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李博斯金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h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兰华沙新地标Zlota 44在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座高192米的54层建筑是由“建筑疗伤大师”丹尼尔·李博斯金(Daniel Libsekind)设计的。Zlota 44涵盖商业区和地下停车场,但其主体部分将用于居住,包括226套公寓和30间豪华套房。作为土生土长的波兰人,李博斯金一直梦想为这座城市的天空增添新的风景,他相信用于居住的建筑将成为装点城市的主要部分,因此建造了这座欧洲最高的住宅楼。
  作为建筑设计师,李博斯金致力为建筑开拓新的天地,强调建筑物必须呈现人类的活力以及文化背景。他十分钟情于博物馆的设计,柏林犹太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犹太人博物馆、英国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丹佛美术馆、多伦多皇家博物馆等都是出自他手。在他眼里,“伟大的建筑,一如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者诗和音乐,都能说出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对于他来说,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故事的载体,一个疗愈伤痛的空间。他设计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对生命、家族、历史、文化及对建筑本质的省思。2001年,他成为第一位荣获“广岛艺术奖”的建筑师,以表扬其作品“对推动谅解与和平”的贡献。“建筑疗伤大师”的称号也由此得来,但是相比这个称号,李博斯金更喜欢自封为“有历史感的建筑设计师”。
  做了大半生默默无闻的学者,李博斯金突然在一夜之间闯入人们的视野,他那些晦涩深奥的设计理念终于不再是“纸上谈兵”。 2001年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具争议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历经12年的建设之后,终于向公众开放,他也因此跃升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设计师之一。
  柏林是半个世纪前战争梦魇开始的地方。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时候德国政府就酝酿着建造一座纪念大屠杀死难者的博物馆,二战结束后,德国从未停止对历史的反省,但修建纪念馆的提议在地点、设计和费用等方面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人反对把柏林变成悼念之都,认为在市中心价值2亿英镑的黄金地带修建一座博物馆是不可思议的奢侈之举。支持者强调柏林应该哀悼二战遇难者,几百年后这座博物馆仍会向后人警示那段惨不忍睹的历史。李博斯金参加了竞标并最终获得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总设计权,博物馆的创作灵感源自他20多年来的设计手稿和图纸。李博斯金把这个设计主题叫做“火焰的线条”,连续的锐角曲折和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浓缩着生命的痛苦与挣扎。他在建筑的外墙上设计了一个破碎的象征犹太教的六芒星,意喻着犹太教在柏林被碾碎和蹂躏。在博物馆的中心地带,有一条狭长黑暗并且没有出口的空间,在黑暗的尽头,李博斯金在顶部设计切割了一道细细的光线,这道光就像一把锋利的剑刺向了参观者的心。“这是一段人生,一次经历,一次探险,一个思索的空间,可以思索你的人生,思索历史。”李博斯金这样评价这段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出生在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家庭,没有人比他对战争有更深的感触。
  犹太人博物馆于2001年9月1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同一天的柏林时间下午2点30分,两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了纽约世贸双子大厦,李博斯金在电视上看到了双子大厦倒塌的画面,便立刻决定要回到纽约去。“9.11事件”为纽约人留下了惊慌、恐惧和难以抹去的痛苦记忆。有人选择逃避,有人对恐怖袭击心有余悸,他们宁愿废墟上什么都不要建,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勇气和信念,他们期待着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中心原址上屹立起一座崭新的建筑,以填补空间与情感上的空白。世贸大厦重建方案的征集自2002年7月在全球拉开序幕,先后有上千家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参与竞标,由于世贸大厦的重建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寄托、艺术创意、政治野心和商业利益,所有关于重建方案的话题都会引发各界的争论。
