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意心象外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正红是我的老友,一位朴素而有内涵的实在人,也是难得的能够把握中国笔墨精髓的艺术家。以往大家更多关注他在书法篆刻方面的成就但却很少知道他在绘画方面的坚持与探索。他新近创作的水墨写生作品,以书入画,写山水境界,笔墨苍润有度,意境简淡空灵,书、画、印融为一体,追随前人笔墨意趣,驰骋其才气,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图式。展卷品读,游目骋怀,心境出入于笔墨随心铺陈的山野景色之间,获得一种澄明朗润的感受。
  我与范正红有心印之沟通,多年来对他的艺术创作十分关注。他从小喜欢绘画,年少时读书刻章之外,在对古画的临摹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从“荆关董巨”到“四王”“四僧”等历代名家,皆能得其要旨,融会贯通。这也是他的水墨画作之所以看上去用笔简括,却能够在山水诗意的表现中做到以无法为有法,“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真正缘由。范正红有多年笔耕不辍的写生经历。他最乐于做的事情便是行走乡野,寻找山川中静僻幽谧之所,对景写意,深度体验自然造化之美,这批具有舒朗清隽之气的水墨作品皆是由此而来。
  山水画作,贵在有气、有势、有境,范正红水墨写生画作的妙处正体现在这三个方面。“气”是贯穿于范正红水墨写生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增加了物象的丰富感与细腻度。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具盛。”可见气是统合山水意境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对范正红写生画作作更为深入的文本分析,或者审视其绘画创作过程,会领悟到作品中隐于无形的“气”,也许才是画面的真正主体。《大洼气息》《溢福口晨曦》《薄雾西乡坪》《太行云蒸气象》《春风峄山》《西泠望湖》《薄雾莲花峰》《灵岩寺透明山》等画作中,那些漂浮在云端、流动于山间、漫行在水上的,大自然呼吸吐纳所形成的气息,无形无色,但只要你入境之中,便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在宇宙生化的氛围中,在一笔一画之间,人人皆可静观自照,体会一种天人合一、托体同山阿的超迈情怀。
  “势”是人格化的山水意象审美品格的内在灵魂,体现的是画家的一种气度和格局。范正红画作的“势”,来自他对山水真境的笔墨感受和位置经营。画作中沉雄博大的山水意象,是人与景相遇瞬间产生的激越情感的记录,或日雄阔,或日险峻,或日灵秀,这些由“势”而生的审美感受,是对造化之美的高度归纳和概括。《泰山傲徕峰》《黄山九龙瀑》《大洼秋山》《大峡谷悬崖居》《挂壁公路》《郭家庄谷口山色》这些作品,尽管尺幅不大,但气象大,似乎咫尺之内囊括万物。范正红将体验到的山水意象统一于情感表达之中,自然地形成了由“势”统驭的画面整体感,带给观者一种鲜明的笔墨感受。
  范正红画境中苍润兼具的笔墨韵味,也反映了他作画所形成的独特美学品格。多年的书法和篆刻经验使得范正红对笔墨语言及内涵的把握具有高度的自信,所以,他能笔走龙蛇,将内心激越的情感埋藏在山水的肌肤之下,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纯粹的美学追求。张仃先生自己的焦墨山水画作是为素食爱好者准备的“全素斋”,范正红的水墨写生画作也是如此。他纯以水墨色入画,因为素而愈显其纯,因为纯而愈显其静,这种单纯、静气、雅致的笔墨味道,在当今充满浮躁之气的画坛显得尤其弥足可贵。
  读范正红的水墨写生画作,画跋与印章是其特色。范正红的画跋文风典雅清丽,往往寥寥数字便能勾勒出呼应画面内容的山水风貌意境,同时又抒写了画外之意,形成书画印高度统一的作品风格。范正红几乎每幅画作都有画跋,有的是记录景物的感悟,如《秀峻回龙山》跋日:“浆水泉之上,回龙山。其势秀峻,今对坐写其姿也”;《泰山南麓》跋曰:“泰山南麓有此小岭,苍而透灵,气息不凡也”;《灵岩夕照》跋曰:“甲午暮春,空气静而秀焉,对坐此峰写之”。有的是记录观景时的情形或感受,增加了临境写生的现场感,如《黄山凤凰源写真》:“甲午春雨后,瀑势劲猛,声喧震谷”。有的是记录景物之人文内涵,如《尼山夫子洞》《峄山侧望》《穆柯寨山峰》等画作的画跋,循着自然风光抚今追昔,回溯历史。题跋于画面笔墨之间以书法记录创作体验,书与画相得益彰,也体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旨趣。作为一位有书法篆刻造诣的大家,范正红自幼便痴迷篆刻,对印章的理解与使用有其独特之处。他的画印立意布局往往兼顾了画面节奏感与韵律感,又能够与写生意境相得益彰,是个人画风的延伸。如“风景丽”“庆云兴”“散也”“湛然”“泠然”等印章,与写生作品互为补充,成为画家心境的精确记录与表达。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为“孔孟故里人”的范正红,是一位深具山水情怀的艺术家。他认为,笔墨与现实的结合是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真正源泉,单纯沉浸在笔墨中画面易流于空泛,只写生没有感悟则缺乏韵味,两者兼具才能真正获得笔精墨妙的艺术味道。笔墨如何才能从传统中生发出来7靠的就是观察生活而超越现实的累积。正是这种对艺术、对生活、对自然的审美认知,范正红师古人之心,而不因循古人之迹,以心中化育出的名山秀水作为创作对象,用笔墨捕捉即时经验悟到的心理感受,笔性中正清和,充满清新之气,将水墨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当代水墨的探索中,范正红是一位坚定的行者。写生画作《大洼秋景》右下方钤有一方刻有“秦吉了”三字的方章,透漏了这位艺术家传承守护中国画笔墨精神、执著求索的心迹。“秦吉了”是陕中方言对八哥的称呼。李白有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愿范正红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能觅得更多的知音,赢得更多的同道。
其他文献
游寿先生1911年入霞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三年后于1914年毕业,1915年再入县女子高等小学读书。  县女子高等小学为其父游学诚创办,附设女子中学部,游寿在女子中学部就读。当时的女子中学部课程注重语文,授《春秋》,兼学历史、地理、算术、日文等,已具备了现代中学教育的雏形。游寿先生曾回忆说:“在女子小学中,全十位同学,六位和我同龄,其他大的长一岁和二三岁不等。这时语文、作文由我父亲亲自来教,
