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挽纤县令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山青水绿,正是春耕、春种的时节,大唐益昌县令何易于突然接到一纸公函,大意是刺史崔朴一行10余人乘船沿嘉陵江东下赴益昌开展春耕生产检查和生态环境保护调研考察工作,请益昌县安排纤夫若干、马匹若干,务必配合做好服务接待工作云云。
   去!狗屁调研考察工作,还生态环境保护呢,不就是借个由头游山玩水吗?不怪易于同志有牢骚,实在是益昌是个农业大县,春耕时节大凡能干活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忙着呢:壮年男子忙翻地耕田,老弱的忙栽秧割草,婦女忙采桑养蚕,到哪里去找纤夫啊?古人说得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砸老百姓饭碗的事我老何断乎是不能干的!老百姓的差不能拉,服务接待领导的工作也不能不做啊。易于同志眼珠一转,办法来了。什么办法?自己带头,县衙的干部顶上啊。
   于是在遥远的晚唐时代,嘉陵江益昌段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县令何易于上着短袿,腰别笏板,两腿赤露,身挽纤绳,带着几个手下,喊着纤夫的号子,使劲地拉着刺史一行在江边调研考察。因迟迟不见县令亲自来迎接,刺史崔朴心中不解、不快,忽然那个书生模样、干活特别卖力的纤夫引起了他的注意,这身形怎么有几分眼熟,这声音怎么有几分耳熟?仔细一瞧,这这这,这不是何县令吗?他怎么干起了这营生?没听说他挂印不干了啊!招来一瞧,果然是何易于。再问,何以如此?易于据实报告:“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崔朴一听,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啊,这不是要让人戳我脊梁骨吗?撤,赶紧撤。于是招呼随从赶紧下船,翻身上马,打道回府。
   县令挽纤,不可思议!可这事出自《新唐书·循吏传》,素材源自与何易于同时代的曾任中书舍人、职方郎中的孙樵,绝对假不了。估计中国2000多年封建史上,尤其是承平时代,能这么替百姓着想、放下身段为上官拉纤的县令为数不多。当然在孙樵笔下,何易于为百姓做的事还有为民抗命拒征茶税、自掏腰包为贫困家庭办丧事等等。
   从情感上说,这么富有民本情怀的县令应当前程远大吧。呵呵,不好意思,从史书上看,何易于后来出任过罗江县令,此外再无其他记载,推断起来其仕途应当是止步于县令一职了。倘若让益昌、罗江的百姓举荐官员,何易于绝对人气最旺,可很多时候官场的逻辑恰好是倒过来玩的,官员的升迁是由上级考核决定。虽然何易于治下的益昌“狱无系民,民不知役”,而且“无盗”,可这些都不是那个时代考核的硬件啊。其时考核的要素是税赋收取得好不好,劳役完成得优不优,还有社会秩序稳不稳,直白地讲就是从百姓身上刮油水的手段高不高,让百姓出力不给钱的手段巧不巧,还有捕盗抓贼的手段强不强。当然还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迎来送往、接待上官的礼数厚重不厚重。如此考核标准,即使是排除人际关系因素,何易于也占不了上风啊。盘剥百姓刮民膏脂的事他做不出,征百姓劳役少给钱甚至不给钱的事他也下不了手,治下“无盗”抓贼出不了成绩,更关键的何易于同志还不会搞迎来送往、吹吹拍拍。如此这般,能够保住县令的职位已经是老天爷开恩眷顾了,遑论升官晋爵?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何易于两任县令没有得到上司的青睐,却收获了老百姓的优评,而且让中书舍人孙樵途经益昌时亲闻其事形成文字收入文集,又被史家载入史册,流芳万代。这无疑是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最好回报!以史为镜,坦率地说,何易于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和学习价值。
  童玲/图
其他文献
朋友圈一位老师骂了学生,上了热搜。她看到某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还不知道上进。她就骂:“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哪,你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哪,别怪我瞧不起你。人家XX他妈一个月挣的钱比你妈50年挣的钱都多。你们的素质能一样吗?”她无形中把收入高低与人的素质高低混为一谈。如此一来,话就变味了,变成该老师歧视低收入群体。有学生给她录音,传到网上,舆论大哗,说她一是嫌贫爱富,二是助推社会攀比风气,三是丢掉了从孔子那里
期刊
微信时代,但凡是个单位,恐怕都有一个以上的微信工作群。微信工作群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很多工作群,有效信息常常被大量的“大拇指”“小红花”淹没。尤其是,每逢职位甚高的人物在群里亮相,一个时间段内往往是点赞刷屏。久而久之,对群员来说,点赞成了一种仪式,成了一项任务,甚至成了一个负担。这就让人有点困惑了:大家纷纷点赞,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细节里面有文章。一个小小的微
