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严谨 楷书范本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成官醴泉铭》的用笔、结体基本特征
  欧阳询在学习继承汉魏隶书、南北朝和隋代楷书的基础上,不仅刻苦临习,虚心求教,熟练驾驭各种书体,得心应手,还不受禁锢,能够大胆突破,寻求笔法、结构和意态的变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体式。
  一、用笔平实稳重
  保留了魏晋以来二王的楷法,吸收了隶书、北碑以及隋碑笔法一些特征。
  以主要的基本笔画变化而言,横画末笔收笔时平收,不同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横画明显地顿笔向下。横画下部比较平,弧度并不明显,更没有重按笔出现的顿角。短横与长横比例悬殊,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结构中间紧凑、四周伸展的态势。
  捺画出锋略带隶意,锋芒比较收敛,角度平缓,无明显捺角。
  转折处的写法,在写横画至折处稍驻后笔向右上微昂转锋向下稍顿,然后,提笔直下。折画的转折处多写成方折,折角干净利索,但不像颜柳楷体那样明显的突出折角(即“小肩膀”)。
  欧体钩画不同的是出笔沿90度平行送出,此时笔尖仍向上,待蓄势作钩,成右圆左尖之势。别具特色的笔法是钩画保留了很浓的隶书“雁尾”之形,出钩之处自然、舒展,平缓而不浮滑。
  楷书笔画中捺和钩是笔法的难点,也是表现个人风格的亮点。欧体、虞体、褚体的捺、钩比较接近,多为饱满含蓄:钩画饱满,呈钝三角形而无棱角,欧体、虞体竖弯钩角度向外倾斜,大于90度,类似隶书的雁尾挑起。
  二、结构追求完美
  我个人认为,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当之无愧的结构大师。
  《九成宫醴泉铭》的结构,几乎称得上是无懈可击。不仅符合“平行等距”的要求,而且还更有变化,笔画之间距匀落,以变化笔画本身的肥瘦来避免呆板,即在整齐中又有不整齐的存在,增添了灵活的感觉。
  1.左收缩右放松,过中求正
  为了适应人们视觉上的均衡感,汉字结构一般多是左让右,上让下。欧阳询更加强调了这种手法,加长横画或其它笔画的右部,使得它的结构更具特色,甚至产生了“过”的感觉。如“年、体”字的主笔横画右部明显多于左部,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字的美观,反倒增加了几分情趣。
  2.字形体势修长
  欧体一般多采取纵势,有人评其书为“戈戟森列”,就是指他的字体修长,其险劲给人以直立挺拔、严正肃穆之感。左右竖笔,上紧下宽,常作成中部向字心凸进之势,精神撑挺。以“葛”、“碧”、“台”、“旧”等字为例,经测量,这几个字的高和宽比值都接近0.618,符合黄金分割比,属于美的形体,如果再长就不好看了。
  从欧体和颜体楷书的外形上进行一下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颜体字形像鼓,往外鼓肚子;欧体字形向里收,像腰,往里收肚子。
  3.中心紧缩,四周伸展
  收缩和伸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欧字体态修长挺拔,与合理的伸缩有很大的关系,只收不伸,只伸不收都不成规矩,也不好看。中心紧缩,就是将所有的笔画向中心集中靠拢,中心部分写紧、写密,这样腾出四周位置使作为主笔的横向、斜向笔画可能伸展,形成直立高耸、修长挺拔的态势。同时,由于伸展的余地大,更可以使字形平稳或险绝,产生联想。
  4.对比变化夸张
  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有的字特别大,有的字特别小,小字多半笔画较粗,大字因其笔画多而显细;一个字中也是长短、粗细不同,这种变化构成了欧书结构对比强烈、夸张适度的特点。总的看,笔画多的字大一些,笔画少的字小一些。这与北魏《张猛龙碑》有异曲同工妙。
  《九成宫醴泉铭》在楷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书法史的贡献
