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所收住的1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进行治疗,48h后若病情无缓解的患者改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直接进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在置管后3d内的临床症状或者体征。结果在非癌性肠梗阻、癌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和大肠梗阻4种肠梗阻类型的治疗中,观察组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日常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教学中成功引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战略目标,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的关键内容。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全新的发展学科,我们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与科学规律,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信息素养则是指为了适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而具备的必要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该根据实际
目的:探讨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560例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一线用药6类,涉及14种;二线用药7类,涉及15种。药
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内容,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学习效果。本文以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为切入点,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  当前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时,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采用探究活动的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没有合理地采用具有针对性教学方式,没有深入探究学习内容,直接影响了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讲,在于让学生始终体会到自己的尊严感,作为教育者,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而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教师,应更多地跟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以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而激动,保存
“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主要是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科学发现,特别是纯科学的原始性创新突破,也就是纯基础研究,在于人们对科学真理的自由思考和不懈探索,往往不是通过人为地计划和组织来实现的。  “技术”指为满足人类需求系统地、反复地设计对象、进程和系统的一种途径。一般认为,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工程”是人类为了满足人类需求,有组织地综合运用多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