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四之死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卢四一岁生日那天,正是六月里最热的一天,除了蝉在树上没命地叫,狗啊鸡啊的都哑了嗓子静静地躲在阴凉处,麻雀们也不见了踪影,一切显得很静也很吵。卢四娘把脸盆里盛上凉水,刚把黑瘦的卢四放进去,卢四爹就进了家门。
   快,抓周,让小四抓周。卢四爹粗门大嗓地说着,声音一下就把小院塞满了。小四是卢四的乳名。
   抓周?啥是抓周?去了一趟县城刚到家就发神经了?卢四娘白了他一眼。
   抓周就是孩子一岁生日这天,在他旁边放上一些东西让他抓,抓到啥,孩子以后就干啥,听说很灵的。我昨天在城里就见到了一个小孩在抓周,觉得新鲜,就问了个明白。卢四爹边说边瞅着坐在脸盆里玩水的儿子,一脸的得意,好像看到了儿子非富即贵的前程。
   拉倒吧,还抓周,咱能和城里的孩子比?咱儿子就是给他个乌纱帽抱着也当不了官,长大了好好种地,饿不着就算烧高香了。卢四娘又白了卢四一眼,就蹲下身子往儿子身上撩水。
   不行,要抓周!为这事我昨晚推着小车还想了一路呢,不能白瞎了脑子。卢四爹说着,一下把卢四抱出来放在地上,就扭身进了屋。卢四的屁股虽黑,但肉嫩,大概被热腾腾的地面烫了一下,他猛地扭了下屁股,哇哇大哭起来。
   卢四娘骂道:真是作孽,去县城给队里推了一次炭,回来能耐没长,长神经病了!
   等卢四爹拿着一本主席语录,一个铅笔头和一张一毛钱的人民币出来时,卢四早就止了哭,在院子里爬得正欢。他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张旧报纸上,想了想,又回屋抓了一把玉米粒,撒在了报纸上。他瞅着卢四,蹲在报纸的后面,挥着手说,小四,来,这边,这边啊。卢四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了目标,小身子像加了油门的拖拉机,“吭哧吭哧”爬过来。爬到报纸前停住了,小家伙脑袋梗着,出神地看着报纸上的几样东西。卢四爹一阵紧张,他看了眼面前的主席语录,又看了眼那张皱巴巴的一毛钱,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卢四一扭头,身子竟快速朝盛满水的脸盆爬去。卢四爹还没反应过来,他的手已经抓到了脸盆,身子一挺就想进去。可还没进去,脸盆一歪,水就出来了一大半。卢四大概觉得清凉,小眼半眯着,咧嘴咯咯咯笑个不停。
   坏了,坏了,一盆水有啥好呢?卢四爹嘟哝着,一脸的疑惑。
   你就折腾吧!你说小四大了能干啥?你说啊?卢四娘说完,把后背撂给他,抱起成了泥猴的卢四就进了屋。
   院子里一下空阔起来。墙根阴凉处的几只鸡飞一般跑过来,头也不抬地啄着报纸上的玉米粒儿。
   去你娘的!卢四爹像是刚睡醒,又像是被人打了耳光,突然狠狠一脚踢在了鸡腚上。鸡惊恐地叫着,眨眼就没了踪影。
  2
   别说,卢四渐渐大了,还真应验了抓周的事儿。
   那时,卢村四周到处是三四米深的大湾,听老人说是早年修建护村的土围墙时留下的。湾边长着清一色的柳树,很粗,有的枝干歪斜,整棵树就匍匐在湾面上。那时雨水多,到处的湾湾叉叉相连,湾里常年有水也有鱼。也不知鱼是哪里来的,大多是鲫鱼,也有鲤鱼,但少。一到夏天,大人孩子抽空就往水里钻,扎猛子、玩狗刨,天长日久,卢村的不少人就练就了一身玩水的本领。
