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兔子先森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qi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小鱼砰的一声站起来冷笑着说“天赋个屁”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愣了。直到她一把抓起自己的衣服转身头也不回摔门而去,我才反应过来连忙跟了过去。毕竟是我组织的聚会,闹得不愉快首当其冲就是我的责任。
  关门的时候顺带冲渐渐反应过来有些恼火的初中同学笑了一下表示歉意,门关上的前一刻我听见有人说:“有病吧。”
  找了好一会儿才在酒店门口的公交站台那看见她。天有些冷,我看她不断地搓着手,便从旁边的自助售卖机那买了两杯热奶茶走过去递给她一杯。她看到我,愣了一下,接过奶茶说了句:“谢谢。”随后又道歉,“不好意思哈。”
  我陪着她站在公交站台等车,看她焐着手,呆呆地看着公交车来的方向。犹豫了一下,问道:“方便说吗,为什么突然离席?”
  她转头看我,苦笑一声,“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我有病啊,这么多年没见了,好好一个聚会,还被我闹得不愉快。”
  我没有吭声。
  她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转过头去,半晌后问我,“你有看朋友圈吗?”
  我当然是知道朋友圈被她的手绘板图刷了屏。不是她刷的,是其他的初中同学替她刷的。原因很简单,她在几次网络绘画中得了奖。转发的留言都是清一色“没想到啊”“天啊,真人不露相啊”。
  我说:“嗯,看了,觉得你很棒啊。”
  她当着我的面掏出手机刷朋友圈看那些评论,眉间却慢慢蹙了起来。她喝了一口奶茶,把手机收了回去,抬头对着我长叹一口气,“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他们这样的夸奖。她们这样的口吻让我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因为天赋,而不是我的努力。”
  我愣了。
  “刚刚那个坐在我旁边的女生,安澜,她和我一起学的画画!当时老师每一次上课都夸她,说她有灵气。可是她刚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我能到现在这样是因为我有这个天赋,真好,可惜她没有。”
  我记得安澜,她初中一向是学校的黑板报的专职画手。
  “你知道我学习画画有多久吗?七年,七年才到现在这个水平。别人一年能做到的,我用了三年,别人三年能做到的,我用了七年。平均每天画两个小时。到了现在也还不过是这种水平。可是她现在和我说天赋?”
  她当着我的面拼命睁大眼睛,眼眶却慢慢红了起来,握着奶茶的手微微地有些颤抖。
  我想我记起来了,初中的时候,每一次学校出黑板报,她都是给那个女生打下手,画画简单的花边做装饰。
  我突然就明白了那种心情,那种一直仰望着对方,好不容易追赶到了,却被对方一句轻飘飘的“你有天赋”所打断的那种心情。
  我没有再问下去。
  上公交车的时候,小鱼突然回头问我一句,“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我想至少坚持一万个小时。”
  车门缓缓关上,她笑得一脸灿烂。
  你有没有听过一万小时定律?
  我突然就笑了。
  是什么时候也听过这句话的呢?
  高三的时候我们班曾转来一个借读生,她的到来让即使高考迫在眉睫整日惶惶不安的我们也还是产生了一阵骚动。听说是艺术生,练舞蹈的,美好得就像是金庸笔下的王语嫣,气质清然。
  已经是高三并没有多少人选择住寝室,班上只剩下我因为离家太远住寝室的时间多一些。所以老班安排了她和我一个寝室,顺带地让我们做了同桌。老班临走前还特意叮嘱我要和她好好相处,说这个女生很优秀,我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很多。
  我对她是有排斥的。不只是我,很多人在那个时候都被高考压着一股气。我们的学校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本地的学生进来都有难度,更何况是外地生。在快接近高考的时候还能转学来的人靠的不就是家里的人脉吗?
  我带她到寝室,简单告诉了她打水的地方和食堂的位置,最后冷冷留了一句,“对了,我晚上可能会看书看得比较晚,你睡觉早的话不要在意啊。”她对我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没有丝毫介意的表现,笑涟涟地点了下头。
  晚自习一下她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漱,然后和我一起看了会书就去睡了。她拉起床帘的时候把头探出来说:“晚安,你也早点睡啊。”我“哦”了句表示回复,心里却不以为然地嗤了一声。
  早上大概5点的样子,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想上厕所,然后看见有台灯亮着,墙面上映出一个奇怪的影子。
  我吓得一哆嗦,转过头看见她站在书桌前,右脚站立着支撑,把左脚架在旁边的极高的窗栏上,手里拿着一本历史书在默背,还时不时地将上半身侧压在左腿上。
  这怎么回事,这大半夜的不是在梦游吧。
  我躺在被窝里看着她垂着头在灯光下看书的好看的侧脸觉得头皮发麻,脑子顿时冒出一堆有的没的源源不断地往眼前飘过,心里仿佛有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留下一片狼藉。
  后来接触久了我才知道她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不熬夜也不酣睡。我每天大概学习到1点多钟,而她在10点就睡了,然后第二天4点半起床开始看书写字压腿。
  还没高考她就走了,听说是舞蹈比赛得了奖被保送进入了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学校。老师说这个消息的时候,班上一片唏嘘声。我侧头看窗外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她每天凌晨4点倒映在墙上的压着腿看书的影子。
