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红蛋白、HMGB1在血塞通干预大鼠心脏停搏后的表达机制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心脏停搏复苏模型和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模型,探讨在血塞通治疗大鼠心脏骤停后,胞红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SO)组、心肺复苏(CPR)组和干预治疗(IVT)组.在大鼠心脏停搏/CPR后3、12、24、48和72 h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海马CA1区胞红蛋白、HMGB1的平均光密度值及其蛋白和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胞红蛋白、HMGB1的浓度.在细胞上,通过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并建立缺氧缺糖(OGD/R)模型.结果 在5个时间点,SO组中胞红蛋白、HMGB1的血清浓度,海马CA1区胞红蛋白和HMGB1的mRNA表达,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中胞红蛋白、HMGB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PR组与S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与CPR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48 h观察点,与SO组或对照组(未经OGD/R治疗)比较,CPR组中胞红蛋白的阳性表达降低而HMGB1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OGD/R组(经OGD/R治疗)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升高;与CPR组或OGD/R组比较,干预治疗组中胞红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而HMGB1蛋白的阳性表达减弱,OGD/R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血塞通在干预治疗大鼠心脏停搏后,细胞中胞红蛋白的表达上调,HMGB1的表达下调,抑制多条信号途径,从而抑制其他炎症因子释放而抗炎、抗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近年多项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EMT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存在于人类体内仍是正在讨论的问题,该文就TEC的EMT参与DN的分子机制以及目前对EMT参与DN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78例高血压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开展麻醉复苏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男女人数占比、年龄及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对照组;观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中的一种,是肥胖基因的蛋白相关产物,其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组织或细胞,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通过调节炎症、营养代谢、免疫和自噬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多种研究证实其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并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瘦素可以促使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的Ⅰ型胶原增加,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故可为心房颤动及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多与石棉接触有关的胸膜疾病.MPM的局部高侵袭性导致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限,虽然手术治疗及化学治疗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延长了部分MPM患者的生存期,但是MPM总体生存期仍低,目前仍无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MPM患者的结局.嵌合抗原受体(CAR)是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构建的融合蛋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已获较满意疗效,部分试验证实了CAR-T应用于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该文就CAR-T在治疗MPM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 研究喙尾琵琶甲乙醇提取物(BRFAE)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小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索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肿瘤相关蛋白53(SIRT1/p53)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RFAE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和BRFAE低、高剂量组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60 mg/kg,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次日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BRFAE低、高剂量组分别予BRFAE 100、200 mg/kg灌胃,连续14 d.干预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液检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调强放射治疗(IMRT)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及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优化IMRT体位固定方式.方法 选择42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IMRT患者,按体位固定方式分为俯卧组23例与仰卧组19例.在相同条件下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并进行治疗计划优化,比较2组患者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关系,分析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俯卧组小肠接受15~50 Gy照射剂量的体积均小于仰卧组,其中2组接受20、30、40 Gy剂量的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妇科肿瘤I
目的 比较改良分期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改良Duplay术)和一期横形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治疗儿童中重度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收集81例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改良Duplay术式组45例和Duckett术式组36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患儿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治愈率.结果 与Duckett术式组比较,改良Duplay术式组的手术时间较短,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的发生率较低(P均0.05).Duckett术式组患儿家属对手术的满
目的 分析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以明确RBD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RBD将患者分为PD+RBD组(67例)和PD-RBD组(56例),比较2组各项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参数与神经心理学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PD+RBD组病程长于PD-RBD组,总睡眠时间短于PD-RBD组,R期周期性腿动指数高于PD-RBD组(P均<0.05).PD+RB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目的 报道1例由COL6A1基因嵌合突变所致的Bethlem肌病,并分析该突变的致病性.方法 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ES)对1例Bethlem肌病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对检出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以“Bethlem肌病”“COL6A1”(包括中英文)为检索词在PubMed、CNKI、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MedBook)检索相关病例,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ExAC数据库及ClinVar数据库检索患儿的基因突变.结果 经trio-WES检测发现,患儿COL6A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1个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在筛查胎儿10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和片段性非整倍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NIPT提示为10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和片段性非整倍体异常的孕妇共24例,其中有21例孕妇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根据临床资料,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介入性产前诊断、妊娠结局随访等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1例的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中,10号染色体异常6例,阳性预测值为29%(6/21).6例确诊的10号染色体异常病例中,1例失访,1例产后拒访,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