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美术欣赏能力有效提升的迁移策略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g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思路中的“学习领域”中提出“欣赏·评述”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据笔者观察,对流行元素强烈的认同感,对传统和经典的流水账式的记忆,缺失了对经典真正的解读能力,是我们当前美术欣赏流于形式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先入为主的灌输的结果。要提高欣赏水平,加强学生的参与感,需要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参与,需要多种美术活动的相互渗化。这种渗化不是顾此失彼,而是能力迁移的表现。
  关键词:初中生; 美术; 欣赏能力; 迁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38-003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美术课型学生的喜爱程度,笔者做了这样的问卷调查:(可同选几项)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最轻松、最喜欢是欣赏。缺乏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欣赏的视觉角度不够美术化,缺乏与大师、大作的沟通的能力。多数学生仍保有很强的好奇心。
  本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班里进行了教学对比(见案例一)
  案例一:运用了传统三段式欣赏法
  ——学生写评述。课后记录表明:学生对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所写的评述平淡,没有自己的东西。基本上没有超出授课的范围。纪律良好,授课进程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火烈鸟的风格十分特别,它全身火红的矗立着,形象十分夸大,与周围环境有点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特殊的风格,使它成为芝加哥的城市标志。又如我喜欢拓荒牛的形象,表现了深圳人民的劳苦肯干,而且牛的外形栩栩如生,十分漂亮,远远看去真像一头牛在拓荒开地。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欣赏、联想欣赏、创意欣赏,综合美术其他活动进行欣赏创造。先朗诵一段描绘作品的散文。例如对《胜利女神》的描绘:她犹如从天而降,衣带在高速运动的气流中抖动,精细衣褶,飘扬的衣角迎着海风微微作响,海水溅湿了衣服,露出她那优美的姿态。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翅膀,前倾的身躯,宛如一位胜者高唱着凯歌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她虽没有手臂,但仍隐约可以感到振臂一挥的雄姿。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浪漫主义的色彩。请学生在其中寻找对应的作品。然后简单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一些评论家的评价。再挑出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接着用视频简短介绍这一时代的社会其他方面的风俗、特色活动、有意思的现象等。请学生联想现象进行构思或摹画,创作一个有趣的画面。也可策划一组静态或动态场面,把静止的平面的作品转化成美术的其他形式,并说一说你的造型或设计的意图。最后结合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进行体验后二次欣赏。从情况看,班上选择模仿、做造型的较多。其他有剪纸作品等,呈现形式丰富,上课情趣盎然。从以上案例可见,笔者认为在欣赏活动中要体现完整的美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把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学习项目要丰富,便于学生多方体验,活跃情感的想象。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分析与迁移策略
  (一)初中生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分析
  1.学生欣赏课的学习现状。一种良好的习惯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一种固有的思维习惯会阻碍我们的思维发展。经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上欣赏课存在以下现状: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这里的“认真听讲”是指老师口若悬河的讲,学生安静的听,把老师的话当成标准答案只默默接受不消化。没有自己的思想;第二,看“大戏”的习惯,看到眼前的大师的名作,很投入,认为既是名作自然是好的,在思想深处只有认同的念头。叫好不卖座,过于迷信教师,思维形成定势;第三,过于放松随意的心理习惯。错误的认为美术欣赏不需要实践能力的参与,比较轻松,并让轻松自由的气氛弥漫在上课的全过程,在情感上拿名作开玩笑。
  2.教师的习惯模式。经笔者观察,教师的习惯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经典三段式模式。“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并且重点往往在前二项,最后的艺术特色作为尾声,寥寥几句,一带而过;第二种为教学内容、知识点准备的多,重视学生审美过程的少。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唤醒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识,并努力鼓舞、促进审美提高,是我们美术课的目标。第三种为“低眼”看学生。作为专业的美术教师往往用俯视角度看学生,用粗浅的历史加表象的形、色关系打发学生。如何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让经典绽放的更有魅力,老师的心理定势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坚信学生有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美术潜能的可能。
  (二)提升初中生美术欣赏能力的迁移策略
