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朗读及小组合作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能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主动創设环境。它是多个器官参与的活动,它能促进对语篇的理解与记忆以致外语语感的构建。朗读可增强学生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语言。
  【关键词】外语学习 朗读 小组合作
  日常的教学中朗读管理保障措施尤为重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四人一组),确立组长,确定职责,定时汇报,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负责的“小组联动”。
  一、朗读的概述
  1.朗读的必要性。在实际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提倡“静思默想”,还要大力倡导“书声琅琅”。日常的教学中总是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比如:“要增加词汇量,要提高阅读能力,要背诵课文,要……”我们通常的回答就是诸如此类这些要点。虽然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但似乎又缺少一些必要且具体且可操作的措施。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要通过反复的、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朗读来增强肌肉记忆,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经常性的朗读习惯。
  朗读对外语学习有什么作用呢?它能调动多个器官的参与,促进理解与记忆:有利于促进听力以及阅读能力发展;有助于促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外语语感的构建。朗读中对所学的句型,文中的重要词语、句组、段落、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都可形成记忆。无疑朗读是模仿的一种好范本。著名的语言学家许国璋教授自身的英语根基就在于启蒙时的朗读和背书。他说:“英文课重名篇朗读,易懂之段即时读即时背。只有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北外教授刘承沛教授也说“朗读和听写是学外语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基础阶段必须坚持,千万不能因为现行各种英语测试不考这两项而放弃。”
  2.朗读是主动创设语言环境的途径与对记忆的促进作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外语学习,不是第二语言学习。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是在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有意识主动地学习和感知(learning),而后者是习得(acquisition)。外语学习是一种有意识地对目标语言本身的注意以期达到记忆和掌握其中的规则的学习过程;而习得则是一种下意识过程,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接受而来的过程。
  其实,外语的学习特点包括知识与技能两大部分,举例来说就像开车一样,只知道交通法则和如何启动、如何换挡是开不好车的,必须在实际的环境下锻炼你的综合能力,即路况的预设判断和预防的措施。这种综合能力是在课堂或练车场是锻炼不出来的。也就是说,语音、词汇、语法是外语学习的知识基础,语言的技能通常指的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些技能都需要在实际环境中锻炼。
  3.朗读催生语感。朗读重复率高了就产生了语感。语感也就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直觉,一个死啃语法或者靠背词典学习语言的人是永远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是外语学习过程。很难做到用英语进行思维。所以,对于把英语当外语学习的人来说,语感显得更加重要。比如朗读一篇文章,读得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就会逐渐增强,产生厚积薄发的效果。
  4.朗读可增强学生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一般情况下,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和不经常朗读的学生,在朗读时就会表现出一种怯生生的样子,一个生词就会让他
  (她)慌不择路,如果仔细听,你就会发现他(她)已将此单词或结构作了弱化处理。语音语调与课文内容严重偏离。因为在他朗读的时候其注意力只有顾及单词读音的时间,而没有去体会和理解句子或语篇行文意义的能力。由此而会产生句子意群停顿不合理,出口的句子让听者不理解的问题。更谈不上语音的悦耳效果了。这样他(她)的自信何在?
  二、如何管理高中外语教学的朗读
  1.如何进行监督和反馈——“小组联动”。如果学生能将一个句子反复正确的朗读,那么他(她)就一定掌握了这句话的结构,从而不必大伤脑筋地专门分析语法现象。我本人在外语教学中工作了三十多年,曾尝试过很多种类的教学改革方式,但我认准的和不曾变过的方法只有一样那就是朗读,每天布置作业时里面必有朗读,第一遍理解,第二遍熟悉,第三遍巩固。每一篇文章如果能保证朗读三遍就达到了对课文熟悉的基本要求。课上用 10分钟齐声朗读单词并专门检查他们课文朗读能引起他们对课文朗读的重视。持续一段时间后,经学生反馈得知,他们记忆单词的效果增强了,以前记住的单词记忆持续时间更长了。在课上同样篇幅的课文现在基本上只需点拨,学生就能基本掌握了。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朗读课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变得更加主动地朗读课文。
  朗读中,由于多种原因,不敢大声朗读,部分学生会被边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将学生分成小组(四人一组),定好组长,确立组员职责,定时汇报,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相互负责。我们把它称作“小组联动” 即一动皆动、一静皆静之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程度与小组的其它成员形成紧密的联系,让每一位学生自己接受其它组员和对别人具有帮助、提醒、督促的责任和权利。
  2.朗读的方法指导。朗读时要有节奏。朗读的速度要保持中速。告知同学们不是一味的快速就是流畅,而是要掌握好意群,有深度地朗读。不能时快时慢,就像有节奏地敲打东西一样,在掌握了一定朗读规则后就能让大脑对朗读的节奏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比如,朗读抒情散文时,可以想像自己就是作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去体验作者的感受,然后深情地朗读这些内容,效果会更佳。
  总之,朗读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必须加强的环节。指导学生有意识,高效率地诵读课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天津教育报.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英语文章的目的,要学好英语教材中的每一课,通过阅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并从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其次,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实现快乐阅读。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选择的阅读英语课外读物,这样才能收到一定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阅读能力 提高认识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学会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
背景: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预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献尚缺乏通过药物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报道。自拟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初中英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如何通过初中英语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就该话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初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及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时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导入阶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它也是我们开展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只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才可以顺利的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达成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就如何结合学生以及所教授内容的特点,尝试多种课堂教学导入的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一、略谈课堂导入的方法及运用  1.游戏导入:小学生天性好动
期刊
项目介绍  汽车三宝是针对车内外清洁的产品,内含净化宝、金钻镀膜及还原膏,产品主要解决车内空气净化,预防车身划痕,车漆及镜面保养,雨天驾车视线不清晰及还原除污等问题。让传统费时的例行保养升级为车主可自行DIY操作,并为车主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驾驶环境同时还原爱车的靓丽本色。  项目特点  1.安全屏障。只需要把汽车镀膜原液均匀的涂在玻璃的表面,再次雨中行车时,所有的雨水会如“荷叶”上面的雨珠一样滑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深入,笔者发现郑州一中提出的匹配新课程改革的“主体课堂”教学理念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但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却不可避免的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践行新课改教育教学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注重教师的主导意识。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主体课堂为主线开展教学,但允许不同科目、课型采取不同手段和方法”和“不同科目采取不同教学手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巧用图表指导小学英语阅读课优势,探讨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运用图表的优势,并提出阅读中运用图表的几个注意点,使图表达到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图表 直观性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东省,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试卷上占很大分值。目前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