  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特别是楷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对于欧阳询来讲,他之所以青史留名并非是因为有什么过人的政绩和功勋,在唐代,五品官职不过是中层官员而已。即便欧阳询官至三品,也不过是一员闲居无事的文儒老臣了。最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书艺高超、广传天下、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不光是给后人留下了他技艺绝伦的书法精品,还留下了供研究查阅的鸿篇巨制。
  我们可以说说欧阳询的三个看点。
  第一个看点,在公元622年至公元624年的三年里,他在担任给事中的任上,奉唐高祖李渊之命,与侍中陈叔达、秘书丞令狐德蘖、太子詹事裴炬、詹事府主簿赵弘智等十几个人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类书——《艺文类聚》,同时他负责为这套典籍作序并为皇帝写奏文等,起着领修人(即主编人)的作用。
  《艺文类聚》全书引用文献达1431种,共100卷,46部,列727子目,所搜集的由汉代到隋代大量的词章名篇,“多为今世所无之文集”,《四库全书总目》说:“隋以前疑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艺文类聚》所引用的古籍原文,可以作为校勘或辑佚唐代以前著作的重要依据。由于它保存了唐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型类书。一直到晚清,仍然被学者们所重视。可以说《艺文类聚》对于保存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欧阳询自然也有其不可缺少的作用。试想,如果欧阳询只是一个会写字或只有一般学问的书家,唐高祖会委以这样的重任给他去做吗?
  第二个看点,公元627年,作为饱学之士,唐太宗李世民命他和唐代另一位书法家虞世南进入弘文馆,出任弘文馆学士,掌管宫廷图书校正。《唐六典》卷八记载:“贞观元年敕,见任京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有性爱学书而及有书性者,听于馆内学书。……敕虞世南、欧阳询教示楷法”。唐初对在京城五品以上喜爱书法和有书法悟性的贵族子弟、文臣武将专门开班讲授楷法,这恐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办书法学习班了。欧阳询若无水平,岂能够在其中担任总教官?
  第三个看点,唐朝录用选拔官员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如《新唐书》卷45说:“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日身,体貌丰伟;二日言,言辞辩正;三日书,楷法道美:四日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德先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以试而铨,察其身、言。”这就是说,在那时候,你要想当官,一要相貌堂堂,形象魁伟;二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三要字写得好。中国人从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以来,形成了一种习惯思维,即写不好字不能当官。唐代更是如此。四要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你要想当六品官,首先要看你的书法、文理是否优长,这两项通过了,再看你的身体和语言能力。楷法道美是获得升迁机会的最起码条件。书法成为进身仕途的必考科目,可以看出唐代选择人才的标准的确不一般。而其评判的标准也是来自于欧阳询所教授的楷法。《佩文斋书画谱》陈循《芳洲集》说“欧阳,唐人楷法第一”不是虚妄之词。   当然,如果按照这四条标准来考核欧阳询的话,光身材相貌这一条欧阳询就不会过关。因为《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说欧阳询“貌甚寝陋”,甚至传说欧阳询长得像猿猴,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中书舍人许敬宗为此还嘲笑过欧阳询。但是欧阳询的书法写得好,又有学问,这都没有损毁欧阳询的声名和书艺。以貌取人固然不足取,但是如果没有过人的才艺和学问,又怎么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任用呢?