  1.迁移——增加与其他美术活动的联系。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认为:“艺术的智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就是归结三个系统——制作、知觉、感觉。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为,感觉系统的产物是情感。”美术教育基本功能的价值所在。美术的学习是综合性活动的产物,不能阻断学习活动的延伸、发展。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艺术智育的发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亲身体验材质,过程的经历,促进作为有个性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①美术欣赏与造型·表现。欣赏和造型一个是看到造型结果,一个是经历整个造型过程。所以在欣赏上师生更重视审美的获得,忽视了审美的融入与参与。就情感参与的结果来看,为了能沟通制作者的情感体验,可以尝试着理解、体验、模仿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临摹作品,体验造型特点,验证自己的想法;改造作品给予新的注解,形成自己的审美发现、审美观点。如图:
  ②美术欣赏与设计·运用。如果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形成设计的激动、启发、灵感,哪怕是联想,就是欣赏的成功。审美的再创造,正是我们追求的最大审美价值,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可以眼、脑、手并用,在从思维到计划到制作的过程中体验从视觉审美到审美制作,并获得工作、劳动的乐趣。正好我们这儿是中国剪纸之乡,有同学就将两件雕塑作品设计成了剪纸作品。   ③美术欣赏与生活、学习的综合联系。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是生活美术,他们关注的也是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美术元素。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学生的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作为欣赏课的“基地”,在其中寻找欣赏的切口,或在欣赏中充分联系现实。不仅体现大美术观,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不仅发现学科中的美的元素,还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如有学生给《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配上了诗:你的美丽犹如你千年的神秘,流传着无数的传说;你的姿态是你不变的经典,静静地让人世间的俗人揣摩;涤荡了灵魂的人们,流连在你的脚下,聆听着你喃喃细语,述说几千年前的故事;悠悠的历史就这样被你定格。
  2.尝试——多种形式,丰富视觉感受
  (1)再现式。①注重图片展现的方式、时机、次序:当代生活的结构充斥了迅速发展的符号和图像,由于当代强大的技术、社会和经济因素影响普通的美学经验,每一天的美学探索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们呈现的图片又不那么精美,使我们的学生在人类的经典面前变的麻木、陈旧感,视觉的敏锐度减弱,缺乏对经典美术的瞬间感官上的共鸣。呈现时可按风格变化、时间、事件等有节奏变化的进行。或用图片印证事态发展的方法来说明一个中心。
  ②呈现的作品要具有很强的形式感、独特而新颖:选择的图片要有视觉冲击力,图片要有代表性、呼应感、对比效果。代表性指的是作者的、时代的、风格的代表。同时图片要精练,要有层次,不要大量平铺式的,要前后呼应,主题集中。笔者曾听到一位教师给大家看大量的明星的漫画,并让学生不停的猜一猜,学生由兴趣十足到眼花缭乱最后疲惫不堪。
  ③视频材料的再现时间长度要恰当:长了,学生容易注意转移,只关注情节,淡漠了画面给人的第一冲击力;短了,没有余味,不起作用。
  ④分散呈现:太集中呈现容易视觉疲劳,可分阶段分量呈现,使课程中始终有节奏,不断出现优秀作品“养眼”,形成长效刺激,印象深刻。
  (2)模仿式。我把它分成再现模仿、类似模仿、创造模仿。再现模仿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从模仿中体验制作的过程,懂得画家们的创造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解、体验美术语言的构成、特点。类似模仿是指用相似的形和动作模仿作品,如模仿雕塑作品里的肢体动作是许多教师现在欣赏、体验雕塑作品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引导体验其中的规则、文化、历史背景,从而理解作品。例如在欣赏《荷拉斯兄弟之誓》时,让学生想象画面,描述场景,再让学生表演一番,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然后描述当时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特点,及作者的英雄主义情感。接着和其他的类似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如罗丹的《加莱义民》。《荷拉斯兄弟之誓》的舞台悲壮气氛和《加莱义民》真实的悲沧感,凝重的历史感。两者的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就一目了然了。创造模仿式欣赏是指观者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如在欣赏雕塑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我以如果有手臂会如何放置为题,进行设想欣赏。有学生说维那斯害羞了,用手拎裙子,要掉下来了。有认为应该是在梳头发的姿态。也有说希腊是面海的,在海边吹海风,站累了稍息一下。无论何种大胆的设想,都建议他们体验一下她的“S”形站姿。举一反三,就有学生将胜利女神像的头部画成具有漫画色彩的美少女。还从“S”联想到胜利女神的站姿象“V”字形。
  (3)颠覆式。剧作家王尔得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就是颠覆。”笔者把颠覆式分成几种类型:
  添加式的颠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颠覆。如有一喜欢科幻武器的男生说胜利女神是希腊传说中的人,该用希腊式方式表示胜利,但那时的武器太落后了,给她改装一下,应该头带桂冠,手拿激光枪,脚踩风火轮。又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在抽烟。女生的思维相对具有浪漫色彩些,联系到衣服是向后飘的,如果有头部的话,雕塑家也一定会将头发散开,让它有长发飘逸感。迎风而立,英姿飒飒。我把这类叫联想式颠覆。反向式颠覆是指逆向的思维方式,有学生就问:为什么一定认为维那斯的断臂是一种残缺美,如果有手臂的可能更美。无论是做何种颠覆,都保留学生对美的探索的权利和对作品不确定的遐想。
  (4)深挖式。任何优秀的艺术品,光靠别人的转述或传达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作品令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沉思,就要挖掘作品相关的文化和要有情感参与。例如在课前我让学生“看图说话”,给《胜利女神像》配上文字或想象故事,在欣赏《格尔尼卡》前布置看一部反映二战的影片,课中默听枪炮声、哭声等。在挖掘有关的历史文化内容要注意与本学科的联系,所占的比重,要多体现美术语言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上地方课程,结果老师象导游一样花了二十多分钟神情兼备的介绍当地的风光,最后才提到画家曾为这儿画过的画。更像为写游记作业而上的课。也有的老师把美术欣赏课上成历史课、文学课,缺乏美术本体语言,没有把美术的元素充分展示出来并进行运用,使学生误以为美术欣赏就是这些劣质图片加这些历史、人物背景知识和几句重复了无数遍的美术理论。这类较为简单、肤浅,类似“文学常识性”的教学,针对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关于作品的解释。将美术鉴赏变成一种准文学鉴赏,作品的背景、主题、艺术家的生平、趣事,这些也很重要。但脱离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形式分析、批判,介绍就具有了“文学性”,不具有“审美性”了。丢失了学科内涵的欣赏,再套上文化的大衣也是徒有其表,空心汤团一个。欣赏中要有美术文化的体现才深刻,但更要有美术本学科的特色体现,不能牵强的为文化而文化。
