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高龄的大学教授 陈琳 三尺讲台持续耕耘70载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致力于外语教材普及,为我国外语教材树标立本,奠定了中国英语教材的基础。”教育部在授予陈琳“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如此评价。
  “我的教学生涯中,上课和讲座时,从来都是站立着。我希望我的遗骨也永远站立着,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2012年,90岁高龄的陈琳(见图,本报记者金正波摄)腰疾复发,在医院做手术时,曾立下遗嘱”:“停止呼吸后,立即将角膜等取下,交给北医三院备用;将心、肺、肝、肾等制成标本,立在实验室供展示及教学之用。”
  幸运的是他战胜了病魔,挺了过来!但字字甸甸感人肺腑、令人动容,写满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将一切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决心和勇气。陈琳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1922年出生,如今96岁高龄的他依然在英语教育领域孜孜耕耘、默默奉献。
  挚爱教师这份职业
  “今生来世都想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因为做教师能接触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整天和年轻人在一起,会发现自己也很年轻。”说起为什么当老师,满头白发的陈琳笑得爽朗,答得干脆。
  从1948年在南京金陵大学担任英语助教,到1950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校(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至今,陈琳在外语教育事业中已耕耘70载。
  熟悉陈琳的同行和学生都剐道,他上课始终秉持三个“Up”:无论什么时候,上课始终“Stand Up”;一定要有激情,声音要大,即“Speak Up”;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讲课,到时间了一定要“ShutUp”。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这份始终如一的执着、激情和操守,让他赢得了师友的信赖、学生的尊敬。
  “陈老师的课总是风趣幽默,学生听得进去,学得深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李今朝说,他不照本宣科,总能独辟蹊径,即兴毅H吕英文歌曲,外国故事娓娓道来,深受学生欢迎。聊起陈琳老师,李今朝有说不完的故事。1988年,海南省刚设立不久,急需外语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决定在海南设立外语分院,陈琳带着几位老师初到海南,挤在窄小的教室里开展培训外语人才的工作。条件艰苦,但已经60多岁的陈琳从不叫累,全身心投入。白天上完课,晚上还去家访,对学生进行义务学业辅导。
  “今年是分院设立30周年,一些海南的学生专程来北京看望陈老师。”李今朝说,虽然分院只存在了几年,陈老师却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课堂之外,陈琳还积极支教。“上世纪80年代初期,陈老师带着我们去黑龙江、新疆等边远地区,给当地中学英语老师培训。”北京外国语大学退休教师张耘说,年轻老师学习热情高,一位老师为了学好英语,把一本字典都翻烂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当年听过陈老师英语课的学生,如今已是国外一所著名大学的副校长。多年后,他见到陈琳教授,依然激动得热泪盈眶,动情地说:“陈老师,是您当年的英语启蒙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
  亲手编写各类教材
  陈琳不仅坚守三尺讲台,还一直致力于英语大众化普及,为推动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56年,陈琳受教育部委托,参与编写新中国第一部全国大学英语专业通用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改变了此前只能从苏联引进英语教材的局面。陈琳说:“编写教材是一件开创性工作,难度大意义也大。不仪要选用合适的英文作品,还要把中国故事翻译成英文。”
  “1961年,我开始主持供全国使用的英、俄、德、法、西、阿拉伯六语种的‘一条龙’式教材编撰工作,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个阶段。”对于编写外语教材,陈琳依然记忆犹新。1999年,他叉主持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并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小、初、高英语教材。
  “他致力于外语教材普及,为我国外语教材树标立本,奠定了中国英语教材的基础。”教育部在授予陈琳“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如此评价。
  除了呕心沥血编写教材之外,他还第一次把英语课堂搬上了电视荧屏。改革开放之初,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出《广播电视英语课程》。陈琳担任该节目的主讲人,从1978年直争1983年,先后讲授了5年。
  “节目满足当时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和全国人民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一经播出,在全国掀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张耘记得,陈琳在荧屏前讲课风趣幽默,成了一位名气不小的“明星”。
  此外,陳琳还为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制定作出贡献:担任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奥组委外语顾问,成为北京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之一;参与编写《北京市地方标准(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通则)》《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北京市公共场所英语标识提供了标准。
  只要活着我就要工作
  “最近,主要忙于主持修订一套外研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陈琳声音洪亮地说,担任这套教材的总主编,责任很大,争取按照新课程标准把教材修订好。
  陈琳老师家中的书桌上放着各类报纸、教材和外文书籍,每天都会伏案工作一会儿。他常常自嘲,自己是“退而不休”。在离休后的几十年里,陈琳反而更加忙碌。他有一个特制的“月历”,将每一天都安排了详细的工作内容,小字密密麻麻,但一目了然。前些年,他常常是上午刚从外地回来,中午有一场外语讲座,晚上可能还得参加学术会议,有时候直至深夜才能回家休息,次日清晨就要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虽然年事已高,但陈琳仍然笔耕不辍,近年来连续在报刊撰文,阐述其外语教育改革思想。2009年,陈琳撰写《从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一文,建言很有现实针对性;2017年,《新时代需要科学、系统、完整的语言政策》提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急需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语言政策……“只要活着,就要工作。我要争当百岁教书匠!”陈琳说。
  1997年,获得全国科教兴国贡献奖;2009年,被选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2018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在我眼中他是永远年轻的拼命三郎,是永不止步、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张耘从心底里佩服陈琳。
  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陈琳要将一生都奉献给外语教育事业。“是党的教育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使我有机会在教育战线上贡献力量。”他谦虚地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他的信条。从教七十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对祖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热爱,陈琳矢志不渝!
