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课堂教学片断及评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分发给每四人为一组的学生首次探究的材料:玻璃水槽一只,内置鲫鱼一条,鱼饵三小包):你们想探究鱼有哪些特征吗?
  生甲组(目不转睛地看着鲫鱼吐泡泡):我们想知道鱼是怎样呼吸的?
  生乙组(津津有味地撒放鱼饵):我们想知道鱼是怎样吃食的?
  生丙组(试探着用手揪鱼鳍):我们想知道鱼是怎么游动的?
  师(分发再次探究的材料:镊子、剪刀、解剖盆和若干条细线):在探究过程中,你们想用这些东西帮助探究什么吗?
  生甲组(镊子掀开鱼的腮盖):探究鱼腮的构造。
  生乙组(用细线分别捆绑鱼的尾鳍、背鳍、臀鳍、腹鳍、胸鳍):探究各种鱼鳍在鱼游动中的作用。
  生丙组(用手触摸取出的几片鱼鳞):探究鱼鳞的特点。
  生丁组(在解剖盒中用剪刀剖开鱼肚):探究鱼浮沉的奥秘。
  [评:有层次地提供实物材料,指导学生探究的方向。]
  师:经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一定了解了鱼的一些特征。现在我们重点研讨一下,你们怎么探究鱼是怎么呼吸的,好吗?
  生1:我看到鱼有嘴和鼻子,而且鱼嘴里不断地吐着气泡,我想鱼一定跟我们人差不多,是用嘴和鼻子呼吸的。
  生2:我有不同意见。随着鱼嘴的一开一闭,鱼的鳃盖也跟着一扇一扇的;鱼鳃上有许多像梳齿一样的鳃片,而且腮和嘴靠得很近,因此我认为鱼是用嘴和腮呼吸的。
  [评:有重点地组织研讨,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的结论。]
  师:通过这堂课对鲫鱼的观察和比较,你们对鱼懂得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写下来,做个研讨记录,并进行交流。
  (生分组讨论、记录后派代表交流)
  生1:通过对鲫鱼的探究研讨,我们推想出了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腮呼吸,靠鳍运动,终身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
  生2:根据鱼的特征,我们知道了除鲫鱼外,真鲷、银鱼、刀鱼、金枪鱼等都是鱼,但鲸鱼、海豚、章鱼、乌贼等不是鱼。
  生3:我补充一点,鱼的表面覆盖着鳞片,起润滑和保温作用,但不知道鱼的两侧各有一条虚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4:我也有补充,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起着推动鱼前进、拐弯和保持平衡的作用,好像船上的桨和舵。
  生5:我有疑难的问题,鱼有嘴、鼻和眼睛,那鱼有没有耳朵?
  生6:我有一点不明白,鱼是产卵繁殖的,但卵是怎样孵出小鱼来的呢?
  [评:有条理地做好研讨记录,启发学生课余再行探究,自主发现。]
  总评:本堂课充分体现了自然学科“探究——研讨”教学法的精髓。一是让儿童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探究”教师提供的与所学概念相联系的实物材料;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二是让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难,进行合作“研讨”,运用集体思维,使形象内化为概念,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三是适当存疑,留下悬念,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热情。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仅传播了科学的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探究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探究该群体阅读现状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理工科研究生普遍存在阅读量相对较少,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共存,阅读方向大多为流行畅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伊始,大学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直至今日,仍然有无数学子积极参与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三
近年来。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了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如何发挥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效果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英文标准名称】Test methods for main performance of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中文标准名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以1,2-二氯乙烷和诺氟沙星为原料,TEBAB(三乙基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一种新型的、未见报道的诺氟沙星N-4′位氯乙基化衍生物,并测试了其抗菌活性。考察了反应温度、物
论述了甲醇制烯烃产业兴起的背景、国内外代表性技术发展概况、国内部分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开展情况.针对实际情况,对山西发展甲醇制烯烃的必要性、可行性、政策支持等进行了探
新一轮高考改革即将在未来3~5年内全面展开,关于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解读其主要措施,对高校影响的分析还有所欠缺。新一轮改革有利于高校分流学术型和技能型人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影响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所以,为了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了激励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在能力,需要中职学校开展中职
公共体育场馆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物质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公共体育场馆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稀缺的社会资源,要解决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