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1996年的“软着陆”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民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1990~2003年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年度增长幅度的波动范围显著缩小。特别是1997~2003年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7~9%之间,2003年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GDP增长速度达到9.3%。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其他文献
期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首次揭示的新概念,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之后增加新亮点,有其不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谐社会的内含十分广泛和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金融新秩序(The New:Financial Order)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新著《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中提出的旨在建立“一个激进的金融创新模型”,从宏观层面对长期经济风险进行管理,从而实现“金融大众化”,“把华尔街的客户所享受的利益带给沃尔玛超市的顾客们”的一种全新的经济风险管理理论。
《经济学动态》期4年第7期刊载了汤在新教授《不要把股份制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文章,(以下简称汤文)对我在《经济学动态》期4年第4期发表的《不能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一文(以下简称拙文)进行商榷。既然是指名批评,我愿意做出回答。
过去几年和今明两年间,随着对WTO分行业、分阶段开放承诺最后时刻的不断逼近,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和转型的时限性压力愈来愈大。一方面,改制和转型对制度创新与设计的理论智慧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改制实践积累不足,经验诱致性(empirically induced)制度供给所能提供给强制性(inforced)制度设计的智慧相当短缺。两相作用之下,改制实践绩效不佳,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的基本问题,它关注的是人力资本的最优投资决策,本质上是投资效率问题。传统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主要从微观上对个人投资决策进行分析,而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则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个人动态投资行为进行竞争性均衡的社会福利比较。本文旨在从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对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资本流动分析角度可宽可窄。资本流动若从世界范围考察,可分析资本在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流动,资本的流进流出对各个市场波动的影响及其关联等。若从一国角度考察,则可重点分析一国资本项目下所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及其对一国经济和汇率制度等的影响。
随着金融基础结构的变化,理论上对于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本文对这些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根据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分析了银行的特质性以及未来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趋势对这种特质性产生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权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思想流派逐渐为西方社会科学界认可。女权主义经济学家批判了主流经济理论的方法、模型和主题,主张推翻个人的、完全数学模型化的、以市场为中心的主流范式,建立超越个人观和整体观、以定性分析为主、解释范围更广的经济理论。它明确提出将社会性别分析引入经济理论,重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