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将分组分层次教学法应用到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当中去,学生的田径掌握能力能够很好的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教师在现实中的教学引导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多元化,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且在对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依据,分层次地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可以真正地得到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在探索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利用分组分层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之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体育课中包含着一块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那就是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合理地采用教学方法,这对学生的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养成有直接影响。通过将分组分层教学法应用到田径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教学方法的采取上要灵活多变,促使田径教学提升学生身体机能的目的得以实现。
  1 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依据来进行分组引导
  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是分层分组教学法实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状况要及时地去了解,结合学生的综合因素来进行相应的搭配和比较,确保分组是科学的、合理的。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有效地进行分组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性别以及身高体重,确保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探索和学习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能够达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学习观点要摒弃掉,要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更高的积极性,让学生面对体育锻炼时可以主动地去参与,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热情。
  2 在田径教学当中应用分组分层教学法
  2.1 合理科学地对去制定教學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田径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综合体能以及身体状况为依据,分层教学,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摒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教学引导时要把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教学的时候要把学生的安全作为基础,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划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训练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师可以先帮助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确立他们的学习目标,统计部分学生的锻炼要加强,让他们明白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地进行拓展和学习。针对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对田径的技术动作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就需要加强,使学生的基础更加坚实,同时技术可以得到提高。
  这样的分组分层教学法,高中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以不同学生的身体技能为依据,使教师的专业性得以体现,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主动地进行锻炼,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练习中。为学生树立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进行交流,让学生对田径运动相关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更高,在田径运动中也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2 创新与尝试不一样的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这也导致了在田径运动场上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部分同学是和爆发力比较强的短跑,也拥有比较强的跳跃能力,而部分学生他们有比较好的耐力,他们适合长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 对分层教学的重要性要充分地进行了解。并且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为依据,通过分层分组教学法,以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是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指点,从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更加明确,学生自身的锻炼程度也可以得到提高。对那些在田径运动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的技术动作进行重点完善,从而使他们技术的专业性得到提高。而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身体协调性以及爆发力进行训练,促进这部分学生的专业度得到增强,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运动中取得进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利用上也要多样化,在田径锻炼中引导学生去感受田径运动的快乐,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激发,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教师也要让学生知道坚持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让学生养成锲而不舍得好品质,让学生们爱上田径运动,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引导学生全面地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分组分层教学法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和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状况及时地去了解,在分组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依据,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多元化,让学生再进行田径运动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快乐,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锻炼,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明白“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明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的舞蹈美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明确认识到舞蹈美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作用,通过舞蹈美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性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提升,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舞蹈美育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审美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舞蹈美育模式的涵义,并提出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在舞蹈教学中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坚强
期刊
1 引言  跳高运动是田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尤为考验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高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动作”是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支撑力量及快速力量。这样,运动员才能跳得更高并且安稳落地。因此,教练员要关注运动员的支撑力量、快速力量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青少年的骨骼、韧带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教练员对该阶段的跳高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切莫操之过急。首先,教练员应该着重于帮助运动员
期刊
传统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方式基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进行练习,布置家庭作业,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枯燥乏味。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教学以及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进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极大转变。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导权,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
期刊
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即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互动性与共享性学习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1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动
期刊
中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教学工作的落实,能够促使学生得到体育能力的培养提升,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但是,在这一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体育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提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当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体育教学中
期刊
体育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体育学科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将武术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本文简单分析了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供参考。  1 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丰富高中体育教学项目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教师主要围绕教材中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从小就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以致当下学生面对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引起了重视。本文就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压力大,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培养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言传身教,提高师生的认知等应对
期刊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初中学生的德、智、美、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逐渐被重视,体育课程的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适当的优化体育课程运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开展运动项目的积极性。教师将定向运动合理地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查学生的方向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以往体育课程中运动项目的含金量。通过开展定向运动,真正的实现体育课程改革,推动体育课程的
期刊
当学生进入高中后,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高中阶段,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增加活力,能排解学习中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学好体育课,许多教师都不断寻找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笔者在总结前人高中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创新,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希望本文能为教师在体育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