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心容易吗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心比心这个词我们常说,其主要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但常说不一定能常做。你想,人都是趋于为自己考虑的,要设身处地事事为别人想,实在勉为其难。
  不过,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将心比心是一个重要的处世原则。不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推己及人,都含有同样的意思。那么,人为什么能够将心比心?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通俗点讲,大家都是人,在很多方面是能够互相理解的,民间就拿人心都是肉长的来表达对别人的理解之情。这可谓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比如你在路上不小心碰到别人,会赶紧说“对不起”,如果对方通情达理,就会回应“没关系”。这是一种礼貌,也是最基础的将心比心。
  从理论上说,将心比心是一个很好处理矛盾的办法,这不仅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且因为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很多时候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比如对于大多数男人,既是儿子又是父亲,这就容易理解上面的“老”和下面的“小”,容易做到将心比心。再比如一个人,既可能是路上的行人,又可能是车上的司机。那么作为行人时,能够理解司机的焦躁;作为司机时,能够理解行人的莽撞。
  所以说,将心比心无处不在,否则人也就是失去了“人情味”,成了冰冷的机器。也正因为此,许多矛盾可随之化解。但上述所言,只是理论上而言,并非事实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将心比心作为一种处世原则,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这主要看与他人的利益冲突到了什么程度,也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立场。
  如果你在路上只是不小心碰了人,那么对方能够将心比心,一笑而过;如果你把对方碰伤了,那就不光是将心比心的事了。一辆相对拥挤的公交车驶来,人总是倾向于自己赶紧上去,一旦上去了,就希望公交车不要再上人了。这是大家常说的“公交车心态”,可谓与将心比心背道而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因为人处的位置变了,立场不一样了,人和人因拥挤产生了内在的“緊张”。
  再说行人与司机,理论上应该将心比心,但也可能因为角色与立场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走路时,觉得别的司机素质不行;开车时,觉得行人不守规则。因为这时大家在争夺路权。也因此,才有了红绿灯和人行道。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坚持性善论,这样说自有一定道理。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现代使命就是要发挥孟子推己及人的心学精神。然而,由于儒家重义轻利,往往对人在利益面前的冲动估计不足。一个人确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看到孩子要掉到井里,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但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就难说了,此时,将心比心就可能变成一句漂亮话。
  比如按照将心比心的逻辑,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不该存在的。拿地沟油做菜的人也要吃饭,将心比心一下,就该主动将地沟油倒掉;卖过期肉的人也会吃肉,将心比心一下,就该将过期肉处理掉。但现实没有如此乐观,因为这里面充满了巨大的个人利益,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大家自欺欺人、眼不见为净,开始“易粪相食”。
  当然,作为一种道德实践,人能否将心比心,和彼此的关系紧密相关。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在差序的人伦格局中,“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应之得看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个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和自己关系较好,那么就容易做到将心比心,反之就不行。但与个人利益相比较,这倒在其次了。
  其实,将心比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其要义在于自我修养,讲究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而我们往往把将心比心当做告诫别人的箴言,自己则不以为然。这也就让将心比心停留在了嘴上,因此在调节人际关系上显得捉襟见肘。如果大家都以将心比心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也许才会真正彰显力量。
其他文献
每一次张爱玲遗作的问世,都是一场张迷的狂欢,《雷峰塔》《易经》《小团圆》之后,又等来了未完的英文遗作《少帅》,我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入手,如饥似渴地读完后再慢慢品味。  《少帅》是张爱玲以1925年至1930年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以传奇人物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为原型写的一部爱情小说。这部作品的写作起意于1956年,当时张爱玲刚移居美国,希望打入美国市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与
期刊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自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从此,白居易在西湖创下了千秋伟业。  白居易到杭州,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他下决心要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点儿文章。当其时,正值大旱成灾,农田干涸,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说是放了水会影响湖中鱼和菱的生长。听县官如此说话,白居易当时就火了。他责问县官
期刊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则故事:一位老人死后见到了阎王,责怪阎王不提早写信通知他,让他毫无准备。阎王说:“你的眼睛花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啊!你的耳朵聋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二封信啊!你的牙齿坏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啊!你的身体日益衰弱,我不知道已经写了多少封信通知你,怎么还说我没有写信通知你呢?”一位少年死后见到了阎王。他对过早地被阎王招来深感不满,责怪阎王说:“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聪敏,牙齿锐利
期刊
不要等有了希望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會有希望。
期刊
“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不要紧,有一个可让你比有一套房更有成就感的途径: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道路”,这话调侃的,是北京沸沸扬扬的“葛宇路”——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葛宇路对“私人符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趣味性”兴趣有加,注意“探索一种城市空间的可能性”并付诸实施,2013年在朝阳区双井苹果社区找到了一条“无名路”,于是就用自己的名字,将这条路命名为“葛宇路”,并制作路牌挂在该路东西两口,为人熟知,还被百
期刊
“身处我们这样一个绝对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举世公认,最不缺少的就是人。你夫子竟然目中无人,冒出这么个匪夷所思的问题,还疾呼“最缺少”呢!人道“哪壶不开提哪壶”,你却是哪壶开了偏提哪壶,岂不是無事生“问”?!  且慢,别误会,本文所说的“人”并非佛教语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不是常人口头上的“芸芸众生”。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兵”,必须是“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兵、雄兵,而不是一味凑数的弱兵
期刊
1901年1月29日,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惨败,八国联军侵华,晚晴王朝反复割地赔款,国权日丧、国势日衰之后,因创巨痛深而深感统治危机迫在眉睫,晚晴统治集团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授命傀儡皇帝光绪发布《新政上谕》,其中指出:“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不管是做表面文章也好,想痛改前非也罢,诏书中“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时政的弊端所在。这无
期刊
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文武全才,文能著书立说,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武能屡立战功,是灭吴统一的主帅之一,被晋武帝授“征南大将军”,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但他有个毛病,虚荣心太强,过于看重、追求功名,曾对人言:只求功名留世,不求道德圆满。到了晚年,此心尤甚。他生怕后人不知道他的功劳,埋没他的大名,在生前请人为自己刻了两座功名碑,碑文
期刊
利用暑假去了一趟沿海,用几天时间集中游玩了四个5A级的江南水乡小镇。  出发之前,我脑子里涌动着一幅鲜活的水乡生活图:天刚蒙蒙亮,一艘艘小木船悠悠地驶过来,划船人用富有乐感的嗓子喊着:“青椒、茄子、黄瓜、花生”或“猪肉、鸡蛋、草鱼、豆腐”,那些河边人家则会一户飘出一个身着碎花上衣的女人来,她们头顶朝霞,手提空竹篮,与划船人讨价还价,最终自然是微笑着满载而归。早晨7点钟的样子,当太阳晒到东墙上,会有
期刊
此前,我只知道有种与众不同的鱼——“剥皮鱼”。剥皮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橡皮鱼、皮匠鱼、面包鱼等。因其皮硬,无法食用,所以要先剥皮,后烹饪。现如今,居然冒出“剥皮树”这等咄咄怪事。  《广州日报》日前披露,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谷村委会岭头自然村,多株野生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遭到不明身份人员剥皮后濒临死亡……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全世界仅有11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