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条狗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作家高伟惠赠的《生命从来不肯简单》随笔集,写得真是好,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其中的《慢点活》,就像是对我说的一样。在这篇文章里,高伟将生活比喻成一条狗:“我不跑了,生活那只狗也不跑了;它追我,就是因为我跑得急;我跑得有多急,它追得就有多急。”說得对极了。
   乡下孩子,大多有被狗追赶过的经历。我有时想:狗和人大概是地球上最势利的两种动物了。“人敬有,狗咬丑”,狗是会看眼色行事的。有的狗,你还没有走近它,它就开始狂吠,嗷嗷叫着,一声紧似一声,那龇牙咧嘴的阵势和震耳欲聋的分贝,令人畏惧。有经验的老人告诉我:遇到狗这样子时,千万不能跑,你一跑,狗就开始追;你跑得越快,它追得越凶,像个流氓一样;你慢慢地走,那狗也慢慢地跟着,不会跑到你的前面去;你停下来,回转身,与狗对峙,那狗也就停下来,与你对峙;而如果你俯下身子,从地上拣起一块石块,猛地向狗掷去,那狗便立刻夹起尾巴,慌忙逃窜。
   生活,就像一条无形的狗在与我们纠缠。
   我年轻的时候,就像被狗撵着一样,跑得飞快。为了办案,曾经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过眼;为了写个总结,往往挑灯夜战到下半夜;有一次为给单位争先进,“关”在离家一步之遥的宾馆里一个星期,可以多吃饭,但要少睡觉,绞尽脑汁,加工“产品”,所幸最后写的事迹材料获得通过,单位也荣登全国先进行列。
   后来学着搞文学创作。因为被那半句“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的名言所蛊惑,热血沸腾,执着卖力,构思,写作,誊写,投稿,整天弄得不亦乐乎。虽小有成就,但就像在贫瘠缺肥的薄地上种庄稼,种子撒得不少,却收获不大。后来看到那句名言还有后半句:“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是最重要的。”气得我差点将手里的钢笔给折了。
   退休以后,心情真正平静下来了。就像小鸟离开笼子,快活而自由。想看书就看书,想写字就写字,想散步就散步,想睡觉就睡觉。“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这时候,跟随在我后面的那条狗,变成了一只哈巴狗,温顺得狠,听话得狠。然而时间不长,就有人找上门来,约我办杂志,向我谈待遇,我的条件苛刻而简单,就是不坐班,坚决告别早九晚五的生活。有一家单位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让我每天去半天,下午个人自由支配。我觉得可行,答应了。可是一个多月后,他们又婉转提出让我全天上班。我与一位朋友商量,朋友说:你现在就像炒股,好不容易解了套,千万不能再被套牢了!朋友的话坚定了我的决心,从此我就过起了“宅男”的生活,自由愉快,淡定从容,与生活的这条狗悠然融洽地相处着。
   即使按照科学家所说的“人的寿命可以活到一百二三十岁”的预期,我也开始往回折返了。天边已显夕阳红,青春的小鸟早已飞远。我不允许跟在身后的那条狗来追我。要与它好好配合,和谐与共。我不跑,它也不会跑。我要尽量将节奏放慢些,放慢些。享受生活,快乐生活。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赌博有风险。这让很多人模糊了赌徒心态与冒险精神。然而,二者却有本质区别:赌徒心态是明知风险存在,却赌它不会发生,或明知是小概率事件,却赌它会发生;冒险精神是在排除所有已知风险之后,在对未知风险有思想准备和机变预案之后,敢冒未知风险。“股神”巴菲特说:“如果你给我一支有一百万个弹仓的枪,其中只有一个弹仓有子弹,你让我对准自己的脑袋开枪,那么,无论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会干。”也就是说,对于已
期刊
上帝造人也罢,女娲捏人也罢,彼此没有商量过,为什么不谋而合,俱是一男一女呢?有人说男人的生活,是从有了女人才开始的,那么,世界上如果没有男人,人类有延续生存的可能性吗?   再者,上帝、女娲之造人,所设置的为什么都是双手、双脚?一只手照样干活,一只脚也可以跳着移动,何必一定要一左一右,结双成对,互为照应?   男女组成家庭,家聚集而成国,结构为社会,社会则以“结双成对”为通用模式,生发出一系列
期刊
外出游玩,在行踪所至的各处景点,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刻着岁月沧桑的名木古树。   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村口湖边,一棵树龄标为1000年的古樟,枝繁叶茂,浓荫覆盖。树高25米,直径2米,树身一面已枯朽,靠着另一面粗糙、如铁的树皮,树皮裹着的树干,赓续充盈而蓬勃的活力。1000年虽然古老,但比之25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古樟堪称后起之秀。   太湖余山。西村南首,一棵树龄标为1000年左右的榉树
期刊