   卢四算是玩水的佼佼者,幾十米宽的大湾,他能一个猛子扎过去,浮出水面喘口气,再一个猛子扎回来。浮出水面时,卢四的手里就多了几条半搾长的鲫鱼。那鱼鼓着眼,一个劲地在卢四手里摆尾,像撒欢,更像是挣命,鳞儿在阳光下闪着幽幽的银光,引得不少孩子聚拢过来。人们瞧见了,有拍手叫好的,也有不服的,说在死水湾里耍这点儿把戏不算啥,有能耐去大江大河扑腾几下试试。卢四听了,啥也不说,就笑笑,用破上衣兜着鲫鱼回家了。那阵子,卢四的几个哥哥都娶了媳妇,卢四爹像一条秋后的老黄瓜,干干巴巴,已经消耗得没有多少水分了。好在卢四隔三差五捉几条小鱼回去,没油,卢四爹就加点盐用清水煮,吃的那个香啊。等初冬湾里的水结了冰碴时,卢四爹已经蓄足了精神,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他见人就夸卢四玩水的能耐,说全卢村湾里的鱼就是给他一人准备的,啥时馋了啥时抓,现在这鱼吃得都快反胃了。没办法,没办法啊,谁让我摊上这么个儿子呢!卢四爹摇着头,一副自足的样子。也许周身沾了鱼腥的缘故,几条瘦狗瞪着眼紧紧地跟着他。有人就说,老卢头你里里外外快浸成一条老鲫鱼了,当心摔倒了让狗生撕了你。
   那一年,到处学大寨,卢四和十几个劳力被大队派到黄河以北的惠民县改良盐碱地。回来时正赶上汛期,黄河上仅有的一座小浮桥被冲得七零八落,大伙儿又推着独轮车,一下傻眼了。同去的人中都有家有口的,就卢四是个生瓜蛋子。他们在盐碱地待久了,身上的荷尔蒙鼓胀得厉害,本想昼夜兼程赶回家和老婆好好温习一下功课的。这下倒好,看着浑黄的河水在眼前滚滚而去,情绪顿时像快要渴死的秧苗,蔫了。几分钟后,人堆里骂娘的、骂狗日的、想操黄河的,都一股脑溜出了喉咙。
   卢四瞅了瞅满肚子牢骚的同伴,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去附近村子老乡家借住几天,等水小了修好了桥再走吧,我回去给你们请假,保证少不了工分。说完,一下把小车扛在肩上,就下了黄河。大伙儿蒙了,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见卢四已经游进了黄河一大截。也怪,他的胸膛一直露着,身子也直直地,在湍急、浑黄的水中很惬意地飘着,他腾出一只手,朝大伙儿挥了挥,继续朝对岸飘去。眼瞅着卢四的身影变小,大伙儿又是一阵感叹。想不到这个黑瘦的小子这么大劲儿,扛个小推车跟玩儿似的。更想不到的是他还有这么一手,这么急的黄河水居然挡不住他,也不知狗日的老卢头儿当年用什么屌办法捣鼓出了这么一个儿子。
   等大伙儿疲惫地回到家,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他们稍事休息,吃饱喝足就开始抱住老婆抖擞身上的荷尔蒙。瘦身了,也无味了,才有一搭无一搭地问起卢四是不是早回来了。一问,都吓了一跳,卢四不光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大闺女。那闺女模样俊俏,身段匀称,那叫一个好啊。卢四这家伙就是有福,前几天放了一挂鞭炮,那闺女就成了他老婆。这些天一直闭门不出,日夜做新郎呢,估计也快被那女人掏空了。其实,这工夫最高兴的是老卢头,没花一分钱彩礼,就白得了一个赛天仙的儿媳妇,也不知他家祖坟上冒了什么烟?女人们荤一句素一句地聊着,男人们支着耳朵用心地听着,偶尔干咽几口唾沫,想说话,却被一肚子的话噎住了喉咙。    几天后,大伙儿见到卢四,居然精神抖擞,满面春风,手里提着一大串用苇草串起来的好几种杂鱼。问起,才知道他是专门到村子西边七里处的弥河里捉的,给媳妇补身子的。大伙儿就笑,说补身子的应该是你啊,你小子弄事怎么老是不按规矩出牌呢?卢四就笑,不答话。
   有人问:卢四,没想到你玩水真有一套呢,那天在黄河里胳膊还不划拉,是啥绝技呀?卢四大嘴一咧,说屁绝技,那是踩水。
   哦,踩水?听说过,头一次见呢。厉害,厉害!大伙儿是一脸的真羡慕。
   那你媳妇是怎么来的?过黄河时还光棍一根呢,怎么到家就带回个大姑娘?不是在路上捡的吧?
