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原理》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核心课,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及手段提升高职《化工原理》教学情况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 化工原理 实践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核心课,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因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课程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于接受却不易理解和掌握,皆因理论知识有一定深度,而实践内容所涉及的面又极为广泛,对于化工行业认识不多的学生而言,无异于雾中看花,尤其是一些设备内容,因条件所限,学生无法亲眼得见,以上种种从而使得化工原理课程成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而作为高职化工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学习难度又加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化工原理的兴趣,提升化工原理教学的水平,做到教学相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面对的一道课题。
  有鉴于此,结合本人多年化工原理教学的经验教学,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措施入手,切实的改善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情况。
  
  一、 备教材
  
  化工原理作为一门课程,其教材早期普遍称为“化工原理”,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进
  行,尤其是为了突出实践性,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自编、校本或者出版教学时,将其改称为“化工单元操作”,这一趋势体现了高职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但是不管是化工原理,还是化工单元操作,其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实践表明,整合课程和分专业、分层次设置教材,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化工原理》教材改革时应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内容;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结构,进一步减少理论课时数;加强实训教材内容建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化工原理的教学,还应结合学生的就业,使课本上的内容能够具体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例如,我院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在新疆天业集团实现了就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天业氯碱化工生产过程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单元操作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 备学生
  
  高职化工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可否认,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随着时代的
  变化,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积极。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将学生所需知识传递给他,称为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首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是必要的。教师主动的与学生去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班级学习的大环境。
  其次,教学过程不宜过于刻板。堂堂生动有趣也许难度太大,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却是切实可行的。班级情况也许各有不同,但每个班或多或少总有认真积极学习的同学,紧抓这些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并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同时教师将这种关注可以逐渐扩大至班里其他同学。也许这种做法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极其有效。
  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去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学生的情况,注定是徒劳的。尤其作为高职学生,情况复杂,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三、 加强教学设计,化枯燥为生动。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相当部分的内容是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因而也使得相当的
  学生因为陌生而产生畏怯心理。同时,课程本身极强的理论性,也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倍感枯燥。如何转变这种情况呢?除了前面已经提及的师生互动之外,多媒体教学的采取也是必要的。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众多大型化工设备结构、复杂的操作原理及流程、大量的工程计算。采用传统教科书+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因此教学手段的改革应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实践证明,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抽象的概念或过程形象地展示,动态地展示设备结构、操作原理、工艺流程中物料的流动情况,使原本难讲难学的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降低了教学难度,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精确做图,进行过程分析,并能方便地多次重复再现整个分析过程,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时间,从而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知识的讲解和与学生的交流上,每节课可以节约25%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对重点内容进行讨论或结合生产实际的操作方法讨论,这既强化了基本知识的应用,又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和补充。
  
  四、 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实践课时较多。这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机会:一方面实践可以加深对该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经常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认识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叉和反复循环,从人类发展规律看,该方式符合人类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角度看,反复的实践活动能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纵向连贯性思考和横向分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使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体经验。为了强化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化工原理》的实践教学由三部分组成: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对实训内容、过程、效果进行全程设计与控制,通过实训,使每一各学生成为能熟练操作的合格技术工人,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
  一)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
  采用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DSC仿真培训系统,利用计算机真实地再现生产中的基本单元过程,使学生在一个与化工生产控制室一样的操作环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深理解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各个单元过程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化工单元仿真实训饵决了学生到现场实习只能看,不能动手,无法达到实习目的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学生在单元仿真实训之后,对生产中的真实设备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过程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各种性能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整理的方法,以便学生日后能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调节,进而实现过程和设备的最优化操作,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在离心泵单元的实训中,布置给学生的实训任务是:已知一管路输送系统的管径、管长、管件和阀门的设置、流体输送量及供液点和终点的操作压力、相对位置,现有一台离心泵,但性能参数丢失,试设计一个实验,核实该泵是否能完成规定的输送任务。这样由学生设计实验内容、流程、要用的仪器、要测定的数据,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实训兴趣,提高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松. 对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化工原理》教材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3):28-31
  [2] 陈苏芳.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 职业教育研究,2008,(3):35-41
  [3] 王娟、钟秦、杜炳华.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方法的讨论.化工高等教育,2004.3
  
其他文献
期刊
又到了一年暑假,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在临放假前和我们家长开了一个会,是关于加强孩子暑期安全的.大部分家长是比较重视的,只有少部分家长觉得只要家人照顾到位,孩子在家很安全,
期刊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被征地农民规模日益扩大,各地相继建立起不同模式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现阶段,主要分为单独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
《我是余欢水》在各界风评中完美收官.在剧中饰演余欢水的郭京飞的演技获得了一致好评.“这就是我的生活,余欢水就是我,我就是余欢水.”这是众多观众观剧后的真实感受.观众的
期刊
古希腊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数学美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n对称美在自然和艺术两方面
期刊
前几天,姐姐去参加了一个芭蕾舞比赛,比赛开始前,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拍了一张剪影照.在姐姐拍照时,球球也偷偷用妈妈的手机给姐姐拍了一张彩色照片.现在,球球要帮姐姐取回自己
期刊
作为一个女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上,我常常陷入一种焦虑又无助的状态.rn比起那些老生常谈的交通安全问题、消防安全问题、饮食安全问题,以及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等
期刊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实施后又一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同时还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对构建初中数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点。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意;有回答,但无质疑。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置情设疑,激发自主探究。    探究总是以问题为对象。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