期刊
一般情况下,将春秋文字与西周文字放在一起研究,现根据历史阶段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存在形态。从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成果来看,殷商、西周时期的字体不论载体还是形体都比较统一。殷商文字以甲骨文为主,金文为辅,还包括少量的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西周以铜器铭文为主,还包括甲骨、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到了春秋战国,文字的载体名目繁多,有铜器、铁器、金
期刊
在当代书坛,孙伯翔先生是以书写北碑见长的著名书法大家,耄耋之年的孙伯翔,以其非凡的胆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及在传统的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当代中国书法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在书法理论、绘画方面也多有建树。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伯翔八十寿诞书法展,在全国书法界引起轰动。两年过去了,很多关注孙伯翔书法艺术的人不仅想了解他的书法,还想更多地了解他的书法理论及绘画艺术。因此全面认识
期刊
《九成官醴泉铭》的用笔、结体基本特征  欧阳询在学习继承汉魏隶书、南北朝和隋代楷书的基础上,不仅刻苦临习,虚心求教,熟练驾驭各种书体,得心应手,还不受禁锢,能够大胆突破,寻求笔法、结构和意态的变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体式。  一、用笔平实稳重  保留了魏晋以来二王的楷法,吸收了隶书、北碑以及隋碑笔法一些特征。  以主要的基本笔画变化而言,横画末笔收笔时平收,不同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横画明
期刊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关于题目的选定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我每次看到吴东民的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觉。近些天我有幸看到他的六十幅山水和书法扇面新作,很让我激动了一番。他的经常给人以意外的惊喜的创作历程,在我们几十年的交往中,是我司空见惯了的,但是这次他的扇面作品又让我有了新的发现,于是我又要写些文字了。  聊天时他说,现在的书画界正在向传统回归,跟风和怪异的时代已然过去了。简短的话语透
期刊
吴东民  吴东民,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海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海南省文联巡视员,海南省书协主席,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出版发行《关东民书法作品集》《沈鹏吴东民书画作品集》《吴东民行书千字文》等多部个人专集。
期刊
2015年元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央视网络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系列公益活动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国文联等五部委《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关于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
期刊
书法家写错字为人诟病已久,而写错“诗”也实在不鲜见,而且越是熟悉的诗越容易出问题。这里拈出的两首,有一定的代表性,稍作解析,或能有所启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自题于《疏林秀石图》上的一首诗,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恐怕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这首诗的讹传版本也很多,连《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中国书论辑要》
期刊
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今天,空前的书法遗存为书法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资源,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由此带动当代书法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技术变革的大爆发时期,书法技法的全面复兴是当代书法艺术全面繁荣的标志,无数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年轻学子们正朝着更高的“书技之路”前行!  然而,毕竟书道玄微,“技”只是外衣,穿的再漂亮也是一时炫人眼目,而从心灵发出的光芒才是最耀眼夺目的。起于技、终于心、进乎道,心的
期刊
《说文》曰:“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书法史自周史籀作大篆,秦李斯作小篆,又有摹印者作缪篆等形式,是篆书发展的中兴阶段。自两汉之后,随着篆书实用性的下降,其书写性逐渐被主流书风所埋没。而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碑学兴起,篆隶得到了书家的重新重视,风格表现为提按使转,变化丰富,书写自然流畅,节奏变化明显,逐渐打破了工稳“玉箸篆”的束缚。吴昌硕作为碑学的推波助澜者,其创作于1914年的《西泠印社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