  欧体楷书在中国书法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一、对楷书艺术的贡献
  欧阳询的楷书以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为基础,结合汉代隶书和南北朝、隋代墓志碑版书法,吸收各家的特点、长处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楷书,博采南北朝宏碑巨制,兼有铭石之书与魏晋尺牍真迹之长,刚健险劲,法度森严。他把楷书的技法难度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风格,同时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加以理论化,把楷书的用笔和结构更加确定,使之规范化、程式化。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之大,除二王、颜真卿之外,很少有人可与比拟。他不仅是欧体书法的创造者,也留给了我们宝贵的书法理论著作。如《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用笔论》等,当然像《八诀》和《三十六法》也有合称《欧阳率更书三十六法八诀》的,但传说是他作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最系统的关于字体结构的理论,发前人之所未发。
  二、印刷体的滥觞
  欧阳询的楷书被誉为唐人之首,劲挺端稳,简明爽目,不仅对初唐的书家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也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临习,因此延续至今。唐代由于刻经需要,其字体要求采用规范的正体字,注重字形、位置正确,工整细致,简练易认、制版方便,从目前所见到的唐人写经刻经字体来看,大多不离欧阳询、虞世南等楷法,尤其近似欧体。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开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代。宋代不论是官方和私人刻书,在书写和刻字风格上大多采用欧体,或者兼有欧、柳或颜体之意。欧阳询的楷书,点画饱满,提按、粗细不像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那样明显,横画斜度小,而且多平行,结构严谨,偏旁部首变化不大,形体匀称,长短合度,疏密适中,行阵整齐,明洁悦目,适合印刷使用。因此经后入学习发展成为印刷体文字,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仿宋字”,从这个角度说,欧阳询的楷书在规范汉字形体、继承和传播文化学术方面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后入学习楷书的范本之一
  唐宋以后直到现代,在书法学习的传递中,欧阳询的书法因为于平正中见险绝,最宜初学,已经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明清两朝,儿童学习书法入门多以欧阳询的楷书为法程。晚明有个叫杨嗣昌的人就指出晚明读书入学书的基本途径是“学书莫先于学楷,楷莫逾于欧、颜。”意思说学习楷书不能越过欧阳询和颜真卿。这里我们再向大家介绍一个故事: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用一个例证对欧阳询的书法做出了这样一个很高的评价,他说,唐彦猷得到欧阳询的墨迹数行,勤学苦练,深入思考,最后他的书法名满天下,成为一位书法名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外其他作品
  欧阳询传世书法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据《淳化阁帖》《宣和书谱》等著录,他的各种书体墨迹和刻帖约有六十多种。这其中当然包括有伪托的作品大约有几十件左右。主要是碑刻、墓志,墨迹比较少见。
  一、欧阳询的楷书作品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公认的属于欧阳询书写的碑刻有楷书《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公元631年)、《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32年)、《虞恭公温彦博碑》(公元637年)、《皇甫诞碑》(无立碑年代)等四通以及新近出土的墓志《王女节墓志》(公元636年,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窦娘子墓志》(公元637年,现藏陕西旬邑县博物馆)、《任氏夫人邓通墓志》(公元640年,陕西西安长安博物馆藏)、《丘师墓志》(公元640年,个人收藏,88厘米边长)、《李誉墓志》(公元641年)。由于这五方墓志均没有书写者的名字,对于是否为欧阳询所书,现在也有不同的看法。
  世传还有一些属于明显的假托或具有争议的欧阳询楷书作品,如《兰亭序》《姚辩墓志》《黄叶和尚墓志》等等。这里也说明了只要东西好,有需求,受欢迎,这种翻刻、伪作、“山寨”版现象就难以避免,古而有之,不足为虑。问题在于,即便不是欧阳询本人所写,但只要复制、翻刻得好,不失原作精神,有益于我们的提高,就都可以学习。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原迹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大家熟知的范本都是唐代书法大家摹写或临写的,你能因为不是王羲之的亲笔就不去学习了吗?显然不行。
  二、欧阳询的隶书作品主要有:《房彦谦碑》(公元631年)、《宗圣观记》(公元626年);
  三、欧阳询的行草书作品主要有:
  《行书千字文》现在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据杨仁恺先生考证,这是欧阳询早期的行书作品。
  《卜商读书帖》据杨仁恺先生考证,这是唐人勾填本。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翰思鲈帖》也叫《季鹰帖》。据杨仁恺先生考证,这是唐人勾填本。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仲尼梦奠帖》,据杨仁恺先生考证,这是欧阳询晚年的行书真迹,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法度严谨,如何准确临摹而不至于僵死呢?