期刊
青岛作家高伟惠赠的《生命从来不肯简单》随笔集,写得真是好,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其中的《慢点活》,就像是对我说的一样。在这篇文章里,高伟将生活比喻成一条狗:“我不跑了,生活那只狗也不跑了;它追我,就是因为我跑得急;我跑得有多急,它追得就有多急。”說得对极了。   乡下孩子,大多有被狗追赶过的经历。我有时想:狗和人大概是地球上最势利的两种动物了。“人敬有,狗咬丑”,狗是会看眼色行事的。有的狗,你还没有
期刊
前几天,老张因为和妻子性格不合而离婚了。当晚,他约我们几个平时比较亲近的朋友一起下馆子“庆祝重拾自由”。席中,老张感叹说:“婚姻这东西呀,当然需要珍惜……”我们能感受到他想说的话是“婚姻当然需要珍惜,但如果真是不幸福而且无力改变的婚姻,那么结束也未尝不是一种好选择”。不过,老张话还没说完,正好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老李也和他的另一些朋友来到这里吃饭,见我们都在,老李就挤进来先和我们一起喝一杯。老李一边
期刊
宋朝有多么重视读书人?说出来也足以让人惊叹。  作为以后周殿前司都点检,通过“陈桥兵变”武力夺权的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对外首先是收复星罗棋布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推进统一;对内则是首倡科举,兴建学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他安排专人和专项经费,扩建了后周时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国子监的学社和祠宇,在国子监东、西两庑板壁上绘制“先贤”“先儒”肖像,亲自撰写《孔子赞》《颜子赞》,国子监开学之日,他还给来此学习的
期刊
尔墓拱矣,黄土齐下巴矣。李鸿章回望宦海生涯,打禅被团,突然想起某人欠他三升米,无边落幕萧萧下,不尽长恨滚滚来。李中堂喊来小妾红袖子添茶,他要平复心绪;又喊小妾笔墨侍候,他要胭脂添诗兴,即刻挥毫: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就两句?嗯,下头没有了。   这句子好眼熟。曾文正公写过: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养,一,春,三字雷同。这算不算抄袭?当然不算。一,七个字只有三个字同,雷同率仅40
期刊
傍晚,单位老张、老王在院子里散步,迎面走来个西装革履、腋下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主动向他们打招呼:“二位好!散步呢!吃了吗?”   老张、老王有些惊愕,几乎异口同声:“你,你是谁?没见过呀……”   中年男子似乎很吃惊:“哦,我都来半年多了,怎么没见过,不认得?我是孙书记呀!”   老张:“原来,你就是孙书记呀?听说过,但没见过,不认识,请原谅!”   老王:“是不认得,对不起。我
期刊
金庸小说《鹿鼎记》,开篇借吕留良之口,讲述自秦至清帝退位2133年来,围绕“打天下,坐天下”的皇位争夺,过程的血腥与目的的残酷,皆源于“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那只“鹿”。   对“鹿”的态度,史上最坦诚者,首推蒯通。当时,刘邦作为得“鹿”者,把刀架到他脖子上,逼他交代为韩信反叛出谋划策的罪行。《史记》载,蒯通对刘邦指认其会同韩信反叛供认不悔。刘邦听罢,便要一烹了之!   此处,蒯通与刘邦的对话,
期刊
职场上有些管理者,总是盯着员工的缺点不放,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样的心态下,他们觉得自己遇人不淑,没有选对好员工。还有些管理者对员工的优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对某个缺点却永远忘不了。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应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员工就会对他充满信任和希望,就会更加尊敬和拥戴他,干起工作来也会更加勤勤恳恳,工作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管理者就会带领团队创造出更大的成就和价值。   用人之道
期刊
中学同学在某高校任教,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联系。前段时间,他突然现身朋友圈,而且连连发声:请各位同学帮帮忙,为xx大学投上一票吧,完成任务,谢谢!不好意思啊!有人提醒他,应该意思意思。同学马上发送一个红包,附言:一点意思,让同学们每天都锻炼一下手指的灵活度,也蛮好的。   想象手机那端的某同学,本来在讲台上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而如今在朋友圈完成校方交办的任务时,俨然成为街头乞怜的一个半百老人。当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