  邢大军据《人民日报》整理
其他文献
2017年諾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童年是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度过的,父亲在保险公司有着体面的工作,而母亲则是一位老师。除了他,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为伴。  在最普通不过的家庭,理查德-塞勒的成长之路也没有过多名校加持的成分。1967年,塞勒毕业于凯斯西储大学,并获得了经济学学士的学位;随后,塞勒便来到了罗切斯特大学,在这里,他完成了研究生与博士的学业,只不过这两个学位分别是文学硕
期刊
现在您参观故宫博物院,从午门进,神武门出,都在中轴线上,而神武门也是故宫博物院中轴线上一个重要节点。在2017年春节前期,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游客在从神武门离去时,会发现神武门口搭起了脚手架。原来,这是在修缮部分边框脱落的“故宫博物院”匾额。  神武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為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外墙所嵌“故宫博物院”五字匾额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40多年来已成为故宫博
期刊
仁宗宠幸宫中的尚美人和杨美人,尚美人恃宠而骄,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对皇后不恭敬的话,皇后不胜愤怒,起来打她的嘴巴,仁宗赶紧跳起来去救,皇后误打中了皇帝的脖子。  古代男尊女卑,男人要鬧离婚通常是很简单的,只要指责妻子犯了“七出”之过,不用什么证据就能办到。然而,古代也有一种人要离婚绝非如此简单,这种人叫皇帝。  宋仁宗和郭皇后两人并不是自由恋爱,而且办结婚手续的时候仁宗并不情愿。选择皇后的时候,仁宗更
期刊
杨菲15岁那年,即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开始专业课学习。那时,他们的课程有曲艺文学、鼓曲演唱、音乐伴奏、诵说艺术、长篇书曲等。担任老师的,也都是像花五宝、王毓宝、孙书筠这些名角,还有骆玉笙、马三立等老一辈艺术家。  1997年,她中专毕业考入天津曲艺团,担任青年鼓曲队、相声小品队的演出及主持工作。这期间,深得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的悉心指导,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的大型演出活动。2003年,她进入北京戏
期刊
2018年8月18日,第八届澳洲国际青少年才艺大赛总决赛暨中澳国际文化交流文艺晚会在悉尼市政厅隆重举行。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是一个展示中澳两国青少年才华的夜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澳洲悉尼当地的艺术团体小朋友、艺术家及家长近200人共赴邀约,以比赛做交流,以才艺缔结友谊。本届大赛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的肯定。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参赞牛文起,澳大利亚悉尼市议员韩以
期刊
[编辑推荐理由]  美国学者阿诺德(Frances HArnold),获得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阿诺德不仅是诺贝尔奖118年历史上第五位获得化学奖的女科学家,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女科学家。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阿诺德承认,女性科学家确实面对性别壁垒和成见,但是她鼓励女性无视这些障碍,并勇敢地跨过去。  阿诺德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荣体教授乔治·史密斯(GeorgePSmith)和英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他的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他是著名的章回小说作家,也是肇始于20世纪初,滥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其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严谨,可谓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有机地融为了一
期刊
一提起西藏,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浩瀚的高原、澄净的蓝天、洁白的哈达,当然还有才旦卓玛。作为新中国藏族第一代歌唱家,从农奴的女儿到人民艺术家,从18岁到耄耋之年,才旦卓玛的歌声婉转动人,那股糌粑与酥油茶的味道醉人心扉。  《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才旦卓玛一路歌唱,她将自己对党、对西藏、对人民的爱都蕴禽在歌声中。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为了家乡文艺事业的发
期刊
张伯伯·张乐平  至今,他记得张伯伯曾对他说过:“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三毛不仅是张乐平的,更是中国儿童的财产,更是中国的国粹。”  父亲·王云阶  结婚时,他父亲专门送给他一幅家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这句话他在父母结婚照上也看到过……  “三毛”今年83岁了。1935年7月28日,有个叫三毛的孩子,在上海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诞生了。70多年前的1947年,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
期刊
孙建宝,1995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史各庄派出所所长。  从警22年,4年巡警、18年派出所,他始终工作在一线。作为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派出所长,孙建宝工作不搞“花架子”,遇事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基层派出所事务繁杂,责任重大,虽然是主管全面工作的“—把手”,但孙建宝仍然每项工作都冲在最前面。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获市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的口头禅是:“我是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