   卢四又一笑,说还真是捡的。
   你小子倒学会顺杆爬了,你再捡一个看看?那是活生生的大闺女,可不是一个茄子一棵葱,真是的!
   正聊着,就听见有人喊卢四的名字。是一个女人,远远地站在卢四家的破柴门边,边喊边朝他招手。一团火红的衣服像盛开的牡丹,灼人眼目。
   卢四哎了一声,快步走了。
   你看,怎么说走就走了?你倒是说说怎么捡的啊。大伙儿望着卢四的后背,一脸的遗憾。
  3
   转过年来的夏天,天气还是出格地热,社员上午和下午收工后,大多端着饭碗到街上的树下吃。凉快,也趁人多胡啦八侃消磨时间。县里来了个姓丁的驻村干部,专抓农业生产的,很年轻,雪白的衬衣扎在裤腰里,头发也弄得油光光的,挺招人看。听说他在城里特别不安分,脑子总喜欢弄些新鲜好玩的东西。这不刚来没几天,就嫌闷了,晚上吃饭时,对大队长卢茂才说,你们村也没个体育场所,篮球乒乓球啥的更是屌球没一个,人没事就知道凑一起瞎聊,除了不聊文化,啥屁事都聊,多没意义啊。我听说村里的男人大多会水,咱何不来个玩水比赛,多少给点儿奖励,热闹一下嘛。
   看着小丁迫切的眼神,卢茂才忙说,好啊,这个随时可以比赛,要不大晌午的大人孩子也都下湾瞎扑腾,闲着也是闲着。
   小丁一笑,说你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不会亏待你,等玩水比赛成功后,咱再搞个读诗大赛,到时候我让县广播站的同学写个稿子一播,说不定你卢村就名声在外了。你想想,一个村子的农民又种地又搞体育,还时刻忘不了学文化,那时你卢大队长想不红都不行!
   卢茂才越听越高兴,说好啊,我这就下通知去。
   村里的会场在大湾的旁边,湾边的一棵歪柳上挂着一口铁钟,卢茂才刚敲了几下,就把卢四两口子引了出来。卢四的家紧挨着会场,每次敲钟都是最早出来。一会儿,会场上就聚了不少人。卢茂才刚把要比赛的意思说了,就有人急了,你就说怎么个玩法吧。
   玩法?这个简单。卢茂才说着就扭头喊卢四。他说,卢四,明天晌午比赛时,你捎个碗来,我闭着眼朝大湾里狠劲一扔,大伙就钻水里去摸,谁先摸上来,谁就赢,奖一个男劳力两天的工分!
   真的?说话可要算数!大伙儿嚷嚷着,兴奋得像捡了个大元宝。见卢四没吭声,又都抻着头瞅月光里的卢四。
   卢四光着膀子坐在地上,大口抽着纸烟,好像啥也没听见。
   卢茂才轻轻踢了一下他的后腚,说卢四你怎么不说话啊?说说你的意见。
   卢四说,我没意见,我又不参加。
   你不参加?为啥?你是咱卢村公认的玩水高手,你不参加,那个得第一的也没脸面啊。
   卢四说,就那点工分还不知秋后能换几两粮食,不值得折腾。要我看,咱一个大队也别太小气了,奖五斤小麦,当场兑现。
   对,就五斤小麦!大伙儿又随着喊起来。
   卢茂才嗓门突然高了,说你们瞎起什么哄!我过会儿和县里来的小丁商量一下,就三斤小麦吧。咱比赛就是玩嘛,可别指着下湾摸个碗就发财!