  关键是要抓住特点临习。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认识它的概念起步,然后逐步深入了解。即它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都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得到明确的认识。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因此,对于学习欧阳询楷书,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去开展。他有什么是关键,知道他有什么,才能明确自己学他什么。认识不到此点就抓不住特点,就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学了。
  “特点”指事物内在、外在的独特的地方;可以指事物内容、性质上的独特之处,也可以指事物形式上、外形上独特之处。特点就是我有人无。   欧体法度严谨是他的特点,这样说是因为他比唐初和前世的书法家更讲究法度,更注重结构的形式美。法度就是规矩。学习要先学规矩,再讲变化。应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看到欧阳询这样写,还要弄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写才行。
  有人说欧体不易写,容易走向印刷体、馆阁体;也有人说习欧书容易导致谨严瘦劲,使得楷书失去韵致而无味。其实这不能完全怪欧体,只能说学习没有抓住欧体的特征,没有学到规矩要领,不得法。因为自己把经念歪了,而去埋怨经书,是不是有点“怨天尤人”呢?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欧阳询的楷书在唐代楷书中具有很高的成就,因而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以至于很多人面对欧阳询的楷书望而却步。如果我们掌握不到其特点,学不到或者缺少毅力的时候,就简单地归结于对方的失误或不足,似乎也有些不公平了。应该摒弃那种“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心态。
  具体到技法层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字径大小,确定字距和行距。楷书由于讲究成行成列,章法规矩整齐,因此一般都把楷书写在界格中,因此掌握好字距和行距,留出合理、视觉舒服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整篇作品章法的关键,既不要把字写得过于肥大,撑满界格,毫无空间,也不要把字写得很小,过于稀疏,显得太空荡。笔画多的字,把笔画写细些,放轻些;笔画少的字,笔画适当加粗些,写重些。
  二、比例匀称,注意均衡
  1.讲究平行等距
  在字形中出现了比较多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斜向笔画的穿插,要按照“平行等距”的书写原则,安排好笔画之间的关系。所谓“平行等距”,一要笔画方向基本一致(个别笔画少的独体字为了追求变化,可稍有不同),这叫作“平行”;二要笔画之间的距离应该基本相等,这叫作“等距”。写好楷书结构,平行等距原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楷书结构布势中“平行等距”原则可以说是一条最基本的要求,是处理笔画与笔画之间空间分布的依据。
  楷书笔画虽然都有相对准确的间距,但是绝不意味着“精确”。只是感觉上要达到笔画之间的距离基本均匀。有的情况下,还不能一律均匀。
  2.布白均匀
  以“木”字为例,横竖撇捺四个笔画聚焦在字的中心偏上,我们用大小直径不同的圆圈来示意所占的空间位置。我们看到,当撇和捺画的角度不一致的时候,上面的木字撇捺画的角度几乎相等,他们之间显示空间的圆圈也是相等的,由于空间布白基本相等,因此,字形感觉是舒服的。反之就出现了不相等的情况,布白不均匀,感觉也就不舒服了。
  3.互相照顾,穿插避让
  字形相向,多出现在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也包括左中右结构中的三部分)互相迎接,就像两人面对面而坐,伸出手脚,呈相抱之势,但又不能相互妨碍,尤其是左右两部分的撇、捺、提、点等笔画较多时,免不了要互相打架,因此一定要适当收缩,合理伸展,有空就伸,没空则让。如果各行其事,互不相让,锋芒毕露,就无法安排。还有,处理此类字形,固然应互相照顾,不能互相干扰,但还要注意不能走极端,变成“互不相干”的两部分,你是你,我是我,字就松垮而不紧凑了。
其他文献
张改琴是从西北的大山里走出来的奇人,能书会画,气格阔达。江南的山水能养人,字画出来秀气灵动;西部的山水也能养人,张改琴的字画,曲曲绕绕的是黄土坡上的大风,挟裹着天地的阴阳晦明,凭虚构象,取物摹形,方圆刚柔,刚健婀娜,在当代的艺坛颇显其重要的位置与实力。  张改琴的画,基本是陇东陇西无尽的山色沟壑,田垅人家,我能在那朝云出岫、青青苍苍之间听到山的回响。她的山水,有细节,有筋节,也有一个大背景。如果没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革”即将结束前夕,我有幸进入了西泠印社工作。西泠印社虽在篆刻界是个知名的文化单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知道它的人并不多,我也一样。当时领导建议我学篆刻,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从此我便与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习书法至今,大致上说来前十年钻研篆书、篆刻为多,算是打了个书法基础吧。后三十年攻的是行书、楷书。学习篆书当时是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说文部首》开始的。在西