  李博斯金用“自由大厦”的方案赢得了重建世贸大厦的总设计权。他提出在世贸原址构建5栋高楼,由南至北,一栋高过一栋,呈螺旋形环立,犹如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最高的那一栋“自由塔”有1776英尺,象征着美国建国的年份。这座纪念碑式的建筑直插云霄,与自由女神像遥相辉映,使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更具现代感,螺旋式顶部恰好可以映射出自由女神的形象。大楼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到了夜晚,楼梯熠熠生辉,象征着黑夜中希望犹存,同时也寓意着纽约人走出阴影,重新生活。“自由大厦”不仅将成为世界未来的最高建筑,在技术上还采用了非常严密的安全措施,高混凝土和钢制基座,厚达60.96米,能抗击爆炸,设计师还计划在每层都设计紧急避难所,打造世界上最安全的建筑。但因为投资商更换、经济危机等各方面的原因,“自由大厦”迟迟没有完工。在这期间,李博斯金完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德累斯顿军事博物馆、香港创意媒体中心等著名建筑的设计。
  2000年至2002年在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希望用建筑特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思索。李博斯金说:“这座博物馆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战争装备的展示,它传达出了当今世界国家与地区间战争与冲突的严峻性,它用战争中的武器和残骸向人们揭示了那些正在发生的残酷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从一开始建造博物馆时我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它还象征着由于矛盾冲突而四分五裂的人类世界,地球破碎了,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拼接起来,地球的碎片在这座战争博物馆里被重新拼接起来。但这个想法怎样呈现,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一个破碎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我忽然有了个疯狂的想法,我买了一个陶制的茶壶,把它带回工作室,从窗户里扔了出去,然后观察茶壶破碎的过程,世界被战争蹂躏的时候就像这个茶壶一样,变得支离破碎。”博物馆外部呈简洁的几何图形,巨大的曲面体相互交错,外墙是深色的混凝土,内部空间曲折变形,表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冲突矛盾,使参观者联想到纳粹造成的几千年犹太文化断裂。博物馆有 “空气壳”, “土壳” 和 “水壳” 三个主要空间。入口处是一个高95英尺的“空气壳”,空气穿过金属挂板墙时会产生阵阵啸声。博物馆展览空间被称为“土壳”,餐厅部分为“水壳”。所有的展品都集中在“土壳”里,由不规则的隔板把空间隔开以陈列展品。展厅内很暗,只有在展品和参观路线导向处设有重点照明。李博斯金通过建筑外部和内部环境对参观者造成影响,观者仿佛脱离了现实进入了另一个情景世界。
  李博斯金是如此知名,以至于大众概念中其设计费用非常高昂,其实不然。2004年印尼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这场天灾使斯里兰卡一万多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应数万受难者要求,李博斯金工作室无偿接手了灾区民居重建的设计工作,“如果建筑失去了人文性,失去了道德感,那它就一文不值了。”李博斯金的话总带给我们反思。
  从柏林到纽约,从华沙到米兰,从首尔到香港,李博斯金的建筑遍布全球,他浓厚的历史感、使命感,使他能够完美地平衡各方面的要求,从而获得了其他设计师不可企及的地位。
其他文献
中央美术学院第四季美术馆之夜于11月9日举办,本季美术馆之夜的主题是“电影艺术的集结”,为此,主办方不仅精选了30部大师纪录片连续放映,还展出了法国著名电影海报设计大师——本杰明·巴特莫(Benjamin Baltimore)的原版海报展。这两项重要活动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关于电影艺术的学术思考与梳理探讨,也是新人电影节文化系列的重要单元之一。  怀疑与怀旧主义者  当法国人巴特莫还是一位现实主义
期刊
临近圣诞,越来越多的歌手发行了自己的新专辑。妮琪·米娜对草间弥生的借鉴,让我们看到当代艺术与流行音乐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结合。音乐需要挪用艺术来装点门面,艺术则寻求一个更广泛的传播途径。  与许多已经瓦解了的老旧的边界线类似,如今音乐人正以一种日渐直接的方式介入艺术,油画、摄影、涂鸦、雕塑、行为艺术等都被拿来当作模仿的对象。美国著名创作女歌手凯蒂·佩里(Katy Perry)请来视觉艺术家威尔·柯顿(
