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水位调度对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物种筛选实践的影响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面临多个生态学问题,对消落带进行生态修复的实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筛选物种是生态修复的关键,但多年的群落学观察结果与采用模拟淹水试验、短期定位观测等方法所获结果不一致。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模拟淹水试验方案在淹水季节性、水淹周期和水淹深度等方面的设计与三峡库区实际调水节律不一致。对重庆忠县4年的水位变化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实际调水节律与理论调水方案之间差异巨大;海拔146、152、158、164、170和176m处,非生长季淹水时间分别为294、266、223、167、101和0天,生长季淹水时间分别为68、20、11、1、0、0天。海拔164 m以下,出现生长季频繁淹水胁迫。目前许多模拟淹水试验方案只考虑生长季短期浅淹胁迫,而未考虑非生长季长期深淹胁迫。研究表明生长季淹水和非生长季淹水、深淹和浅淹胁迫对植物适应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模拟淹水试验仅考虑一次淹水过程,不足以反映种的长期适应性。并且,模拟淹水试验仅考虑了种的水淹耐受性,而未考虑现实生境中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组配过程。因此,模拟淹水试验对物种筛选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在未来进行物种筛选时,需重视:1)非生长季淹水胁迫下物种适应机制;2)植物出露后的恢复生长、扩展和拓殖能力;3)消落带形成多年后,植物群落调查、实地种植植物的长期观察。根据消落带不同区域受水淹胁迫的程度,筛选反映植物生活史对策的关键功能性状,并进行植物功能型组划分,以研究消落带不同区域物种分布、种群和群落动态、景观格局规律,这对于消落带生态修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为了了解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转变成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浙江省富阳市庙山坞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
为了研究水田退耕初期种子库的特征 ,在两个不同水位条件下通过幼苗萌发法对洪湖的濒湖退耕田种子库的结构和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库季节变化明显 ,种子库的密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出台为我国高中教育带来了转型的空间,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但"学生发展指导"在现实环境下施行也存在难点,如制度背后蕴含的个体
<正>《心灵捕手》这部影片,笔者十年前看过,现在再看,有更深的感动和感触。看到心理教师肖恩(Sean)给威尔(Will)做心理咨询的那几个情节,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句话"在生命最深
为了探究三江平原沟渠土壤种子库在湿地植物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潜力,该文采用幼苗萌发法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江平原不同开挖年限沟渠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及
<正>同桌是以班级为教学组织形式的中小学校中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与一般同伴不同,同桌因为其物理空间接近的优势,交往机会较多,人际互动也可能增加,建立友谊的可能性也更高
选取黄土地区不同森林植被1)类型的两组4个试验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6年(1988~1993)近70场暴雨洪水的实地观测,对次暴雨(是指一场降雨从开始到终止这一时段)产沙量同森林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
为了解沙埋对沙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特征,比较不同沙生植物耐沙埋能力及其机制,2010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深度沙埋下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盐
望江挑花艺术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多重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受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民间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境地。通过拓展织物面料种类、延伸挑花产品形式、吸收姊
本文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武夷山区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木荷种群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荷种群侵入黄山松幼林向木荷林以及成熟木荷、甜槠、青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