   嗯,也是。不少人又附和起卢茂才来。
   卢四没说话,把烟头狠狠踩了,拉起老婆就要走。
   这时,小丁不知啥时挤到了人前,对卢茂才说,五斤就五斤吧,明天大伙儿好好比赛,得冠军的我会瞅机会向县里的游泳队推荐,说不定就吃公家粮了,到时可别忘了我。
   大伙儿高兴得直跺脚,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比赛马上开始。不要说得奖的冠军要向县里的游泳队推荐,仅五斤小麦,对所有卢村人来说诱惑力就太大了。一个家庭一年才分几十斤小麦,磨成面粉就更少了,除过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打打牙祭,平日里根本就不舍得吃。那年月,小麦金贵啊。
   临散会,卢茂才拍了卢四的肩膀一下,说你小子还真会抬价,明天好好比,不要忘了顺便捎个碗来。
   卢四两口子回到家,月光透过破窗户洒了屋里一地银光。老婆和衣躺在炕上,望着空荡荡的屋子,问卢四,明天摸碗没事吧?
   卢四说,没事,一摸一个准。
   先别吹,你踩水是好,可扎猛子摸东西,狗蛋、栓子也挺能的,虽比你差些,可五斤小麦会让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儿。
   老婆显然有些担心,又对卢四说,要不咱想想办法?
   卢四说,这有啥想的,明晌我尽力就是。
   明晌就晚了,这五斤小麦必须是咱的!咱要把日子慢慢过得好起来,不能受穷,让人看不起!老婆嘟哝了一句。
   卢四听了,心咯噔了一下,思绪也扯得远了。
   當年,卢四扛着小车踩水过黄河,快到岸边时,就看到了一个被水冲下来的人。出于本能,他丢了小车,全力救下了水中之人。等拖到岸边,才发现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现在的老婆。女人救活后,一句话不说,一双大眼睛不眨地看着他,卢四走一步她就跟一步。卢四心疼她,二百多里地,走走停停,几乎是背着她回来的。事后才知道,女人被他的酒鬼爹许给了一个大她二十岁的男人当媳妇,那男人不光老,还瞎了一只眼。而爹穷得要命,要的彩礼竟然是二十斤地瓜干和一斤散白酒。女人受不了,就偷偷跳了黄河。女人命大,卢四更有福,不几天,女人那么好的一个身子就在破炕上情愿给了卢四。卢村人都说卢四白捡了一个媳妇是不对的,确切说是他用一辆小推车换来的。    那一夜,卢四和老婆叽咕了很久,几乎没怎么睡。
  4
   第二天晌午,卢茂才和小丁赶到赛场时,大湾旁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卢四、狗蛋等十几个比赛的也穿着大裤衩做好了准备。小丁说了几句开场白,卢茂才又补充了几句,无非是大伙儿好好比赛,拿出卢村的最好水平,争取能进入县里的游泳队等等。说完,小心地把装着五斤小麦的簸萁放在地上。金黄色的麦粒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饱满,颗颗晶莹,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不自觉地闻到了沁人心脾的麦香。卢茂才干咳了一声,随手把一只黑不溜秋的哨子塞进嘴里,又接过卢四老婆递来的粗瓷碗,朝卢四他们晃了晃,一下扔了出去。碗在水面打了个飘,激起了几朵水花,不见了。卢茂才两只腮帮子一鼓,“吱”的一声哨响,那些参赛的都奋力一跃,一猛子朝湾中央扎去。卢四笑了一下,带着几丝狡黠,不急不慢地一个鱼跃也朝湾里扎去。但这次的动作明显不如以往矫健,身子跃出不远,就“扑”的一声落进了歪柳附近的水面上,这多少让看热闹的人多了一丝遗憾,都觉得卢四没有拿出比赛的最佳状态。不一会儿,水面上就露出了一个个脑袋,急急地换口气,又沉没在水中。岸上看热闹的人,个个伸长了脖子瞪着眼,唯恐漏掉了最好的景致。足足一袋烟的工夫,狗蛋一手举碗,一手拍打着水面,兴冲冲地游上岸来。
   岸上立马一阵儿嘈杂,有人喊起来,卢四,你的绝技呢?
   卢四,你小子这次遭背运了,快上来吧,小麦没你的份了!
   卢四老婆更是满脸的焦躁,一改往日的温柔,喊得也凶。狗日的卢四,你想气死我啊!你脑袋被驴踢了?你死水里吧!
