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科学的应用多媒体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443-02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WU Ze-jun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Abstract: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more generally, this paper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a number of scientific ways and means of multimedia.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teaching;Computer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步入了我们的学习,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成了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它强大的功能和以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给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1多媒体技术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据教学媒体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来选择媒体,使每种媒体对应的每一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只有很好选定教学课题和教学目标,为能创作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发挥多媒体特长,有效地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多媒体技术起着改变教学方法与模式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介入,使教学模式改变有了足够条件。运用投影、动画、录像、录音等手段辅助于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具有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1.3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的制作中,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单一化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讲得天衣无缝,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然而,有些教师却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上,再用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照本宣科,成为机械的教学模式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而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同样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
  2.2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信息技术虽然本身具有一些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局限性。比如,网络教育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分离,它虽然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但同时也打破了面授教学所特有的那种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氛围佳的优势。
  2.3教学设计能力的缺失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一般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普遍缺乏独立的教学设计能力。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只让学生观看或操控用flash或3Dmax制作的课件,并以此完全替代了实际中的组网操作以及一系列的配置。实际上,教学活动应从具体到抽象,而真实的实验经验属于直接经验,假如不进行真实试验就直接播放试验录相或课件,学生不可能完全而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更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多媒体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
  
  3.1在多媒体教学中要设计真实的背景
  真实的背景资料能够反映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3.2多媒体程序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合作、反思和表述状况
  许多多媒体程序在设计时忽略了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这是一个失误。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从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情景学习强调清晰表述的重要性,通过清晰的表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形成系统,从而纳入认知结构;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
  3.3选择适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
  如今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琳琅满目、层出不穷。例如,MicrosoftPowerPoint、Authoware、Director、Flash等。另外,还有很多处理图片和动画的软件。例如,Photoshop、3DMax等。由于这些软件各具特色,所以,有的软件虽然简单易学,但功能相对较少,交互性差。例如,MicrosoftPowerpoint。不过,对于以演示为主的课目来说,用它开发课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由于网络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度问题,因此,课件开发要尽可能减少存储空间,以保证网络的传输速度。同时,最好选择与网页兼容的软件工具。例如,Flash就是目前开发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理想工具之一。与其它工具软件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可将该软件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直接插入网页,其文件小、下载快、交互性好。
  3.4要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在教学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所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教学工具而以,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操作时间因素,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传统教学之间的进程。例如,在对课程进行复习时,必须要有停顿时间,以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也可以采取将学习要点打印出来的方式,在课后发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同时,多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实践,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林筑英.多媒体教学应用原理与开发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沙莲香,传播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更需要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呢?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
初中阶段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词汇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围绕这个话题阐述了三方面的看法。
近十几年来小波理论研究已成为应用数学的一个新方向.作为数学工具,小波被迅速应用到图像处理和语音分析等众多领域.本文试图从工程和实验角度出发,较为直观地探讨小波变换在
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有社会、家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则更重视教和学的内在因素的发掘,立足于课前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起始阶段,注意兴趣的引发;发展阶段,注意兴趣的维持和提高;结束阶段,注意兴趣的巩固和深化。  一、利用“惊奇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好奇,趋新。好奇心,求知欲尤为明显,这是激发兴趣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打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如何在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是当前中职数学课教改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学生通过数学理论的再实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能够有效地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工学校学生由
通信中数据加密安全性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随机性序列密钥的产生.本文介绍了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以及密码安全中伪随机序列的生成,强调了伪随机序列生成密钥性能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