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命题的元伦理学审视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元伦理学理论为基础,从“应该”、“善”等价值词的意义入手,首先分析了翻译研究中“忠实”命题的性质、意义和功能,然后沿着元伦理学价值推理的逻辑,对“忠实”命题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根据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特点,结合元伦理学家黑尔提出的可普遍化原则,论证了“忠实”命题的合理性,指出了其合理性的根据。 Based on the meta-ethics theory, starting with the meaning of value words such as “should ” and “good ”, we first analyze the natur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faithful ” proposi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logic of ethical reasoning,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loyal” proposition are analyzed. Finally, based on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universal principle proposed by the meta-ethicist Hale, Loyalty "proposition ’s rationality, pointed out its reasonable basis.
其他文献
丰卦的主题是讲明德之丰,其卦辞则讲王者的丰大明德,各爻爻辞则围绕明德之丰讲三个问题:第一,臣子要择明德之主而事;第二,君主的明德亦有被遮蔽的时候,君主的明德被遮蔽后,其
学习研讨清华简《筮法》,获得如下几点认识:首先,《筮法》的背后有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比如八、五、九、四分别在春、夏、秋、冬遇到时称“得”,这是因为四个筮数与五行是对
《归藏》被《周礼》称作“三易”之一,但其在先秦两汉绝少被称引,直到六朝才受到广泛关注。从《归藏》的流传路径来看,无论是六朝时的评论与称引还是清人的辑佚,其源头都是汲
鉴于《易经》文本自身的歧义性和含混性,无法做出统一的标准英译本。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引入描述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从《易经》的英译本这一目的语出发,对《易经》的
布拉格学派从事文学与美学研究的领军人扬·穆卡若夫斯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首次将结构主义理念融入审美价值问题研究。与传统美学多从本体论这一静态视角来研究审美价值不
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14个研究基地、1500多名青少年的混合研究,验证了在文化和环境基础上人们对抗逆力涵义理解的四种命题:(1)除了全球性,青少年身处的文化性、环境性因素都
哈曼是第一个对启蒙运动提出系统批判和深刻质疑的思想家,享有“德国文学全盛时期开山之父”的美誉。随着康德在德国哲学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人们对他批评康德的那些深刻理论日
对于诠释以及诠释创新的可能性的研究,必须超越诠释的范围,首先把诠释置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生命运动中,特别是把它当成人的生命本身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从诠释的“外面”,从环绕人的
牟宗三将中国哲学定位为“生命的学问”,以对比于西方哲学。他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西方哲学以“知识”为中心;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而中国哲学之中,儒家
今天,我们需要藉牟先生之论述和多重的对经典与宋明儒学之诠释,展示牟先生的诠释方式和境界,以建立当代新儒家的生命诠释学。我们有必要以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与内容作为参照,进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