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打破常规模式,敢于创造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敢于突破现状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和锻炼语文情操的人文性科目,创新理念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渗入极大程度上使语文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教学模式,使学科走上新的未来。  关键词:创新理念;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实践  引言  创新教学理念打开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期刊
图书馆对于高等学府而言,可以比作是一日三餐之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古训曰:民以食为天。饭,一顿不吃,人会感到饥饿。几顿不吃,便会体力不支。长久不吃,失去了给养,连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相形之下,图书馆在整个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虽然投入了实质化的运用之中,却没有发挥到相应的效能:在运行中的中小学图书馆,无论规模大小、馆藏涉及范围,往往门可罗雀。  二、如何不足?
期刊
摘要:随着个性化时代对生活品质要求的大幅提升,我国经济进入消费升级时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工业产品,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他们希望消费到更多品质高且具有个性的产品。手工皮革产品是近十年来我国消费市场的一个新兴产品,它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与市场,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而工业生产的皮革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加工只体现了实用性,却不能满足消费
期刊
摘要:在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中,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体育教学措施,为此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受到较多制约。随着全面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行,要求农村小学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所遇问题的改进,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成绩。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注意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当前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开展小学生教育上,学生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在进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在如今新课改的新阶段中,兴趣已经逐渐成为教学效果的最佳利器,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新教育模式已经彻底站位跟脚,教师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那样单方面的授课者、说课者,学生也不再是单方面的听课者、做题者,反而是教师开始将更多的重心下沉,從自身的教学放到学生的兴趣之中,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那么对于课程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水涨船高,对于地理这门课程来说,兴趣更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兴趣使然下,学生自然会把整个地球的
期刊
摘要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从而使幼儿在合作中学到分享和协商,为长大后更好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合作是关乎幼儿发展的重要素质,是一种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的表达,主要是指多人进行组合,并通过这种合作意识,从而达到相同目的。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在社会当中的适应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中重视对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
期刊
摘要:幼儿园时期的幼儿的年纪尚小,心智尚未成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认真倾听意识。为了全方位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应使用容易被幼儿接受的方式实施教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音乐游戏运用到幼儿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倾听能力;培养  前言:  倾听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帮助幼儿完整、准确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为例,在校园网全覆盖的环境下,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在以学习通为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实证探究。借助学习通平台开展该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活动,并对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展开数据分析,研究学习通平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教学质量  计算机专业体现出比较强的操作性,学科教师对学生们开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革新传统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