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浅析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丰富多样且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活动,并将生活内容与音乐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丰富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幼儿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让幼儿在音乐审美中提高综合素养。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应从具体事物或生活现象出发,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幼儿能通过嘴、手等部位的协调练习,有效地把握音乐作品,帮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音乐感知和体验。但是,目前幼儿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音乐教育的功能性太强、教学内容超出幼儿的认知范围、教学活动不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等。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只注重组织幼儿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引导幼儿学习和享受音乐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对幼儿的其他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基于幼儿生活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基于生活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参与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度。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主题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如歌曲《幼兒园好事多》这首歌曲的内容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因此幼儿学习这首歌曲的欲望很强烈。这种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缩短幼儿与音乐之间的距离,逐步丰富幼儿的生活认知,让幼儿能在快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习生活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一)在不同生活情境中使用不同音乐
  渗透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让幼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活动。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体验集体活动快乐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同的游戏活动和生活情境要与不同的音乐相匹配,教师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音乐。例如,早上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上学时,教师应该播放轻快的音乐,缓解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在幼儿吃饭时,教师应该播放抒情且有节奏的音乐,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
  (二)营造以音乐为导向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巧妙地运用优美的音乐旋律,在生活中为幼儿营造以音乐为导向的学习环境,给幼儿带来良好的体验,成功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教学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应该与幼儿的生活规律密切相关,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音乐中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积极作用,将音乐教育与幼儿生活融为一体,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例如,在雨天,教师可以开展以“雨”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通过真实的雨景,让幼儿感受下雨的声音。
  (三)设计适合幼儿的生活化音乐教育形式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设计适合幼儿的生活化音乐教育形式。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应将游戏融入音乐教育中,改变传统音乐教育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例如,猜谜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授儿歌《听话的小兔子》时,可以先引导幼儿猜谜语,猜猜“长耳朵,三瓣嘴,喜欢吃萝卜和蔬菜”的动物是什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这种谜语难度较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有助于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促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兔子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幼儿,让幼儿能更好地结合生活实际,探索其中的音乐理论知识。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儿童歌曲大多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游戏融入音乐教育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例如,在引导幼儿学习《春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准备好道具,将幼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鼓励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如树、花、鸟等),通过表演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富有美感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音乐。
  (四)利用音乐调整幼儿心理
  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不同的音乐节奏表达出的情感有所不同。教师应引导幼儿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旋律、节奏所表达出的特定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音乐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中健康成长。例如,在晨练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激发幼儿锻炼身体的欲望,让幼儿能在音乐的带动下跟着教师一起锻炼身体。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在洗手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我爱干净》这首童谣,通过歌词引导幼儿认识到经常洗手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实践帮助幼儿深刻理解歌词内容。在午睡前,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因为柔和的节奏有助于放松幼儿的心情,帮助幼儿进入睡眠状态。在比赛前,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节奏稳定的歌曲以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时,要从幼儿的角度选择音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融入音乐,从多方面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用音乐陶冶幼儿的情操,通过音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源于生活,对促进幼儿成长和幼儿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一日生活的不同情境中融入不同的音乐,为幼儿营造以音乐为导向的学习环境,设计适合幼儿的生活化音乐教育形式,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和保护。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要求:“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具体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因此教
产前检查的目的是及早识别孕妇的并发症,及时发现胎儿有没有异常,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危。本文对孕妇产检步骤进行阐述。第一次产检  第一次产检在孕期第12周进行。这次产检主要内容为领取母子健康档案,进行血常规、宫高、腹围、尿常规、体重和胎心等检查和测量,并对常见疾病进行排除,比如葡萄胎以及宫外孕等。第一次孕检需要空腹进行。母子健康档案主要是检查项目的记录,沿用到之后的所有产检。第二次产检  第二次产检在
尿液检查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能有效反应受检者机体的代谢情况,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在肾脏疾病诊断中,尿液检查的应用性极广。多数群体都曾做过尿液检查,但并不知道尿常规检查指标该怎么看,当显示有尿蛋白、潜血状况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本文重点科普尿液检查中的尿蛋白、潜血等相关知识。什么是尿蛋白和尿潜血  尿蛋白也被称为蛋白尿,指的是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多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少量蛋白,这些蛋白均
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幼儿容易对其产生厌倦感,无法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運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增添了幼儿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一、幼儿美术活动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爱好  幼儿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不能与成年人一样以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区域活动是十分常见又极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区域活动的价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区域活动在各个幼儿园的应用越来越多,很多幼儿教育专家与学者都在关注区域活动的深度学习问题,希望幼儿在与区域活动和环境进行互动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与经验,利用自己收获的知识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物质世界,能将原有的经验、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迁移到新的情景中,
科学与艺术都源于自然,同样是人类认识和探求自然真善美的一种手段。在幼儿教育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让二者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是目前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科技教育  幼儿科技教育包含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关于二者的概念,教育界一直都有众多不同的说法。而笔者认为幼儿科技教育更倾向于是科学类的启蒙教育
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冠心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由于冠心病发病的初期阶段,病情存在隐匿性,而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机体易发生胸闷气短、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等症状,若错失最理想的治疗阶段,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在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方案多样。由于治疗措施不同,选择哪种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进而确保更好的治疗效果,控制病情的持续性发展,调节因冠心
对话环境,创设相融性的生活空间  孩子和教师每天都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回归儿童立场,我们努力创设相融性的生活空间。首先,室内外空间的相融可以增加幼儿玩耍的空间,帮助幼儿实现室内和室外无缝对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活动选择。其次,同伴关系与师幼关系的相融,营造稳定、温暖、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让孩子们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逐渐建立亲密感、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有温度的室内生活馆  苏州素有“鱼
总是嫌女儿作业写字慢、磨蹭、说话声音小……作为教师,我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孩子和班上的优秀学生去比较,怎么都觉得女儿毛病多。但是一次动物园之旅,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女儿,并且甘心拜她为师。  一个周末,我们全家来到了野生动物园。中央水禽区有几对天鹅伸着美丽的脖颈,忽而看向远方,忽而把头潜入湖水。女儿忽然说:“都说鸳鸯最痴情,可是它们丧偶后还会找配偶,而天鹅的伴侣如果不幸死亡,就会终身独自生活,绝不
启蒙教育是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启蒙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并且融入各项生活实践之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启蒙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有效性,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启蒙教育的开展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做好启蒙教育工作。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成长与思维模式培养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幼儿心智初开、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