  (5)拓展式。这类欣赏我把它分成相似、类同、对比拓展。如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纵向拓展欣赏,我把它叫作相似拓展。毕加索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有明显的变化,一步一步发展成立体派。比较适合拓展式欣赏法。同类风格或同一主题与其他画家的作品的横向拓展,我把它叫作同类拓展。比如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与非洲石雕及古埃及正面律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可以感受、寻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而对同一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对比,我把它叫作对比拓展。作品欣赏适合怎样的方式拓展,要看作品及创造者本身的特点,还要看学生原有美术知识的储备和需求而定。可以“一点开花”,指的是以点带面,顺藤摸瓜,连带欣赏。也可以“花开同点”。将共同的交叉、重叠部分进行拓展欣赏。比如我们的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传统戏剧都会有与美术交叉的部分。在进行美术欣赏时,不妨将他们延伸交叉,以此及彼。
  3.关注兴趣点和偶发行为。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使得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偶尔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时表现出思维断层,对作品的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有自己时代和学识的体现,不是按照教师想的去思考、欣赏。也许不是老师要的,但一定是自己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念头闪动。还有些偶发行为的发生。例如有一个班的一位学生很难为情的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希腊人这么喜欢雕裸体的人?引起了哄堂大笑。其实很多的男生早在座位上对着图指指点点,窃笑了。这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我首先问:你爱自己吗?你对自己的身体是否感兴趣?然后讨论普遍的人们想法和希腊人的人文文化,再到借助于美术对文化的表达方式。可见,对学生偶尔想到的问题要抓住其中可以引发审美认知的元素,引导其进行联想、想象、探究。
  三、结束语
  关心学生的美术成长,关注学生的视觉感受,抓住心灵的触角,从触动开始完成对作品的注意、关心、知觉、探究、理解、模仿、再创造。教无定法,学无止尽。一种方式只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处理能力的验证。有侧重,但不可分割;有层次,但无先后。在欣赏中有技能学习,在技能中有视觉欣赏,在设计中有欣赏,在欣赏中有设计创造。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依托,丰富教学形式,贯通学科知识和完整大美术观。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美术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2011.12
其他文献
据东方网2008年1月3日援引同日《新民晚报》报道,为了摸清中国灵芝宗族谱系,2003年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在上海市农委科技重点兴农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将在国内获得的共150多个
沃尔沃在XC60上独创的能“自动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将汽车安全带到了一个跨时代的领域。而如今,这套安全系统再次升级,加入了行人防撞系统。沃尔沃全新S60将是这套系统的第一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向内膜迁徙的机理.方法: 球囊导管损伤Wistar大鼠颈总动脉,实验组于术前2d开始给与ACEI(temocapril-HCl 10
科学发展,是社会整体的协调进步。从社会整体进步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就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民主是科学发展的生命!本
符号化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话语变迁的载体,既铭写了社会变革,又参与了空间生产。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截取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动荡时代,通过一个核心身体意象——“猴
期刊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到"十八大"规划设计中。体育生态公园的研究是体育场馆馆设施在新形势下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以生态文明视域来考量体育场馆建设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
我们只有一个目的,用尽量少的开销得到最优秀的大屏幕家庭影院。
目的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 ,研究证明克山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高度相关 ,病区居民内外环境中硒和V -E均缺乏 ,补充硒可有效地预防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生。
广西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了解本地区重要资源短缺的状况,强化人们的资源忧患意识。要正确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涵义,宣传现代节约理念:节约是为了发展的节约;节约是以人为本的节约;节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