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ad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阳县瓦店乡杨奇村,村民们谁不小心丢了钥匙等物品,就立即会到村里的小学看看,因为在那里,学生们在外捡到东西会第一时间交到学校,很多村民遗失的东西都会在学校失而复得。提起杨奇村小学,村民们总会啧啧称赞道:“这里的孩子经常做好事,素质非常高。”不仅村民们这样说,杨奇村小学的学生也打心眼儿里喜欢自己的学校。每年到学生毕业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学生哭着告诉自己的老师和父母:“我不想离开学校。”孩子们说:“我在学校很快乐。”在安阳县,杨奇村小学成了众人眼里的榜样学校,其教学质量更是从五六年前的全乡倒数第一一跃成为现在的前两名。
  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缘何取得如此成绩?他们靠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记者试图在韩茂功校长那里找到答案。韩校长的答案只有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朴素的人才观是杨奇村小学一系列管理方法的源头。他们把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的优点都一一指出来,在大家面前给予表扬,让教师和学生得到尊重,获得自信。于是,师生的潜力、师生的优点一点点被肯定、被强化、被放大,师生迅速得以成长。师生的成长推动着杨奇村小学成为一所很有特色的农村小学。
  如今,在安阳县各个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争创办学特色,已然成为大家不懈的追求。
  
  多元化评价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区域写真
  
  人人希望自己能成功,个个希望自己能得到肯定和赞赏,是当代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扬起学习的风帆,2009年春季以来,安阳县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多元化评价活动。所谓多元化评价,就是不单以考试成绩论好坏,而是着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也许这个学生学习方面不突出,但他热爱劳动,学校就给他一个劳动之星;这个学生这次成绩尽管只有60分,但他上次成绩是40分,因此学校还是给他一个进步之星。从小组到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从周周亮星到月月亮星再到学期亮星,每个学生都有成为“星”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机会和空间。纪律星、劳动星、艺术星、友爱星、自信星、进步星、孝敬星、体育星……原先学习成绩不够出类拔萃的学生看到了希望,原先得不到奖励的孩子受到了鼓励。任何一个方面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奖励,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让学生充满了信心。各所学校根据实际,用多元化评价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着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主性,着力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人人都是小星星,个个都能亮晶晶。
  教师感言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挖掘自身的潜力、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这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评星过程中进一步转变,越来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越来越能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
  
  “三声校园”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区域写真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在安阳县,几年前就已开始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2009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所学校都充实了图书室,设立了阅览室;教室里建起了图书角,学校的诗词经典诵读、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故事会、读书节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热爱读书,把读书变成了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生命也因此而进一步丰富。如今在全县的各所学校,校长带头读书带动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学生读书带动家长读书,进而带动了全社会读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坚持不懈的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跳绳、打乒乓球、掷沙包、跳皮筋、接力跑等不拘形式、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吸引着学生走进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在教育系统生根发芽。
  安阳县教体局还特别向全县中小学印发了校园歌曲目录,发出了“校园歌曲大家唱”的倡议,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各学校开展的“我能行”学生艺术节、每周一歌、红歌传唱等活动让整个校园唱起来、舞起来、动起来,校园也因此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欢乐的校园吸引了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塑造了学生,而快乐课堂上的教学,仍然是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首要途径。
  在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加强的同时,安阳县教体局提出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每一门学科都能够形成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让每一节课堂都创造出精彩,焕发出生命活力。一年多来,各中小学立足实际在课堂改革上下工夫,语文“四美”教学法、低年级“画日记”教学法、“诗配画”诗词教学、“三组”教学法、“主题说思路”教学法、限时作文自主批改教学法”、政治“五步教学法”、“教学反思模式”等,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关注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和活力,是各所学校始终坚持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教师感言
  如果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教师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欣赏和肯定每一个孩子,那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书声琅琅、歌声阵阵、笑声连连的场所。创建书香校园、歌声校园、欢乐校园,让学生在歌声和笑声中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是广大教师献给孩子们的另一个精彩世界。
  
  习惯养成教育
  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区域写真
  
  中华民族有着众多的传统节日,而每个节日又有它特定的文化内涵。以节日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是便于操作而又使学生宜于接受的好载体。如3月的“学雷锋”活动,三八节的“我让妈妈笑一笑”活动,植树节的“爱绿、种绿、护绿”行动,五一节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青年节为18岁学生举行的成人仪式,母亲节开展的“五个一”知恩、感恩、报恩活动,8月8日健身节主题活动,9月份新生入学后的“讲文明、学礼仪”活动,重阳节开展的“三个一”敬老感恩行动等,每个节日都有独到的设计,每个设计都有生动具体的活动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节日主题活动的系列。
  与节日主题活动相配合,安阳县还向各中小学下发了关于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围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健身”的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养成15种思想和行为习惯、10种学习和思维习惯,具体的目标使教师有章可依。
  教师感言
  社会实践活动、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如何找到一个让孩子易于接受的载体,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另一目标。
  
