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乳头肌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乳头肌功能及形态改变机制,分析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与其相关的因素。

方法

纳入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者50例作为病例组,依据梗死部位分为下后壁心肌梗死组(IPMI组)及前壁心肌梗死组(AMI组)两个亚组。对照组45例。超声定量参数包括:前后乳头肌的纵向峰值应变(ALS、PLS)、纵向达峰延迟时间(DT)、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FS)、前后乳头肌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LC)、乳头肌间距离(IPMD)。比较各组间乳头肌功能及形态的改变并探讨心肌梗死患者IMR的相关因素。

结果

左室重构指标方面:病例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较正常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正常组降低(均P<0.05);与IPMI组相比,AMI组变化程度更显著(P<0.05)。乳头肌功能及形态方面:AMI组DT、IPMD、MLC、APM-AMA均增加,ALS、A-FS均减低(均P<0.05);IPMI组DT、PPM-AMA、MLC均增加,PLS、P-FS均降低(均P<0.05);与IPMI组相比,AMI组的MLC增加、ALS减低更显著,IPMI组的PPM-AMA增加、PLS减低更显著(均P<0.05)。AMI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LVEDV、ALS、MLC有相关性(r=0.71,-0.65,0.56,P<0.05);IPMI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PPM-AMA、PLS有相关性(r=0.65,-0.76,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DV、MLC、DT与AMI组IMR有关联(OR=1.48,1.72,1.54;P<0.05);PLS、PPM-AMA、DT与IPMI组IMR有关联(OR=1.78,1.57,1.56;P<0.05)。

结论

下后壁及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功能、形态损害程度及机制不同,PMP-AMA及DT增加、PLS降低均为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IMR的危险因素,而LVEDV、MLC及DT增加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IMR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阿霉素耐药的甲状腺未分化癌HTh74Rdox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二甲双胍作用于HTh74Rdox 48 h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锚定蛋白Ⅴ-碘化丙啶双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抑癌microRNA的表达水平,以Western印迹检测一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
期刊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颅颊囊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为罕见疾病,发病率约0.13/10万人年,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10%。由于颅咽管瘤的位置靠近鞍区重要结构,如下丘脑、视交叉等,常常给外科治疗带来一系列难题;同时治疗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尿崩症、下丘脑性肥胖、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等,给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颅咽管瘤已被视为一种慢性疾病,应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长
动态血糖监测(CGM)是一种新兴的血糖监测技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可以提供某一时间段内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尤其对血糖波动的评估具有独特优势。CGM是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对糖尿病个体化治疗以及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80%~90%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膳食干预来预防,但是慢性疾病患者仍然消耗了全球医疗资源的80%以上。我们该如何整合这些看似矛盾的证据呢?此篇综述系统地阐述了心血管代谢疾病流行的原因与防治的方法。为更好地防治心血管代谢疾病和促进全球健康,我们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6P(预测、精准、个体化、预防、人群、政策)-3G(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环境、健康的行为)-4I(解读、整合、实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的致病基因GNAS1的突变情况。收集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非病灶处骨髓和外周血标本,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和常规直接测序技术分别检测GNAS1基因是否存在热点突变。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到了2例(33.3%)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存在GNAS1基因热点突变,突变类型分别是p.R201H(CGT>CAT)和p.R201C(CGT>TGT);而常规直接测序技术只检测到其中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2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03例;囊肿型209例,梭形36例。结果243例患儿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术后再次手术9例。其中1例术后大出血,剖腹探查见出血部位为囊肿剥离面渗血,予以缝合剥离面后出血
目的探讨"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入"技术,在小儿腹腔镜Anderson-Hynes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采用"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入"行腹腔镜Anderson-Hynes术3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12岁,平均5.2岁;左侧26例,右侧12例。在解剖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上段输尿管后,自狭窄段下方离断输尿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