期刊
余自少时习书,初入唐楷,尚不知古墨玄机,也不晓今人如何承继,直觉中,只求中规中矩,取其形似而已。然而渐窥堂奥,愈觉笔墨契合,以形写神,以意传神,所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者矣。  身为女性,习书弘道,不求闻达于世,只追前贤遗风,这一点与男性书道中人应该无异。本人弄墨习文,只是力求传扬出古人眼中的“风神”。早年翻看南宋·姜夔的《续书谱》,乃知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
期刊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八怪”的浮出水面是中国书画史上极其精彩的篇章。八怪之怪,应该是指他们艺术风格的奇异性,从尚古摹拟和主流派的清规戒律中挣脱出来而标新立异。“扬州八怪”其实远不止八人,他们从书斋、田野、官场失意中走来,从全国各地走来,聚集在扬州这个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形成一个庞大的民间阵容,其艺术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说到书法,八怪中的黄慎擅狂草,郑板桥创“六分半书”,金农则戛戛独造“漆书”,他
期刊
“漆书”一词,渊源有自。《后汉书·杜林传》云:“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晋书·束皙传》云:“土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元人吾丘衍之《三十五举》中亦有“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的记载。可见,原始意义上的“漆书”,大抵指代一些以腻漆为墨,书于硬竹之上的,头粗尾细,形似蝌蚪的文字,这无
期刊
2014年是当代中国书法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教育部共同策划、开展了两项对书法教育有着深远意义的活动:“翰墨薪传工程”和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两大活动各有侧重,但都指向书法教育及书法的可持续发展,这似乎预示着书法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  一、两大活动的必要性  中小学书法教育虽然早巳提上日程,但未形成较大的反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育部明令要求的中小学写字课在
期刊
一  多年来我评价一位书家,作品本身固然重要,而我更崇敬具有“思想力”的艺术家,我将之称为“思者”,这是走向“大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书法界的“思者”,其思想要穿越历史,把握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思想基础,以及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有独特的视角把握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把握时代精神和大的审美趋向,当然,还要较为广泛地涉猎一些其他艺术门类,而这一切,张改琴都具备。在一篇访谈答问中,她对一些有深度的宏观问题
期刊
游寿先生1911年入霞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三年后于1914年毕业,1915年再入县女子高等小学读书。  县女子高等小学为其父游学诚创办,附设女子中学部,游寿在女子中学部就读。当时的女子中学部课程注重语文,授《春秋》,兼学历史、地理、算术、日文等,已具备了现代中学教育的雏形。游寿先生曾回忆说:“在女子小学中,全十位同学,六位和我同龄,其他大的长一岁和二三岁不等。这时语文、作文由我父亲亲自来教,
期刊
一般情况下,将春秋文字与西周文字放在一起研究,现根据历史阶段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存在形态。从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成果来看,殷商、西周时期的字体不论载体还是形体都比较统一。殷商文字以甲骨文为主,金文为辅,还包括少量的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西周以铜器铭文为主,还包括甲骨、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到了春秋战国,文字的载体名目繁多,有铜器、铁器、金
期刊
在当代书坛,孙伯翔先生是以书写北碑见长的著名书法大家,耄耋之年的孙伯翔,以其非凡的胆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及在传统的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当代中国书法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在书法理论、绘画方面也多有建树。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伯翔八十寿诞书法展,在全国书法界引起轰动。两年过去了,很多关注孙伯翔书法艺术的人不仅想了解他的书法,还想更多地了解他的书法理论及绘画艺术。因此全面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