  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让工作不再成为负担
  区域写真
  
  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一个有着职业倦怠感的教师肯定不能用心去培养学生,一个存在职业倦怠感群体的学校不可能诞生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用幸福塑造幸福,才能得到幸福;用美好塑造美好,才能得到美好。然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以上所有这些的实施成为教师自觉的行动,仅仅靠制度的约束、奖惩的激励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各所学校特别关注、特别强调的又一个课题。
  教育的引导者是教师,能不能让教师的智慧生发成教育教学的能力,决定于教师有没有工作的积极性。杨奇村小学用自己的激励机制把教师组成了“动车组”,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让教师分担学校的不同工作。并且根据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文化底子薄的转正民师,提出教师先学习以提高自己,然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要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教师,提出让教师先俯下身子适应学生,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要求;对青年教师,提出1年上讲台,3年挑重担,5年成为骨干的要求。这种人尽其才的做法,使教师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向,有了干劲。
  学校还建立了亮点激励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的心理动力。他们让每位教师将自己在本周工作中最亮的一点说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优点,互相学习,以此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学校每天把教师的工作亮点记录下来,在教师会上通报表扬,增强了教师的自豪感。
  杨奇村小学的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都拥有了十足的动力,可学校是怎么让这些个体形成合力,连成一个“动车组”的呢?他们把全校的18名教师组成了一个拥有巨大吸引力的团体。教师们在学校的组织下结成了互助组,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如果一位女教师遇上挂门帘、装火炉的力气活,只要言一声,自有男教师上前帮忙;如果谁的家里在农忙季节有一人干不了的农活,其他教师会主动去他家帮忙。甚至女教师的健康检查,学校都会安排车辆去接送。学校细致周到地想着每一位教师的需要,这种温厚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位教师都有了归宿感,使教师自觉地结成一个团队,组成一个“动车组”,毫无怨言地为学校的发展努力,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教师感言
  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的学校为留住一个新教师,不但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还帮助他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逢节假日,学校专门租车送教师回家。有的学校为教职工举行生日庆祝仪式,有的学校每逢节日向教师及家属送上贺卡,有的校长通过手机短信来表达对教师的赞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文关怀,却激发出了教师心灵深处的动力。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目前全县正在积极探索在教师中实行多元化评价,设立不同的奖项,最大限度地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让人人成为英雄,人人感到受尊重,人人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教师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让教师充分感受职业的幸福。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栏目主持 朱亚娟  嘉宾主持 魏智渊    主持人语:  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韩愈的《师说》一向是中国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但是纵观五六十年乃至白话文运动以来《师说》的命运,颇耐人寻味。当《师说》切入不同时代的不同课堂时,它就不仅仅是一篇“古代”散文了,同时也必然地沾染了时代的风尘。对于《师说》这篇文章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古文今读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问题。  究
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转珠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两句诗是说琵琶女一开始就为下面的演奏蓄足了势,作好了铺垫,这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其实,语文课的导入环节如果处理得好,也同样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导入环节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能乱导、滥导,喧宾夺主。我认为,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切题要紧。一堂语文课导语的设计,一定要使学生尽快将思想集中到
日前,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在郑州召开了“国培计划”总结交流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省就“国培计划”的实施情况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对“国培计划”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的负责同志。  记者:什么是“国培计划”?目前在我省的实施情况如何?  答:“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它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
谈到高考的改革与制度建设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我们国家现在的高考与传统的高 ,正面临着不同的社会变革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是一个导向。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而多样化的人才不可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选拔。  所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多元化 ,这也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那么,目前我国高考多元评价制度建设到底面临哪些困境呢。  我认为有四个困境:第一个是认识上
●本期策划 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河南教育编辑部  策划执行 李 序    所谓“教育惩戒”,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如此定义: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起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惩戒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有观点认为,惩戒学生就意味着教育和教师的黔驴技穷。尤其是近些年来,当“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为
【摘 要】对“上海科技启明星”的采访是一类特定的人物采访,被访对象一般是35岁以下,已经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并在自己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学者。现就科技人物采写的切入点、题目、细节描写、结构、准备和沟通、视角选择和评价7个方面对其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上海科技启明星;科技人物;采写  世界科学杂志“今日启明星”栏目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不间断地出版了二十多年,累计访问了200多位“上海科技启
生命的幸运    有一天,有两个小女孩谈起她们的生命所经历过的危险。  其中一个说,她有过四次“蒙难”呢!第一次,是她刚生下的时候,太小太小了,家人都以为可能养不活了,是奶奶把她养活的;第二次,是她小时得了一种什么怪病,是爸爸好不容易从外地赶回来,给她输血,才救活了她;第三次,是她吃饭不小心把鱼刺卡到喉咙里了,是大姑想尽办法才弄出鱼刺救了她;第四次,是她走路不小心,差点掉进了一个深潭,幸亏妈妈把她
9月,金風送爽。教师节——我们教师自己的节日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日子。有了它,全社会又多了一份对教师深深的敬意与关注。当《园丁曲》欢快的旋律再次响起,那种深入心灵的感动瞬间让自己的眼睛湿润了,于是闭上眼,任思绪随激情飞扬……  每天清晨,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踏上那条熟悉的小路,路上不时有学生向我问好,我以微笑回应着,引来路人的不断回眸,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课堂上,我神采飞扬,体会着教学的
在课程改革中,新乡市第十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深深认识到:校本研修和课程开发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视野。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在全校开展了“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系列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之一:端正教师的职业态度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一次“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曾满怀激情地对全国的教育工作者说: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全国教师的模范霍懋征
主持人语:  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各地上的一节关于体验亲情的公开课——“亲情测试”,引起了很大反响,模仿者众,下面提供的即是其中的一个案例。究竟这种做法是否恰当,恐怕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考量,对教育教学而言,才真正具有普遍意义。    教育案例  当初,在《小学语文教师》上读到那篇对王崧舟老师体验作文的批判文章时,我的心头一震:是啊,血淋淋地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