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构想研究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911.09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需要有更加完善的经济法律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但是当前我国经济法中奖励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法中建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討,并对其构想进行简单分析,加深对我国经济法中的奖励制度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法;奖励制度;构想;研究分析
  引言:经济法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律,它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经济法来进行经济活动,将会导致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不利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完善,可以让更多人按照经济法的规定来参与经济活动,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保证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法律保障。
  1.经济法中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只有少数经济奖励领域有相应的规定外,大部分的经济奖励还是倡导式和宣传式,这样就会导致经济法律奖励制度的执行力较小,不能够真正起到该法律的奖励作用,不能够调动人们遵纪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在纠纷救济中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奖励条件比较笼统、模糊,使得许多经济法奖励制度无法实行。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没有对“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这样的规定进行具体的明确和界定。第二,经济法中奖励主体不够清晰。在经济法中,奖励法律的相关规定、规章以及奖励主体不够明确,存在许多法律规定多个奖励主体的现象。还有一些法律没有明确授奖主体。这样会导致奖励制度无法落实,进而影响到法律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在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经济法的奖励名目种类相对较多,其中一些奖励环节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状况,这样导致经济法律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使得不该受到奖励的人得到奖励,该受到奖励的没有得到奖励。这样的经济法律奖励制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调动人们维护经济法律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完善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构想
  2.1明确经济法中奖励主体
  在对我国经济法中奖励制度进行完善时,需要明确奖励的主体。通常情况下,经济法中奖励主体可以分为获奖主体、授奖主体、评审主体以及参评主体等。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会有不同的主体进行参与,因此授奖主体在界定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了明确授奖主体,国家可以建设专门经济奖励机构,对应奖励的经济行为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减少由政府等行政机关授奖的弊端,同时也可以将奖励落实到位,让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能够遵纪守法。对于获奖主体来说,应该要尽量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国家经济法中奖励制度的权利,提升我国经济法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在对参评主体进行界定时,其主要是在经济法奖励制度中希望获得奖励但是却还没有获得奖励的人群,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够享受到获奖的权利,通过对该主体的界定,可以更好的保护参评人的权益。评审主体的确认将直接关系到获奖人和参评人的利益,它作为奖励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由专业人才和权威专家构成,从而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保证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可执行性。
  2.2完善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宗旨和原则
  在完善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是,需要明确其宗旨和原则,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经济的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奖励制度的实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约束,但是一味的进行惩罚或者宣传性的教育,其效果不会特别好。但是通过奖励制度的建立,给予获奖主体更多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经济法律,减少自身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还可以积极监督他人的经济行为,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在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建立完善中,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应当坚持的标注和条件,保持其公平公正性,让经济法律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示范和鼓励全社会遵纪守法的目标。
  2.3完善经济奖励制度形式
  在原来经济法奖励制度中,其奖励形式相对单一,因此要想完善经济奖励制度,就要不断丰富其奖励形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做出不同形式的奖励,从而更好的满足其奖励需求,提升社会群体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奖励中可以将其分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可以包括:授予单位、通令嘉奖、个人信誉、产品称号等;物质奖励可以包括:税收、利润、价格优惠、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颁发奖品或者奖金等。通过丰富的奖励形式,可以满足更多参与主体的需求,让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保证我国经济法的严肃性。
  3.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法奖励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的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可以更好的维护我国经济的安全。同时在这样的经济法奖励制度中能够鼓励更多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雪.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3,(1)
  [2]洪好媛.试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6)
  [3]齐刚.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探析[J].旅游经济,2012,(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科研项目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科研项目管理符合项目管理的一般定义, 因此可以将项目管理理论运用到科研项目管理之中。文章分别从项目的立项审批、执行控制、总结评价阶段三个阶段阐述了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项目的范围、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等,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寿命
期刊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  摘要: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其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对知识产权进行适度的私权保护具有合理性。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制度内在的经济理性进行分析,试述对知识产权进行有限制保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知识产权;经济分析;保护限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表明: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F426.471文献标识码:A  摘要: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不断排放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全国上下以及国内国外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期共同维护人类所处的环境。本文从河南自身发展新能源的现状出发介绍河南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然后通过SWOT方法分析了河南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得出了,河南具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F38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股指期货上市后的活跃度来看,该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量化投资角度研究股指期货的投机交易。首先根据沪深300整体价格走势,然后应用股指期货日内和隔夜策略进行模拟测试,并分析这两个模型的可行性。在建立模型后,用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进行收益率预测,评估日内股指策略的收益情况。最后以风险价值VaR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预测VaR的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妖怪文化作为日本民俗的一部分,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日本的国民性和日本人的特殊心理特性。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日本妖怪文化也对现代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妖怪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谓的“妖怪”,其妖怪文化也具有独特的日本特性。  关键词:妖怪文化;独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21.5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些年来,面对新形势、新的挑战及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不断变化,怎样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更好的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更好的进行先进性建设,更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问题都在考验我们的党。本文从不断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的视角下,对党执政的合法性及其转变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的具体转变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思路。  关键词:群众利益; 执政党 ; 合法性 ; 转变  一、 执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广告在当今这个已进入信息时代的商品社会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广告英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广告英语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告的翻译如同广告的写作一样,应使读者在阅读之后,知道商品的有关信息,产生购买的欲望与冲动。本文结合广告英语的特征,进一步论述广告英译的翻译技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广告可谓无处不在。  关键词:广告英语;特征;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2. 49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全国统计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缺乏行为能力的人占我国的人口比重很大,这部分人权益保护一直是社会存在的大问题,监护信托制度可以将财产进行专项管理,极大地保护了这部分人的权益。在构建监护信托制度时,应当有选择的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度,同时,应当修改一些法律(例如《继承法》中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的规定,注意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避免发生冲突,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德国自二战后,又一次问鼎欧洲的中心。德国经济已经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中国虽离欧洲遥远,但我们对于德国并不陌生,中国与德国经济交往甚密。德国西门子公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德国贸易曾经是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经济体。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具实力的第一大经济体,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业是德国两大支柱产业。德国在产品研发、品牌创新和外贸出口等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31.3文献标识码:A  摘要:“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分别被广泛地运用在中日两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语义上讲,在表达歉意时,二者意义大致相同。然而,“すみません”比“对不起”的用法更为宽泛,使用频率更高。本文将从语用表达和文化两个方面对“对不起”与“すみません”作些粗浅的探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道歉”习惯自然并不相同,这背后所蕴涵的差异所反映的正是它们所指向的不同的文化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