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关于出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硬件设施相对欠缺、技能培训相对缺乏、教学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实践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的职业性等特点,从而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岗位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出纳实务;教学改革;思考
  一、出纳实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出纳实务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直接对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灌输书本知识,到重视课堂上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研讨的转变,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教学设计以就业为导向,在进行充分的岗位任务与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二、出纳实务课程内容及实训设置
  1、出纳实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为六个项目:认识出纳岗位、出纳岗位基本技能、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出纳凭证、账簿与报表和出纳资料装订、归档及交接。
  2、出纳实务课程实训设置
  (1)单项实训
  包括基础技能实训(数字书写技能实训、点钞和验钞实训);现金结算业务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实训;其他业务实训(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工资表的编制和发放、资金运动表的编制、凭证的装订与整理工作等)。
  (2)综合实训
  设计 25 笔左右典型的货币资金业务,要求独立完成并上交完整实训资料(原始凭证的填制、粘贴,填制记账凭证,填制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和实训报告表。
  三、出纳实务课程考核评价
  出纳实务课程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该课程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80%,终结性考核为 20%,强调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常规项目考评、单项实训考评和综合实操考评。常规项目考评是指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考核;单项实训考评是指课堂内分组活动时在组内活动情况考评;综合实操考评是指在第五项目学习时,综合实习过程及最后提交上来的会计凭证和日记账情况来综合考评。终结性考核部分为最后一堂课的随堂测试,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常用原始单据规范填写最终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苏 黎,论高职院校《出纳实务操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国市场,2013.8;
  [2]丰中华,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研究,时代金融,2013.10;
其他文献
公用事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对公用事业的治理历来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公用事业发展到今天,历经了政府垄断型公用事业、市场发展型公用事业以及公共服务型公用事业模式转换。本文在简要回顾公用事业发展历程,分析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批判地继承市场发展型公用事业模式,倡导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公共服务为指导理念的"公共服务型公用事业"的新模式,并对公共服务型公用事业下政府治理方式的
摘 要:儿科护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会对儿科护理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儿科护生实践能力的缺乏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据此给出了儿科护生实践教学策略的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儿科护生的实践能力,保障儿科护理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儿科护生;实践能力;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061-01  一、儿科护生实践能力缺乏原因的分析  为了明确儿科
高中历史2017年新课标将课程结构设置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其中,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
“你是学企业管理学的,应该知道一个人管理多少人是最合理?”“7个。”“你现在管理多少个?3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