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医治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卫生院收治的34例痛经病患,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17例,对比组使用西药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61.7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比西药医治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艾附暖宫丸 舒腹痛经贴 痛经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63-01
原发性的痛经一般没有明确的原因,临床检查也没有异常,西药治疗的方式是依据病患的疼痛情况,在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时实施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各种镇痛药物治疗,但这样的治疗方法效果不高。我国中医在女性內调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医治痛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医治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卫生院2011年3月~2012年1月34例痛经病患,根据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17例,年龄层16~25岁,平均年龄(18.3±2.6)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3±0.6)年;研究组17例,年龄层15~24岁,平均年龄(17.2±1.9)岁,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0.9)年。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及纳入标准
所有病患都为未婚女性,且符合妇产科学的确诊标准,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异位症等盆腔器质性妇科疾病多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1.3 方法
研究组使用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进行治疗,患者在痛经前6天起开始服用艾附暖宫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697,丸剂,9g/丸),其主要成分为艾叶、吴茱萸、香附、当归、肉桂、白芍、川芎、黄芪、地黄、川断等中药[1],口服,每天3次,每次1粒,连续使用直至痛经现象消失; 同时给予病患外敷舒腹痛经贴,每隔两天换一次药,贴于神阙穴不稳,持续6天,外敷时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并对贴敷有过敏现象的禁止使用。对比组使用常规的西药医治,对病患实施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治疗(吉林道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099,胶囊剂,包装规格为0.3g),每次一粒,每日两次,口服至月经结束。
1.4 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病症的诊断标准拟定,痊愈:痛经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且经过4个月观察,并无复发现象;显效: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4个月内观察,痛经现象复发次数较少;无效:经过治疗痛经现象无明显改变,且部分有病症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于各项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统计讨论,每一项的参数都使用( )表示,进行t检测,X2表示计数资料,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比照的总有效率为61.7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 讨论
造成痛经的因素比较多,多发于青春期妇女人群,临床表现为女性月经期间前后产生下腹部部伴随痉挛性疼痛,疼痛严重时可以向大腿内侧或腰部扩散,还有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乏力等各种不良现象,影响病患的正常生活。痛经在妇科检查时没有异常现象,因此其多数被归类为原发性痛经。痛经多发生于月经来潮时期,前列腺素的释放和合成增加,其含量的提升会造成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同时痛经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痛经对于病患日常生活的进行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多数女性不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西药治疗仅仅能够在统计症状较为严重时提供药物减缓疼痛感,而大部分病患使用该药物治疗是无效的。因此,中医治疗开始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痛经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引发,使用艾附暖宫丸可以起到化瘀理气、调节肝肾功能等效果,联合舒腹痛经贴可有效起到调经止痛的作痛,且在短时间内减少镇痛[2]。
本文研究结果表现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61.7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由此说明,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比西药医治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孔淑珍.艾附暖宫丸配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63例[J].陕西中医.2013,02(10):156-157.
[2]王海萍.艾附暖宫丸治疗女性痛经和血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4(01):102-103.
【关键词】 艾附暖宫丸 舒腹痛经贴 痛经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63-01
原发性的痛经一般没有明确的原因,临床检查也没有异常,西药治疗的方式是依据病患的疼痛情况,在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时实施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各种镇痛药物治疗,但这样的治疗方法效果不高。我国中医在女性內调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医治痛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医治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卫生院2011年3月~2012年1月34例痛经病患,根据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17例,年龄层16~25岁,平均年龄(18.3±2.6)岁,病程为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3±0.6)年;研究组17例,年龄层15~24岁,平均年龄(17.2±1.9)岁,病程为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0.9)年。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及纳入标准
所有病患都为未婚女性,且符合妇产科学的确诊标准,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异位症等盆腔器质性妇科疾病多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1.3 方法
研究组使用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进行治疗,患者在痛经前6天起开始服用艾附暖宫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697,丸剂,9g/丸),其主要成分为艾叶、吴茱萸、香附、当归、肉桂、白芍、川芎、黄芪、地黄、川断等中药[1],口服,每天3次,每次1粒,连续使用直至痛经现象消失; 同时给予病患外敷舒腹痛经贴,每隔两天换一次药,贴于神阙穴不稳,持续6天,外敷时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并对贴敷有过敏现象的禁止使用。对比组使用常规的西药医治,对病患实施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治疗(吉林道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099,胶囊剂,包装规格为0.3g),每次一粒,每日两次,口服至月经结束。
1.4 评定标准
根据中药病症的诊断标准拟定,痊愈:痛经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且经过4个月观察,并无复发现象;显效: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4个月内观察,痛经现象复发次数较少;无效:经过治疗痛经现象无明显改变,且部分有病症加重倾向。总有效率=(显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于各项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统计讨论,每一项的参数都使用( )表示,进行t检测,X2表示计数资料,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比照的总有效率为61.7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 讨论
造成痛经的因素比较多,多发于青春期妇女人群,临床表现为女性月经期间前后产生下腹部部伴随痉挛性疼痛,疼痛严重时可以向大腿内侧或腰部扩散,还有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乏力等各种不良现象,影响病患的正常生活。痛经在妇科检查时没有异常现象,因此其多数被归类为原发性痛经。痛经多发生于月经来潮时期,前列腺素的释放和合成增加,其含量的提升会造成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同时痛经的发生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痛经对于病患日常生活的进行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多数女性不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西药治疗仅仅能够在统计症状较为严重时提供药物减缓疼痛感,而大部分病患使用该药物治疗是无效的。因此,中医治疗开始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痛经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引发,使用艾附暖宫丸可以起到化瘀理气、调节肝肾功能等效果,联合舒腹痛经贴可有效起到调经止痛的作痛,且在短时间内减少镇痛[2]。
本文研究结果表现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61.7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由此说明,艾附暖宫丸联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比西药医治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孔淑珍.艾附暖宫丸配合舒腹痛经贴治疗痛经63例[J].陕西中医.2013,02(10):156-157.
[2]王海萍.艾附暖宫丸治疗女性痛经和血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4(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