   又过了一袋烟的工夫,水里的人早都上了岸,可卢四连头也没露一下,卢茂才和小丁这才慌了,觉得卢四本事再大,这么长时间也该出来换口气的,赶紧让狗蛋他们下水寻找,十多个人摸遍了大湾的角角落落,也没摸到卢四的一根汗毛。卢茂才心里暗暗叫苦,隐隐觉得出大事了,又令几个生产队弄来了四台抽水机从大湾向外抽水,浑浊的湾水从碗口粗的胶皮管里一个劲地钻出来,卢四老婆站在旁边,神情木然,泪水早就淌满了脸。
   临近傍晚,人们发现卢四的两条腿紧贴在歪柳的树干上,脚丫子朝上,像在玩杂技。大伙儿七手八脚去拽他,竟不动,顺着身子往下摸,才发现卢四的脑袋和脖子卡在了歪柳的树根里。大伙儿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的脑袋拽出来,等弄到湾边上,卢四早就冰凉了,他的眼睛大睁着,脸竟憋成了紫茄子。他老婆“哇”的一声,边哭边不停地捶打卢四的胸膛。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说死就死了,的确让人心疼。大伙儿唏嘘着,就凭卢四玩水的本事,一个猛子扎多远啊,可谁知竟被湾边几条交叉的树根要了命,都觉得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
   等发送了卢四,天气更热了,小丁也觉得更加烦闷,就找了个理由回县城了。卢四老婆整天哭哭啼啼的,身體明显垮了,卢茂才看她可怜,就让她每天帮大队敲敲钟、烧点儿水,干些琐碎的营生,但给她一个男劳力的工分。卢四的死让老卢头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觉得儿子肯定是遇到水鬼缠身了,要不就凭他那水性,怎么会死呢?想多了,神经就出了问题,整天闭门不出,村里再也没人听到他夸卢四玩水摸鱼的高超本领了。
   那年夏天,出奇地干旱,几个月滴雨未下,大湾很快就见了底。湾底的淤泥被太阳暴晒后,分裂成一片片瓦状的小泥块。远看,像蛛网,更像一些难解的符号。
   一天,一群孩子在湾底玩耍,突然,一个男孩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哎哟”一声,弯腰从歪柳裸露的根旁摸起了一只粗瓷碗。此时,卢四老婆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正站在湾边望着歪柳发呆。她瞧见粗瓷碗,浑身抖了一下,疯了般冲到孩子身边。给我!给我!这是俺家的!她吼着,一把夺过粗瓷碗,像怕被人看见,塞进怀里,快步朝家去了。
   呸!臭娘们,一个破碗,大惊小怪的,你想吓死我啊!男孩望着卢四老婆的背影,低低地骂了一句。
  责任编辑/董晓晓
其他文献
纪德见过母亲素芝年轻时的一桢照片。古色古香的花盆边上站着个穿紫色棉袍的姑娘。戴着黑边眼镜,长长的刘海,似一道帘,双眼包皮的眼睛在后面晶莹,笑容有点媚,那手上戴着景泰蓝的戒指,好似一派富家小姐的打扮。   照相时,还是民国,那一年,素芝十九岁,给人家做童养媳,人家追着要圆房呢,那一天,两个亲戚的嫂子陪着她到三十里外赶集,为的是买回成亲的衣裳。   大清早地爬起炕,简单梳洗,脸上拍一点蛤蜊油,翻出
马家河是没有河的,就村子门前一条小溪沟,一步就能踩过去。马家河有名的就是村子口那块大田了。二三十里外的人都知道,马大田。马大田可大着哟,能收两百多挑谷子。早晨太阳刚露脸就起来,围着田埂子走不上两圈就吃中午饭了,你说大不大?   其实,在马家河更出名的,就要数马皮匠了。马皮匠那个手艺活儿,在整个三湾镇一带都是排得上号的。传统手艺,三湾镇就出做皮匠活的。顺着镇子口数起,一条古街子两边不下二十家,都一水
村西王二愣的老爹死了,按照当地的规矩要三天后才能出殡。虽是正月,可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厚厚的积雪还没融化,王二愣家外屋墙上挂满了白霜,王二愣老爹的遗体就停放在外屋门旁的柴禾堆上,穿一身黑色的粗布装老衣,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毡帽。里屋的炕上横七竖八地歪躺着几个守夜的村民,炕梢放着一张炕桌,上面有几个硬邦邦的馒头,还有半盘吃剩下的土豆炖酸菜,桌子中央一盏煤油灯半死不活地亮着,火苗偶尔跳跃一下,灯芯里一朵
