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遗传伴耳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 3243 A>G突变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线粒体家系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对线粒体糖尿病的认识和诊治。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线粒体DNA 3243位点A>G突变导致线粒体糖尿病的6个家系共1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外周血DNA直接测序(Sanger法)对线粒体DNA 3243位点A>G突变进行鉴定,突变程度用G峰值高度比A峰值高度(G/A)表示。

结果

早发糖尿病[起病年龄(35.0±14.6)岁]伴耳聋、体型正常或偏瘦、母系遗传倾向者可提示存在线粒体糖尿病。不同发病年龄层间线粒体DNA 3243位点A>G突变G/A峰值比存在显著性差异[≤25岁(61.6±20.17)%;25~45岁(16.59±8.64)%;>45岁(6.37±0.59)%,P<0.01],且突变G/A峰值比与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785,P=0.001)。

结论

早发糖尿病患者伴耳聋、体重指数正常或较低、有母系遗传倾向可强烈提示线粒体糖尿病的存在。线粒体DNA 3243位点A>G突变G/A峰值比一定程度上可对存在突变者线粒体糖尿病起病年龄及严重程度进行简单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标准股骨颈侧位导针定位技术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6月应用术中标准股骨颈侧位透视定位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4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9.5±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4例,31-A3型5例。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透视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表面修饰的脱钙骨基质(PLL-DBM)富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PLL-DBM材料及其浸提液分别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共培养,于培养20 h、3 d、7 d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培养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人BMSCs的表型和细胞周期。浸提液作用3、5、7 d检测成骨诱导后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1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儿童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Essex-Lopresti分型及致伤原因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儿童
目的总结分析髓内钉治疗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9例;年龄为54~89岁,平均68.7岁。骨折AO分型:31-A2.3型18例,31-A3.3型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InterTAN髓内钉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9例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70岁)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ETC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9±0.7) d]和对照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6±1.2) d],ETC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78
目的探讨"移动视窗"半直视技术闭合复位张力带螺钉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切口不同分为两组:移动视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3.6±8.3)岁;采用"移动视窗"半直视技术闭合复位张力带螺钉固定术治疗。切开复位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34.9±8.0)岁;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螺钉固定
期刊
目的探讨快捷式抗感染占位器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资料,男46例,女6例;年龄为19~46岁,平均31.3岁。骨缺损长度为2.5~6.5 cm,平均3.1 cm。实施序贯性治疗方案:第1阶段行清创及抗感染治疗,术中制备个体化快捷式抗感染占位器(抗生素与骨水泥粉末混合后再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第2阶段采用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预后差的罕见病,其分子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异常、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miRNA失调和DNA甲基化等有关。近年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从分子水平鉴别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为肾上腺皮质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1例血清FT3、FT4及促甲状腺素(TSH)均升高的12岁女孩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β第10号外显子的第453位密码子从CCT突变为ACT,致编码的蛋白质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P453T)。垂体MRI发现垂体微腺瘤,经蝶窦腺瘤切除后,病理结果显示腺瘤组织呈TSH-β、ACTH、生长激素、催乳素及绒毛膜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