这件事,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写在3月某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在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越来越严、有效治理基层形式主义的今天,还有人因“形式”不完备被查。一边反对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一边又对不搞“形式”的人实施制裁,真是匪夷所思。   这是形式主义的新表现形式,也是形式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有督查组来,全县各级相关部门一半的干部就得待命。”“督查太多,找
期刊
最近读了清人张潮的《幽梦影》,我发现这部“文艺的格言集”(林语堂语),大部分内容的选取和表述,都使用了对比的方法,彰显了同类的或根本就不是一类的事物的属性、品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人们增广见闻,学会出世入世或为人为文。比如: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锦绣是无字句之文章;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当为花中之萱草,勿为鸟中之杜鹃,等等。   现实生活中,好多事物相互关联,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往往少不了对
期刊
牛年春节期间,家用麻将机忽然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日销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30%。全国最大的麻将机产业集群地——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一位从业者声称“我们已经快供不上货了”。这当然不难理解,疫情期间,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外出旅游不大可能了,怎么打发时间呢?对中国人而言,似乎打麻将就是最好的娱乐方式了。而麻将不但有“机”,且这“机”还愈来愈高级,亦愈来愈方便:轻薄、可折叠、静音,甚至连AI语音控制等五花八门
期刊
韩非讲过一个只有四五十字的小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就凭这一小段文字,让吹竽的南郭蒙冤两千多年。老夫反复琢磨,仅按上述文字推断,真能得出南郭处士乃“滥竽充数”的结论吗?非也,至少事实不确凿。而将板子全打在南郭一人屁股上,冤哉!   韩非是何等高明之士,他抛出一个话题“毛坯”,虽模棱两可,但隐
期刊
陈思炳先生的《攀“大”》一文(见《杂文月刊》2020年11月上原创版)以大量活生生的事实,批评了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显政绩、捞资本,自我贴金、求升心切,为加官晋爵的阶梯而攀“大”的不良作风。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   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地方官员和国企领导不仅存在着攀“大”的不良作风,还存在着攀“小”的问题。   小年龄。前些年,媒体多次曝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个别领导干部逆生长,年
期刊
朋友圈一位老师骂了学生,上了热搜。她看到某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还不知道上进。她就骂:“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哪,你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哪,别怪我瞧不起你。人家XX他妈一个月挣的钱比你妈50年挣的钱都多。你们的素质能一样吗?”她无形中把收入高低与人的素质高低混为一谈。如此一来,话就变味了,变成该老师歧视低收入群体。有学生给她录音,传到网上,舆论大哗,说她一是嫌贫爱富,二是助推社会攀比风气,三是丢掉了从孔子那里
期刊
微信时代,但凡是个单位,恐怕都有一个以上的微信工作群。微信工作群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很多工作群,有效信息常常被大量的“大拇指”“小红花”淹没。尤其是,每逢职位甚高的人物在群里亮相,一个时间段内往往是点赞刷屏。久而久之,对群员来说,点赞成了一种仪式,成了一项任务,甚至成了一个负担。这就让人有点困惑了:大家纷纷点赞,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细节里面有文章。一个小小的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