赵长春袁店河系列小说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其又是丰腴的、意味隽永的,淡到极处也是浓到极处,他的《我的袁店河传奇》、《我的袁店河》、《我的望窗季节》等一系列以袁店河乡村风土人文为题材小说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其个性化的语言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赵长春小说的语言个性主要表现为地域性方言、生活化、简洁化三个方面。笔者以其近年来发表在《短篇小说》上的有关作品为个案,做一分析(下文中
七夕这天早上醒来,李雅娜觉得肚子有点儿不舒服。病从口入,她回顾着所吃的食物。昨天晚饭原想回家自己做的,下班路过很有些情人节气氛的宝幢街却遇上开锁的闫泽清。不远处的电线杆左近,他跨坐在摩托车上一边接手机一边嚼口香糖,李雅娜拎着棕黄色坤包莫名其妙地施施然迎上去,他恰好听完手机叫了声李姐,然后递过一块口香糖。李雅娜说,我请你吃饭吧。闫泽清说,刚才接了单生意,不知迟个把小时行不行哎,说着便拨打对方手机。 
摘 要: 本研究以问卷方式对栖霞区四所初中校的部分学生展开调查,主要从学生劳动技术素养、对主题学习项目的兴趣及学习观念等方面展开,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促进初中生劳动技术主题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 劳动技术 主题学习 劳动技术素养 学习观念  一、调查背景  劳动技术主题学习是指在劳动技术学习中,教师以一定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主题作为教学任务的载体,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实际,
作者简介:  罗俊士,笔名罗箫,现退休回老家居住。河北省作协会员。曾出版诗集两本,有中篇小说、小小说、诗歌与散文多次获奖,在《特区文学》《章回小说》《滇池》《小说林》《雨花》《当代小说》《青春》《湖南文学》《延河》《文学港》《芳草潮》《雪莲》《中华传奇》《奔流》《短篇小说》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故事等百余万字。  石奂云和李振宇在葫芦嘴村不仅是南北院近邻,在邺城一中读高中时
一大早,易小琳就觉得身子有点发沉,腰部木木的,酸胀,直往下坠,一算日子,还真差不多了,月复一月,也是一种时间的度量。自母亲说过绝经前有大半年时间会很乱套、没有规律之后,易小琳开始留意了,可是,每个月都很准时,这是不是说明,她离“上岸”还是有段日子的?  四十五岁的易小琳一点也不显老,她是那种瘦削高挑的身材,如今,也没有发福,什么款式的衣服都穿得。虽然脸上毫无意外的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在相宜的灯光下,
武汉封城是I月23号,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头一天。阳春花带着男朋友回到水月湾正是这一天的早晨。早晨的水月湾一沟云山雾罩,霜花铺地的野外似乎没有活物,感觉得到严寒正肆虐着大地。  吃过饭,一家人围着火炉摆龙门阵,电视里正反复播报武汉封城的消息,疫情看来严重得异乎寻常了。说起新型肺炎人传人的可怕,议论武汉封城后市民可能出现的恐慌,嫂子欢喜地对阳春花说庆幸你们俩回来得快,要再迟一点动身,今年春节恐怕又没有一
柳老倌是个杀牛的。  但牛怎么杀?牛又不是鸡鸭鹅,它体格庞大,性格暴躁,你怎么杀?谁有这个能耐去杀牛啊?因此我们那地方,牛不是用刀子杀死的,而是直接用铁锤砸死的。因此杀牛其实也叫“打牛”,是直接把牛活活打死。把牛牵到村口没人的地方,先用件旧衣服盖住牛的眼睛,然后把牛栓在树桩上,用一个几十斤重的铁锤直接砸在牛的天灵盖上,会打牛的一般只要一锤就可以把牛砸倒在地,再补上一锤,就可毙命。柳老倌打了几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