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明确庄河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对我市首例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有明确的蜱咬伤史,首发症状为发热,同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是因为上山放蚕被山林中蜱虫叮咬而发病。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人际间传播途径并不清晰,接触重症病人的血液、体液、衣物等有感染报道。关于该病的防治,卫生部已分别于2008年2月20日和2010年9月29日发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預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2011年9月16日下午2:00时,庄河市疾控中心接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告1例庄河市常住人口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我中心立即抽调专业人员赶赴患家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调查处理情况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发病情况
患者:李绍岩,男,63岁,汉族,系庄河市仙人洞镇三架山村李堡屯居民,职业:蚕农,联系方式:0411-89296978。据患者家属述:患者于2011年9月9日晚从后山放蚕回家后,感觉身体不适,9月11日晚自感发热(未查体温),畏寒,头痛,全身乏力酸痛,食欲减退,恶心,便秘(十余天)。于当日晚家属立即带其到庄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住院,在呼吸消化科临床诊断为疑似流行性出血热和发热待查。治疗两天后症状无好转,于9月13日家属又将其转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六院),因家属担心患者在六院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故又在当日将其转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检查诊断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据家属述,患者目前病情已有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全身乏力症状仍未减轻。
1.2 实验室检查结果
1.2.1血常规检查
1.2.2核酸检测
SFTSV—核酸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3 流行病学史调查
1.3.1患者发病前1个月始就一直上山放蚕,当地属山地林区,山上常年有蜱虫,其本人被叮咬次数不计其数,叮咬部位甚多,尤以腹部、会阴、腋窝等部为重。患者家中常年有老鼠。
1.3.2接触史调查
患者在发病前两周内从未接触过类似症状的病人,也未听说过同村有类似病人,户外活动仅限于放蚕。
1.3.3 家庭成员情况
妻子:耿德荣,59岁,蚕农
儿子:李书平,33岁,金砣水产职工
儿媳:吕玉瑞,29岁,家务
1.3.4 居住环境及家中饲养动物情况
患家住房是五间平房,位于半山坡,院落没有封闭。房屋前面分布有驴马圈、猪圈、鸡鸭舍、狗圈、茅厕等。房屋院落前面和左侧面是农舍,右侧面和后面是庄稼地和山林。
饲养动物种类:鸡、鸭、鹅、驴、马、猪、狗。发病前两周内患者均与这些动物接触过。在自家饲养的马和狗身上经常能查到蜱虫。
2 蜱虫标本采集
专业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基础上,用自制工具到山上草丛中采集蜱虫标本9只,大小约1.5mm左右。另在马身上采集蜱虫1只,约5mm左右。均用无菌镊子分别将其装入密封试管中,塞紧试管塞,套上塑料袋封严,送往大连市疾控中心检测。
3 调查结论
该患者居住在丘陵山区,当地环境适宜蜱虫生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李绍岩是因为上山放蚕被山林中蜱虫叮咬而发病。
4 疫点处理
4.1 消毒 对患家住房室内地面、炕面、窗户、墙面、门面、门把手喷洒优氯净进行消毒,对患家厕所、粪堆用优氯净搅拌消毒,对患者衣物等用品进行开水煮沸消毒。
4.2 杀虫 对患家屋内、庭院及其四周、牲口圈、禽舍用氯氰菊酯进行喷洒杀虫。
5 讨论
降低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误诊率和漏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居住于农村山区,有蜱虫接触史且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考虑此病。
居民上山放蚕等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如穿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角;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外套衣服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勤洗澡、勤换衣。经常检查身体各部是否被蜱虫叮咬,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要妥善移除蜱虫(可用酒精涂抹蜱虫身体,待其麻醉后,用尖头镊子缓慢拔除;也可用烟头或香头烫之,使其自行缓慢爬出,切不可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头部或口器滞留于皮内,引起局部炎症或过敏反应),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
对家中饲养的动物应加强管理,尽量圈养,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厩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清除周围环境杂草,搞好环境卫生,预防蜱类的孳生;做好环境灭鼠,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
护理患者时,应避免与其血液接触以及与被其体液污染的物品等接触。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当地镇人民政府要召开当地所辖各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会议,将此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情况进行通报,讲解如何指导村民开展“蜱咬病”防制工作;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疾病防治和蜱虫防治知识,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利用电视、报纸等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知识宣传教育,使群众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一方面加强“蜱咬病”预防,另一方面如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
参考文献
[1]陶文元;陶欣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 [期刊论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1) doi:10.3969/j.issn.1671-7783.2011.01.022
[2]崔小波,王定芳.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报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6卷 第09期