期刊
理查德·格林画廊  伦敦  位于展会入口处的理查德·格林画廊带来了3幅《毕加索的作品画家》、《玻璃和酒壶》与《静物:苹果与蓝色酒壶》,为本届艺博会奠定了基调。  NO.2  酉福画廊  东京  酉福画廊的展位呈现了界于实用品与独立雕塑之间的艺术品,制作方法源自传统的日本手工艺,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曾被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收藏。  NO.3  勒斯·恩鲁姆米努尔斯画廊  巴黎、
期刊
知道马伯庸这个人时,他还是出了一本鬼故事的网络作家,人称“网络鬼才”。花一个多星期写了哄女朋友开心的一篇文,改名之后在网络的点击量,让这个学营销的人亲身体验了网络营销的力量。  开了窍的马伯庸,在网络营销的道上一路下去,《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本质》、《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葫芦兄弟》人物赏析》这些“乱七八糟”的网络短文,攻占了各大社交论坛的山头,至今转载不息。当《少年PI的奇迹漂流》横空出世,
期刊
这里曾在波西米亚国王治下,也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曾隶属于奥匈帝国,也曾在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与斯洛伐克共处,被叫做捷克斯洛伐克。如今,我们多少知道这个中欧内陆国家的名字叫捷克共和国,却颇有些无奈地发现,我们仿佛与它相识,而难以具体地描述它的任何一处地名、一点传统、一些风情。  与之对比,捷克的摄影艺术远比国家名更令人印象深刻。在1920年代至30年代间,捷克摄影家们与德国和苏联的摄影家们齐头并进
期刊
转折时期的象征性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批主动走出国门、有意识地学习吸收西方油画语言体系的艺术先行者,他们已经毫无争议地进入到中国近现代油画史和美术史的坐标中。  近代中国赴欧留学曾有两个高潮:一是洋务运动容闳赴美幼童计划,包括赴欧留学的船政留学生;二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到1949年,庚子赔款留美与赴法国高潮。但这段留学史并没有多少风平浪静的时候,容闳的幼童留美计划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和腐朽而毁于一
期刊
苏联美术教育真正对我国美术教育发生影响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五六十年代。“走出去”和“请进来”和成为中国全面引进苏联的美术的方式。  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基础教学上,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学院派教学为主,在创作教学上,延安时代的革命美术思想开启了新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美术教育,一方面要改造20世纪前半叶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建设步入正轨,美术教育也亟待
期刊
四月春寒,我打到一辆干净的出租车,老师傅也整齐和气,轻声跟我说,过了12点,我就收班,明早交班时这辆车就报废了,到年限了,今晚是这车的最后一夜。  入校的时候,据说奚静之先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我们能有幸听到她最后一次给本科生讲《西方美术史》,这是我们系学生学习生涯的荣耀。教室不大,当年学生也少,由于矮得没有章法,我永远坐在教室中间第一排,幻灯机就摆在我桌上。奚先生边讲边换片子,上课会一直站在我桌
期刊
为纪念《兰亭序》问世1660年,“兰亭的故事”特展经过半年的筹备在绍兴博物馆揭幕。展览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重要的有影响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关于《兰亭序》,其经典之处不止于书法,影响深远。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42位文人雅士于绍兴西南渚山上的兰亭举行修褉事宜,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期刊
3月3日下午,“转场——张小涛个展”登陆成都当代美术馆,在这个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件动画新作——《三生路》(片花)和《量量历险记》,其中《三生路》是一部准备上院线的作品,目前只是制作了片花,而《量量历险记》则是他与儿子合作的作品。  画家张小涛2005年开始接触新媒体艺术,他觉得用“动画”的手段表达艺术的理念更为丰富多远。接踵而来的资金问题让他在这条路上走得多少有些坎坷,他用绘画赚来的钱补贴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