  “你知道吗?一万个小时是成功的最低限,我还差得远呢。”她这样对我说,眉眼弯弯,巧笑嫣然。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堅持一万个小时,基本上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有一件很喜欢很喜欢也很想做的事,你能不能不要只是说说而已。你敢不敢坚持一万个小时?你敢不敢,把一万个小时让出来让自己实现梦想?你做不做得到?只是不敢去做而已。
  很多很多人大抵都是一样的吧,给自己找了无数个借口,连自己都知道这是笑话。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天才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万小时是最低界线。
  我在回包厢的路上帮小鱼算,她离一万小时还需要一个七年。
  七年,人体细胞在不断地新陈代谢,全身的细胞都替换一遍需要七年。那个时候是一个全新的身体,也就成了另外一个你。她花了七年的时间变成了现在的她,再过七年又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她吧。
  编辑/广丽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每天下午四点我都准时出现在200米的起跑线上,为体育中考作准备。  年级给出了三年总成绩的综合排名,前二百名能获得体育免试资格,但前提是签订直升本校高中部合同。我误打误撞地出现在名单内,惊喜之余更多的是犹豫,因为我想考市里另一所百年名校,师资实力和教学资源是我考上大学最好的保障,但这意味着我要放弃本校的直升资格。  预备,跑!  学霸遥遥领先,很久后四个人几乎同时到达终点,一男三女
外表只是个加分项,才华才是硬道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脸上长出了一些雀斑。它们盘踞在我的眼晴四周,给我心灵的窗户添上了不少密密麻麻的爬山虎。  第一個发现它们的人是我发小,她睁大眼睛凑到我跟前,说:“小楚你是不是脸没洗干净啊?怎么这么多黑点点。”回到家我奶奶用湿毛巾用力地擦我的脸,但是那黑点点深入血肉,是一条毛巾无法抹去的。  我无奈地接受了我才8岁就长雀斑的事实,但我无法接受班里男孩的调
你担心的真的是学习吗?  中午,一个身影徘徊在我办公室门前。眼前这个女孩子,咬着嘴唇抠着手,满怀心事,小心翼翼地问我有没有空儿。  这个女孩子叫小月(化名),是我班的学生,她还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哭了起来。进入高中以来,她的学习成绩大不如前。每次回家,妈妈就会教导她要好好学习。所以尽管学习很累,周末小月还要去补习数学和物理。可是每当周末,一想到来自母亲的压力,就让小月不想回家。  小月担心的是学习吗
皮一下我們非常开心
情绪就像一朵无时无刻不跟随我们的积雨云,大多数时候是阳光明媚的。  它偶尔也会变化无常,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生气的小闪电。  當你“蓝瘦香菇”时,就好像得了一场情绪感冒。  你仿佛变成了朋友间的低气压,随时随地能宣泄一场大雨。  但这终究是一场你只能独自消瘦的风寒,快别被情绪压垮了呀。
很久很久没有哭过了。  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妈妈希望我留在家附近的一所师范大学,离家近,以后毕业再留在家乡当一名老师。妈妈笑着和我说起这个,眼神里似乎闪过未来的片段:我闲时回家和她聊天,她想念我时坐上公交车几站路便到学校,提着自己刚做好的好吃的,看看我有没有瘦。  我脑子里有过一丝的犹豫,但过了一会儿还是冷冷地拒绝了。少年人的未来里应该和祖国的山河湖海、多少梦与远方作伴,怎么可能束缚在一地。我毫不
沈天橙是我的好朋友,我也是她插班以来结识的第一个好朋友,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初次见到她,瘦瘦小小的身板,面对大家投来好奇的注视,缩着背拘谨地抿着嘴唇,在老师安排后静静地坐在我前面,发黄的头发,有些毛燥,一股子扎在五颜六色的橡皮筋里。  我们真正把对方划进闺蜜名单里的标志,是那天傍晚。下午放学时我向同桌陈一借他手里的漫画,“想看啊?叫哥!”他眯着眼对我笑,手指故意夹着书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地打转。“大爷
格子的话痨时间  作为一枚好吃懒做随性惯了的诚信肥宅,每次因为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必须和关系一般甚至不熟的人一起吃饭聊天还不能玩手机时,我都会觉得备受煎熬。  尤其是当对方在饭桌上对一知半解的事情侃侃而谈,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然而说出来的话却逻辑不通漏洞百出,或者憋了好久挤出个万年老梗,还觉得自己很幽默很搞笑,等着在场听众附和点赞哈哈大笑时,我只能收起内心不断闪过的吐槽弹幕,控制住自己想要上翻的眼球,
-1-  高中的时候,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大多都不努力念书,我们每个人都自命不凡,认为自己高考八九不离十能超常发挥,走向社会八九不离十能找个好工作,再不济也能接手家族产业——卖卖水果、烤烤地瓜。  后来,一个四十多人的班级只有四个人过了二本线。而我,刚好踩在了二本线上,简直就是有惊无险,再少一分,就一分,小命就没了。填志愿的时候,我跟班主任说想去武汉,他告诉我,孩子别做梦了,你这分数只够去偏僻城市的
课本上的内容非常简洁,仅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而老师口干舌燥地讲一堂课,可能只是书上的某一个知识点,这时记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总苦口婆心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這句俗话,大家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可大多数人还是不会记笔记,最常见的就是:1.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记,什么时候不用记;2.跟不上趟儿,刚记好一句,老师都说完三句了;3.记不全面,返回来看发现不知所云,甚至造成对知识的误解,自己把自己