【摘要】目的:明确庄河市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对我市首例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有明确的蜱咬伤史,首发症状为发热,同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是因为上山放蚕被山林中蜱虫叮咬而发病。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人际间传播途径并不清晰,接触重症病人的血液、体液、衣物等有感染报道。关于该病的防治,卫生部已分别于2008年2月20日和2010年9月29日发布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預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2011年9月16日下午2:00时,庄河市疾控中心接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告1例庄河市常住人口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我中心立即抽调专业人员赶赴患家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调查处理情况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发病情况
患者:李绍岩,男,63岁,汉族,系庄河市仙人洞镇三架山村李堡屯居民,职业:蚕农,联系方式:0411-89296978。据患者家属述:患者于2011年9月9日晚从后山放蚕回家后,感觉身体不适,9月11日晚自感发热(未查体温),畏寒,头痛,全身乏力酸痛,食欲减退,恶心,便秘(十余天)。于当日晚家属立即带其到庄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住院,在呼吸消化科临床诊断为疑似流行性出血热和发热待查。治疗两天后症状无好转,于9月13日家属又将其转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六院),因家属担心患者在六院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故又在当日将其转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检查诊断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据家属述,患者目前病情已有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全身乏力症状仍未减轻。
1.2 实验室检查结果
1.2.1血常规检查
1.2.2核酸检测
SFTSV—核酸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1.3 流行病学史调查
1.3.1患者发病前1个月始就一直上山放蚕,当地属山地林区,山上常年有蜱虫,其本人被叮咬次数不计其数,叮咬部位甚多,尤以腹部、会阴、腋窝等部为重。患者家中常年有老鼠。
1.3.2接触史调查
患者在发病前两周内从未接触过类似症状的病人,也未听说过同村有类似病人,户外活动仅限于放蚕。
1.3.3 家庭成员情况
妻子:耿德荣,59岁,蚕农
儿子:李书平,33岁,金砣水产职工
儿媳:吕玉瑞,29岁,家务
1.3.4 居住环境及家中饲养动物情况
患家住房是五间平房,位于半山坡,院落没有封闭。房屋前面分布有驴马圈、猪圈、鸡鸭舍、狗圈、茅厕等。房屋院落前面和左侧面是农舍,右侧面和后面是庄稼地和山林。
饲养动物种类:鸡、鸭、鹅、驴、马、猪、狗。发病前两周内患者均与这些动物接触过。在自家饲养的马和狗身上经常能查到蜱虫。
2 蜱虫标本采集
专业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基础上,用自制工具到山上草丛中采集蜱虫标本9只,大小约1.5mm左右。另在马身上采集蜱虫1只,约5mm左右。均用无菌镊子分别将其装入密封试管中,塞紧试管塞,套上塑料袋封严,送往大连市疾控中心检测。
3 调查结论
该患者居住在丘陵山区,当地环境适宜蜱虫生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李绍岩是因为上山放蚕被山林中蜱虫叮咬而发病。
4 疫点处理
4.1 消毒 对患家住房室内地面、炕面、窗户、墙面、门面、门把手喷洒优氯净进行消毒,对患家厕所、粪堆用优氯净搅拌消毒,对患者衣物等用品进行开水煮沸消毒。
4.2 杀虫 对患家屋内、庭院及其四周、牲口圈、禽舍用氯氰菊酯进行喷洒杀虫。
5 讨论
降低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误诊率和漏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居住于农村山区,有蜱虫接触史且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考虑此病。
居民上山放蚕等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如穿长衣、长裤,扎紧袖口、裤角;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外套衣服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勤洗澡、勤换衣。经常检查身体各部是否被蜱虫叮咬,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要妥善移除蜱虫(可用酒精涂抹蜱虫身体,待其麻醉后,用尖头镊子缓慢拔除;也可用烟头或香头烫之,使其自行缓慢爬出,切不可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头部或口器滞留于皮内,引起局部炎症或过敏反应),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
对家中饲养的动物应加强管理,尽量圈养,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厩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清除周围环境杂草,搞好环境卫生,预防蜱类的孳生;做好环境灭鼠,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
护理患者时,应避免与其血液接触以及与被其体液污染的物品等接触。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当地镇人民政府要召开当地所辖各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会议,将此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确诊病例情况进行通报,讲解如何指导村民开展“蜱咬病”防制工作;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疾病防治和蜱虫防治知识,并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利用电视、报纸等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知识宣传教育,使群众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一方面加强“蜱咬病”预防,另一方面如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
参考文献
[1]陶文元;陶欣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 [期刊论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1) doi:10.3969/j.issn.1671-7783.2011.01.022
[2]崔小波,王定芳.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报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6卷 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